协同创新背景下研学导师培养模式研究

2020-12-31 00:33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旅途研学导师

(宁夏大学体育学院 宁夏 银川750000)

研学旅行课程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研学旅行课程是学生在研学导师的指导下所进行的研究性课程,要求研学导师在指导研学的过程中,充分聚焦研学旅行的教育性、研究性的特点,并加强安全问题的防范与管理。目前,研学导师的培养体系还不完善,培养过程存在诸多问题,已成为制约研学旅行课程发展的瓶颈。体育教师的经验积累、知识储备和职业特点,具备担任研学导师,且具有相当大的能力优势,不仅有利于完善研学旅行课程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而且有利于推动研学旅行课程的不断发展,是解决研学旅行课程发展困境的一条有效途径。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首先针对现有研学旅行课程发展的研究;其次对体育老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发展的研学旅途课程在应对现有研学导师数量不足和质量不佳的情况下和其他类研学导师相比较的优势研究,并寻求完善研学旅途中研学导师的培养模式。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官方网站”、“中国国家旅游局监督管理司官方网站”,以及各大教育论坛和央视、新浪体育、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网站和宁夏大学图书馆查询了解相关新课程改革、研学旅途、研学导师等内容,通过整理,归纳并分析得到具有实际意义和有效理论依据的文献资料进行运用。

(2)比较分析法。

通过了解现有研学旅途中研学导师的发展现状,运用比较分析法,通过对体育老师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涵养等方面与其他社会转化培养而来的研学导师进行对比分析,探寻出体育老师的在研学旅途课程中发展的优势。

(3)逻辑分析法。

通过文章中的对比分析所得到的研学旅行课程中相关研学导师的各种数据和问题,进行归纳汇总整理,得出结论。

2、研学导师的基本内涵及来源

2.1、研学导师的基本内涵

研学导师是指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具体制定或实施研学旅行过程中教育方案,指导学生开展各类体验活动的专业人员,研学导师是一个综合体、全能型的职业。

2.2、现有研学导师的来源

研学导师这一职业伴随研学旅行的兴起而发展的,研学导师是具体制定研学旅行教育方案,指导学生开展各类体验活动的专业人员。2013年,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中首次提出“研学旅行”的概念;2016年,在包括教育部、旅游局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游的意见》中,首次提出研学旅行的课程化建设。是研学导师的培养是研学旅行课程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研学旅行过程中起着核心和支柱的作用。因为研学导师在研学旅途中是与学生最直接接触的人员,其解读以及旅途中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研学效果质量的好坏。纵观现有社会中研学旅途课程中研学导师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渠道培训转化而来:

(1)由导游培训转化而来。

由导游培训转化而来,是现有研学导师的主要来源。因为导游具备较好的组织、协调和应变能力,且社会旅游行业蓬勃发展,导游资源丰富,易于招聘和培训。但是,由于未接受过全面系统的教学教育,因而不能较好的保证教育性目标的实现。而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下,要求研学导师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以及社会使命感,但是导游类研学导师的知识背景及职业特点,无法保证研学旅行教育性目标的实现,尤其是关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地实施。

(2)由教师培训转化而来。

由学校教师培训转化而来,是现有研学导师来源的另一大途径。中小学教师具备专业系统的知识积淀,能够保证教育性目标的实现,但是由学校教师转化而来的研学导师在研学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在研学的过程中相关学科教师会主要关注自身学科知识的研究,容易忽略学生其它学科的探索研究,不利于实现课程统整;其次,中小学各学科教师由于长期从事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很少参与课外以及户外教学课程,因此缺乏外出带队的经验和能力,在研学旅行课程的组织和管理方面存在职业方面的弊端,无法保证研学旅行的顺利开展。

(3)其他来源。

除以上几个研学导师来源外,研学导师还有一些其它的渠道来源,如大学生兼职、其他工作人员兼职或全职等。此类研学导师来源存在诸多弊端,首先是其职业责任感无法保证;其次是研学旅行的教育性目标无法保证。由于这类导师的总体经验和能力的不足,往往会使得研学旅行课程的质量堪忧。

3、现有研学导师的职业倦怠分析

每种研学导师的转化途径都是有利有弊,在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大前提下,对现有研学导师的职业倦怠进行分析,是进一步提高研学导师的职业对口度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Maslach认为职业倦怠是由3个维度所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即情绪衰場、去个性化和成就感的降低。因此职业倦怠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征。研学导师所面临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学学生,其生理、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对研学导师的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研学导师除去具备专业的知识素养外,还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时刻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尤其是学生的安全问题。长此以往,研学导师中出现了一种职业倦怠现象。

研学旅行课程是一个旨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新颖课程,因而研学导师是一个全能型,综合性的职业,可以没有具体的专业限制,它可以是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所以研学导师的选拔和任用渠道可以通过丰富的社会人力资源库并根据研学课程内容的实际需求来考量决定聘用合适的研学导师。在当今人才济济的新时代社会,研学旅行课程可以完全根据自身的需要和更加合适研学旅程的课程社会人才相结合延伸发展。

4、体育教师担任研学导师的优势分析

4.1、教师责任优势

体育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是取得国家规定教师资格证书的能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作为一名学校教师,体育教师具有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且其教学行为受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和管理,具有明确的教学任务。与导游和其他社会行业人员经过短暂培训转化而来的研学导师相比,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责任感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

4.2、课程管理优势

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对中小学生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是保证研学旅行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体育教师具有带队比赛的丰富经验,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与此同时,还具备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尤其是肢体语言的运用。因为,体育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而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清楚的明白运动技能的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熟练的掌握动作细节和技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讲解法和示范法,并始终贯穿课堂其中,是言传身教的典型范例。

4.3、安全保障优势

研学旅行是一种校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它不同于其他一般的校内课程,它是处在一个开放复杂且多变的环境中,因此在研学的过程中会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安全问题是研学旅途中所关注的焦点,较之于其他学科教师,体育教师接受过专业的急救教育,具备基础的身体生理知识,对常见的运动损伤具有一定的应急处理能力。因此,体育教师针对课程和安全问题的管理,具有较强的意识以及一定的经验和能力支撑。

4.4、身体素质优势

研学旅行是学生集体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实践活动。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不仅对学生的体质提出一定要求,对研学导师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战。身体素质对研学旅行具有直接而且不可避免的影响,充沛的精力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体育教师由于职业的特点,长期从事身体素质方面的锻炼与教学管理,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身体状况,以适时地作出一定的调整,有利于保证研学旅行的顺利进行。

4.5、教学经验优势

体育教师,是获得国家职业资格的专职人员,已掌握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等基础理论,具有教学理论的支撑。同时,体育教师长期深入一线教学,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有效地应对学生在研学旅途中的各种变化,并作出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另外,体育教师由于长期从事身体教育,其本身更具备长期课外实践教学的健康保障,能够保证研学旅行课程的顺利进行。

4.6、人格形象优势

术科教师性格的研究表明体育教师属于活泼、务实、稳定、积极的性格类型。在之前分析中提到普通的教学教师由于长期从事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缺乏外出带队的能力,在研学旅行课程的组织和管理方面以及应对突发情况会存在职业方面的弊端,无法保证研学旅行的顺利开展,多少给人心里有不踏实的感觉。而体育老师经常运动而且课程基本上都在户外有着所谓开放环境下外出带队能力,体育老师自有的开朗,富有安全感的形象在研学旅途上自然而然的给人放心踏实的感觉。

5、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研学导师对于研学旅行课程建设至关重要。通过与其他类研学导师相比较,体育教师拥有巨大的优势,因此体育教师担任研学导师是解决当下研学导师发展瓶颈的一条有效途径。结合研学旅途课程特点和需求,从教学育人、自身素质、安全管理、课程管理、研学目标的实现等方面进行培训学习,不仅有利于研学旅行课程的建设与发展,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旅途研学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乐在旅途
疯狂旅途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马”上旅途
依托研学旅行 实现实践育人
研学之旅
V eraW an g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