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体育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2020-12-31 00:33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思政融合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吉林 长春130000)

民办高校做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质量和教学体系上必须通过严格的制度监管和组织效能来创新发展模式,在当前的经济发展环境下,社会对于高校人才的需求量激增,民办高校作为社会人才输送的主要来源之一,必须要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身体素质培育,民办高校有着自身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办学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够从多学科的融合发展出发进行全面的素养培育,对于发展和提升我国的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体育教学与思政课程进行有效融合,能够进一步提升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完善民办高校的基础教学体系,从而在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等多个层面深化对大学生的能力培养提升民办高校的人才教育质量。

1、民办高校体育教学与思政课程的融合必要性分析

1.1、是深化我国体育改革,传承体育精神的需要

传统模式下的高校体育教学课程在开展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由性,缺乏对课程内容的技术化指导和专业化培养,没有深刻认识体育课程教学带来的重要价值,与无法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和了解体育,单纯将体育作为一项得分的科目来看待,没有认识到体育课程与体育项目背后对学生思想价值观的深刻教育价值,也没有充分结合我国的体育项目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认识教育和实践教育。因此,基于这一现状,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进行有效融合,不仅能够从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上进行合理有效的创新,还能够从体育精神和体育内涵等多个方面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向,也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学生不仅要充分掌握体育项目的基础技能,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从体育课程中认识体育,从体育锻炼中强化体育精神,当前社会下的女排精神作为我国体育精神的重要组成,不仅影响了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更新,还从思政教育的角度深化了体育教学的基础内涵,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以及体育精神的全面培养,更是对学生核心价值观和思想价值的重要培育,由此可见一看,在民办高校中将体育教学与思政教育进行融合发展是深化我国体育改革,传承体育精神的需要。

1.2、是提升我国教育质量,提升民办高校优势的需要

民办高校在教学体系和教学质量的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不仅能够对学生进行针对化的指导和体系化的管理,还能够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及教学体系的优化方面进行持续的创新和优化,这不仅是民办高校区别普通高校的重要优势,也是当前民办高校逐渐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民办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针对性的项目展开教学,思政教学内容也能够结合时政进行不断的更新发展,让学生在日常的认识和学习中逐渐强化对思想价值观的形成和认识,从当前我国的教育形式来看,不同学科的独立性较强,很多院校无法实现学科交叉体系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育,因此,民办学校在基础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从基础教学的内容延伸与多学科交叉融合教学出发,深化对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教育改革,从而达到素质教育要求下对学生的培育要求。因此,在民办高校中推进体育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发展,是提升我国教育教学质量,凸显民办高校教学优势的基础需要,也是深化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发展步伐,提升我国素质教育体系完善化的重要实践保障。

1.3、是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完善高校教学体系的需要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要的教学渠道,将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从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的概念在高校课程改革中的提出着重强调了政治思想和立德树人的理念。这一理念与专业课程教学的融入能够将思想政治深入实践到每一个教学环节,能够从教育体系的完善,教学系统的更新以及教学模式的转变等多个方面深化课程思政的价值。在民办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其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融合,能够从实践的角度,深化学生对体育运动精神内涵的认识,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解,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综合培育的重要目的。因此,可以说,在民办高校中将体育教学与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合是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完善高校教学体系的需要。民办高校应当主动承担起这一责任,在长期的实践和反馈中总结经验,在全面的教学体系中逐渐深化改革,在综合的教学内容融合下提升创新性,从而实现课程体系的全方位融合,将总书记的教导贯彻落实在课程教学的方方面面。

2、体育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路径分析

2.1、将体育教学与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相融合

爱国主义精神是我国思政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习总书记曾说,青年一代是最有希望的一代,对高校青年进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也是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实践途径,在体育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精神教学可以从我国的体育赛事和体育精神入手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培育,从我国获得第一枚奥运金牌开始说起,到如今我国的乒乓球队、女排队和跳水队傲视群雄,这些无一不是引导教育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可以将体育教学与这些内容进行融合教学,从2008年的奥运会举办,到如今2020年即将举办的冬奥会,这不仅体现了我国强大的生命活力,也能够从侧面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的精神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我国的体育发展历程进行基础介绍,让同学们了解强大国力发展背后我国体育发展的艰辛历程,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实现体育教学与思政教学的有效融合。因此,在民办高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在遵循基础教学规律和教学目的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提升体育教学的价值内涵,结合我国的具体发展特征与体育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将思政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渗透到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来,通过多种多样的体育项目活动来深化体育内涵,增强思政教育价值,达到对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培养的教学目的。我国由近代的东亚病夫称号到现如今奥运金牌世界名列前茅,这些不仅仅是体育项目的发展表现,更是我国综合国家实力的重要呈现,在体育教学中深化对学生体育发展历程的认识,能够有效触发学生对国家荣誉的有效思考,从而能够与思政课程内容进行融合认识,达到对学生综合、全面培养的基础要求。

2.2、将体育教学与民族自豪感教育相融合

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增强对大学生民族自豪感的教育,能够从“四个自信”的角度深化大学生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思想认同,并能够从价值观的领域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民族自豪感的教育能够深化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让大学生在体育训练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女排精神作为我国的一种价值传承,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因此,在体育项目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排球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融合发展,让学生在实际的锻炼中感受民族精神,提升民族自豪感,并从内心深处形成较高的价值认同和思想认同,从思想深处形成较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当做好示范作用,从精神价值以及思想价值层面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用自身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来感染学生,在教学阶段用较强的专业素质来引导学生,在实践阶段用较强的专业技能来培育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教育教学中形成良好的教育培养体系,在教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在体育项目的了解和学习中认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文化软实力,在体育项目的学习和锻炼中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从而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促进体育教学和课程思政形成良好的融合发展途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民办高校体育教学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推进民办高校教学体系的不断发展和提升。

2.3、将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也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准则,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从公民层面深刻认识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要求高校学生拥护党,拥护祖国的方针政策,维护祖国利益;敬业要求大学生认真面对自己的职业,即在高校学习过程中保持对学习的认真态度;诚信和友善则从道德层面对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在高校体育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民族自豪感和民族精神教育等方面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一个运动员的基础素养培育出发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的敬业精神,从赛事公平公正的角度引导大学生把握诚信和友善,从体育项目的国际赛事影响方面引导大学生认识我国富强和文明的发展状态,让他们在对体育项目的认识和了解中形成深刻的思想认同和发展认同,从而激发学生在政治学习过程中形成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强化学生对思政教育课程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民办高校的基础教育过程中,将体育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具有较强的促进意义和实践价值,教师能够从不同的体育项目和体育精神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思想培育,还能够以有效的行为规范鼓励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通过有效的榜样示范来影响和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从而为国家培育具有综合发展素质的新一代优秀青年。让青年在日常的学习和实践中认识和形成体系化的核心价值观,这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基础教育要求,也是新时代发展下对每一位公民的基本要求,将其深刻应用在民办高校的基础课程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

3、结语

民办高校在教学和发展中应当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从教学与发展的角度深化体育课程与思政课程的融合革新,这不仅是高校思政课程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提升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体育课程的项目学习与我国的体育赛事和国际荣誉密切相关,思政课程的内容学习与我国的和谐稳定与全面发展紧密联系,两种学科作为民办高校教学体系的基础组成部分,需要在不断的深化和发展中实现内容的全面交叉和融合。因此,两种学科内容的深度融合需要高校充分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思政政治教育中的体育精神与课程教学相结合,从而合理优化教学资源,全力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工作,从而开创高校思政教学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思政融合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新时代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融合菜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分类管理制度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