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枢神经系统对足球运动协调能力的影响

2020-12-31 00:33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足球运动身体动作

(白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 白俄罗斯 明斯克220071)

1、中枢神经系统

1.1、中枢神经系统的概念

中枢神经系统是所有人体神经系统中最重要的主体结构部分,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构造也可以将其称之为反射弧中枢系统,中枢神经系统通过接收全身各部位的感受器所传输来的信息,经过中枢神经系统整合分析后成为身体能够协调的运动传输回效应器,或者是储存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成为学习活动的神经性基础。大脑思维活动,身体肌肉运动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1.2、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就像是信息整合加工基地,通过各感受器传输回来的信息整合加工后所表现出的条件反射活动及非条件反射活动。例如:足球运动中在遇到足球向自身运动的时候,会下意识地接住足球,这是一种条件反射动作。在这个条件反射动作中,是足球运动员日常的大量训练所引起的条件发射信息,信息传入中枢神经系统,经过中枢神经系统的整合加工处理,再经过中枢运动神经传输至身体的各效应器,从而引起了身体各部位肌肉组织的活动。

1.3、中枢神经系统的特点

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重要的特征,是整合、协调。整合是中枢神经系统将单独的、不完全的活动变成为一个完整的活动过程。协调指运动过程中的各个反应动作结合成为协调运动的过程。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接收传入的信息后,信息传输到特定的部位,产生反射反应,关于产生反射反应人们是可以根据主观的经验明确地感受到的。有些反射信息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后,经过训练学习,就可以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留下印记,从而成为中枢神经系统中新的记忆。

例如:足球训练运动中最常见的训练项目带球绕杆,在进行第一次的训练学习时因为身体各部位的不协调,无法快速的完成这一项目,但是当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习后,中枢神经系统经过反复的信息传入,逐步形成条件反射,各部位肌肉形成了记忆,这个时候再进行带球绕杆时就会顺利的完成这一项目。这就体现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整合和协调特征。

2、神经系统的反射概念

神经系统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各机体在不同环境的刺激下规律性反应。在17世纪人们就已经注意到机体在不同环境中的刺激下表现出来具有规律性反应。在当时就直接借用了“反射”一词用来表示刺激与各机体反应出来的必然因果关系。巴甫洛夫总结了神经系统反射的概念,并把神经系统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

2.1、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是的指在出生后无需学习训练就具有的反射。按生物学意义的不同,它可分为防御反射、食物反射、性反射等。这类反射能使机体初步适应环境,对个体生存与种系生存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2.2、条件反射

神经元的完整反射弧条件反射是指在出生后通过学习训练而形成的反射。它可以建立,也能消退,数量可以不断增加,也可以不断减少。条件反射的建立扩大了机体的反应范围,当生活环境改变时条件反射也跟着改变。因此,条件反射较非条件反射有更大的灵活性,更适应复杂变化的环境。

2.3、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区别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是反射的两种类型,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方式,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没有非条件反射,就没有条件反射。

3、运动协调能力

协调能力作为足球运动各项能力一部分,它有着独特的特殊性。首先协调能力是指足球运动员在进行足球运动时,中枢神经系统和身体各机能进行合理配合,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完成足球运动时所需要达到动作的能力,是完成一个技术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足球运动中只有对自身协调能力掌控强的人,才能够适应足球运动中高强度的比赛需求,在比赛中身体各机能,才能够更加合理并准确的作出需要的动作,从而能达到节省体力,在比赛中更持久对抗的目的。因此协调能力是学习、掌握和运用足球运动技术的前体和基础。近期,人体运动协调能力成为了教育学门类中儿童发展研究的热点问题,不仅仅是在体育教育中有所涉及,舞蹈教育、器乐教育中都对人体协调性进行了探讨。国外学者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运动协调理论最早由前苏联生理学家伯恩斯坦展开系统研究,他认为运动协调是中枢神经系统对神经—肌肉—骨骼系统的控制,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协同简化对人体的控制,将运动指令传给中央模式发生器来实现运动协调。德国学者葛欧瑟认为,协调能力是人体各种能力的综合表现,包括灵活性、学习能力、空间定向能力、反应能力、节奏、平衡、准确等。协调性可分为神经—肌肉协调—肌肉协调和动觉协调三维度。

4、中枢神经系统和运动协调能力的关系

(1)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时,人体肌肉在进行最大用力收缩时,并不一定能使每块肌肉的所有肌纤维都参加收缩,其参与程度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有关。中枢神经系统动员肌纤维参加收缩的能力称为中枢激活(central activation CA)中枢激活作用主要表现为所支配的肌肉的运动神经元放电频率及其同化的变化。人体在进行最大用力收缩时,缺乏锻炼的人只能动员肌肉的60%的肌纤维同时参加收缩,而训练水平较高的人肌纤维动员可高达90%以上。如果中枢神经系统在高度兴奋或在危急情况时,可导致肾上腺素等物质大量释放,引起运动中枢产生“强而集中”的兴奋过程,从而发放同步化的高频率的神经冲动,这样不仅可以募集肌肉中更多运动单位参与收缩,并且能使每个运动单位发挥最大张力变化,表现出更大的力量。力量训练可以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和提高募集运动单位参与收缩的能力;

(2)中枢神经系统对肌肉活动单位的协调和控制,不同肌肉群的活动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来控制的,不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协调能力的改善,可以明显地提高肌肉的收缩能力。力量训练还可以改善个别中枢神经系统间的协调与控制能力,使支配的各肌肉群的中枢神经系统之间能够精准而又及时地产生兴奋与抑制的转换,使主动肌与对抗肌,协同肌之间的工作更加协调一致,表现为主动肌群用力,被动肌群放松,从而发挥出更大的力量效果。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在做动作时,肌肉放松同步化程度高,收缩与放松高度协调,可以有利充分发挥肌肉力量完成技术动作。

5、中枢神经系统对提高运动协调能力的作用

运动协调能力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下进行的。同时,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水平也可以提高运动协调能力,因为提高中枢神经体统机能后,中枢神经系统的强度和集中能力都可有明显的提高,同时也就提升了中枢神经系统中反射弧的强度及敏感度,以及提高身体机能的平衡性和协调性,从而提高身体机能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

6、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提高运动协调能力的方法

6.1、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反射弧的反应能力

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射弧是从人接受外界刺激到做出反应的过程,它由五个环节组成,身体各机能感受器、传入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传出神经系统、各肌肉组织的效应器,其中感受器的灵敏程度,效应器的兴奋能力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的反应能力。因此提升身体各机能的灵敏度,和提高身体各肌肉群的兴奋度就成了提高反射弧反应能力的关键,为发展身体机能的灵敏度,须采用多种多样的训练方式。由于因为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的支配是左右交叉的(即左半球皮质管理支配右侧肢体运动,右半球皮质管理支配左侧肢体运动),因此,在运动训练时都要兼顾左右两只脚的练习。训练中可经常采用的几种简单有效而又实用的方法如:多种姿势的花样跳跃动作,如高抬腿跑、前踢腿、后踢腿、单腿跳、交叉步单腿跳、跨跳式交叉腿跳等;各种形式的跳绳练习,如连续单脚跳、双脚跳、交叉前踢腿跳、后踢腿跳、臂交叉跳、两次跳等。通过运动训练,能使中枢神经系统的的工作强度增强、平衡性、灵活性得到提高,使反射弧整体功能提高,从而表现出过人的反应能力。

6.2、加强中枢神经系统中运动动作的记忆增强可塑性

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修改自身提升自身从而达到适应所需要环境的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的灵敏度越高,则说明协调能力的可塑性越大,其协调能力就越强,能够更好的学习掌握新的技术动作,并能迅速的应用到相对应的运动环境中去。通过不断地运动训练加强中枢神经系统中对已掌握的技战术动作定型。运动训练中掌握的技战术动作越多,说明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已有的惯性动作就越多,就越容易产生更加广泛地神经反应。也就能够有效地调整身体不同部位骨骼,肌肉进行高效合理的配合,从而达到技战术的要求,使其协调能力越好。

6.3、中枢神经系统对足球运动协调能力的影响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反射弧和可塑性,都是对足球运动协调能力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足球运动中协调能力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带球时技战术动作,协调性优秀的足球运动员,在带球过人时表现出来的行云流水般技战术动作,让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尤其是比赛中不多见的倒钩射门以及蝎子摆尾等技战术,都是需要运动员们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空间中,通过身体机能灵敏的感知,将适时地信息传输给中枢神经系统,再由中枢神经系统传输给身体各部位肌肉群,各肌肉群再通过协调及对日常训练时所积累的动作记忆,条件反射般的作出这类精彩的动作。所以说,在足球运动中协调能力是各项能力中的重中之重,而中枢神经系统的优秀与否,又是能否拥有卓越协调能力的必然条件之一。因此,中枢神经系统对足球运动的协调性有着深远影响。

猜你喜欢
足球运动身体动作
足球运动对超重、肥胖儿童和青少年体质与健康影响的系统综述
高中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激发幼儿足球运动兴趣的策略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动作描写要具体
铁岭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