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3+1+1”人才培养模式的现代学徒制探索与实践

2020-12-31 17:51花佳佳金琰斐朱媛媛沈爱明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康复医院临床

花佳佳,金琰斐 *,朱媛媛,沈爱明

(1.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011;2.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南通 226000)

康复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使人们能够尽可能地恢复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劳动能力,融入社会,改善生活质量。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能够从事康复医学各科治疗、教学以及社区康复与预防工作,具有分析问题、科学思维和独立工作能力[1]。目前,由于医学模式、教育体制改革以及高等院校扩招,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面临很大冲击与挑战。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与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院校合作试点工作已经3年,采用现代学徒制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现总结如下。

1 院校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1. 1院校合作,坚持学校和医院双主体教育人[2]

合作医院安排年资较高、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生担任师傅角色,通过专业理论教学、临床实践和实训教学,使学生能够有效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具备独立思考、操作能力。这种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康复治疗技能,培养动手能力,在做中学、学中做。经验丰富的临床教师通过言传身教,不仅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基本技能,还培养其临床诊疗思维、医患沟通技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在师傅的指导下,近距离接触患者甚至亲自动手操作,在实践中体会患者的痛苦,深入患者的内心,从而增强责任感。

1.2 实行双导师制,学校教师和临床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接受“3+1+1”培养模式,即前3年在学校学习基础课程,第四年在合作医院进行临床学习,近距离观察康复治疗操作,并在师傅的带领下进行相关实践,第五年在实习医院进行专业实习。学校专业教师担任校内师傅,进入合作医院进行临床教学和门诊教学,而临床医生担任校外师傅,指导学生进行临床实践。传统学徒制是教师带学生,手把手、一对一教,这种方式需要大量教师,无论学校还是医院都难以满足。两种方式交叉进行,不仅可以弥补临床带教、理论教学人员的不足,还可以确保学生全面掌握康复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1.3 学生具有学校学生和医院员工双重身份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在临床学习时,合作医院安排宿舍,吃、住、生活都在医院,应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合作医院创造性地利用品管圈方式加强学生管理,由医院兼职学生班主任、科教科科长、科员、后勤专业人员组成6人小圈团体,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制定的相关程序来解决学生管理问题。学生具有学校学生和医院员工双重身份,进行合作式学习,成为一名合格的康复治疗师。

1.4 学生与合作医院签订劳动合同,学校与合作医院签订联合办学合同

学生与合作医院签订劳动合同,在毕业后择优录取,目前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已接受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习生一名,意向生一名。同时,合作医院制定了《康复治疗专业实习制度》《康复治疗专业夜自修制度》《康复治疗宿舍卫生条例》等规章制度,安排专业医师担任学生班主任,规范了学生在医院的行为,保证了学习效率和安全。学校与合作医院签订联合办学合同,向合作医院提供近百万余元的医疗仪器,医院利用这些先进的仪器进行教学和康复治疗,获得了近百万元的经济效益,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2 现代学徒制的效果

通过4年的院校合作和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教师和医院医生共同出版校本教材10本、医学专著4本,发表医学论文十余篇,合作申报省市级课题7项、青年医学课题2项,建立省市级康复治疗名师工作室,主持省市级继续教育班2次,获得南通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2项、省市级医学教育奖5项,其中2017年获得江苏省教育成果奖一等奖,2018年获得国家教育成果奖二等奖、全国康复治疗技术竞赛个人一等奖、团体二等奖等。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对教学、实训满意度高,临床诊疗能力得到提升。学生参与临床工作,丰富了诊疗经验,解决了临床康复治疗师人手不足问题,提高了患者就医满意度。

3 现代学徒制存在的问题

3.1 合作医院临床教学基地和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医院康复专科分科还不够精细,康复亚专业分科(如骨科康复、神经康复、疼痛康复、儿科康复、盆底肌康复)不能满足教学和实训需求。合作医院教师教学以书本知识为主,康复治疗特色不明显,部分学生无法理解,临床实践能力较差。同时,康复治疗设备不完善,病种较少,学生在实训课上走马观花,课后对康复设备利用率低,没有足够的操作机会。此外,临床教师的精力主要在医疗工作上,而实习学生数量逐年增多,导致教学资源满足不了学生需求,学生不能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3.2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低

目前部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薄弱。临床教学多采用大组实习、一对多等方式[3],需进行改革,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合理安排临床教师,使得临床教学更加精准化。同时,院校共同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促使学校教师和临床医生投入更多精力、时间完成临床教学工作。

4 结语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集教育、培训和就业于一体,实用性、针对性更强[4]。现代学徒制能使学生快速掌握技术要领,加强临床教师与学校教师、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这种教学模式将课堂从学校搬至医院,教学与临床资源结合,实现了“以技术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帮助学生掌握技术的同时树立“整体康复”理念。4年来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与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紧密合作,联合办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科学思维和独立工作能力。双方合作坚持“四双”[5],即双主体育人、双导师教学、学生双重身份、双合同,符合现代学徒制的要求。基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3+1+1”人才培养模式的现代学徒制,解决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际问题[6],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康复医院临床
X线与CT引导下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复合妊娠32例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萌萌兔医院
认一认
临床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