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软件的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相关研究分析

2021-01-01 21:01钦嫣吕佳孙洋洋徐晶
传播与版权 2021年11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媒体融合

钦嫣 吕佳 孙洋洋 徐晶

[摘要]目前,科技期刊发展已进入跨平台、多模式的传播阶段,多种媒体方式共存为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技术环境。媒体融合在科技期刊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对2010—2021年在中国知网上发表的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相关研究在2019年前呈快速增长态势,近两年缓慢下降,并且“数字出版”“新媒体”“开放获取”“媒体融合”等是主要的研究方向和热点。基于此,文章对我国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媒体融合;CiteSpace;科技期刊;科学知识图谱

2019年,“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中国科技期刊质量和影响力整体呈现加快提升的态势。期刊人开始认识到科技期刊必须走媒体融合出版的转型之路,新媒体中“两微一端”的作用、功能被人们不断加深认识和应用。在媒体融合时代下,传统出版业在内容结构、传播手段、商业模式等方面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无论是编辑还是出版社都在不断接受新的挑战。科学知识图谱(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是以知识域为对象,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像。其功能是以现代信息技术、数学及图形科学等为基础,通过信息化、可视化技术以及科学的计量学工具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从而以更加形象、直观的图形模式,对文献资料的内部结构、分布状况以及规律进行展示。我们借助知识图谱的科学方法,能够极大地提升理论研究的专业性与客观性,有效避免因资料信息庞杂对研究结果准确性与客观性产生的不利影响,并且能够有效提升文献查询与研究的针对性,实现传统文献资料的科学整理,便于研究成果的应用和推广。CiteSpace一般称为“引文空间”,该软件以计量学、可视化技术为基础,实现了对中英文文献数据的可视化分析,从而挖掘出其中所隐藏的有价值的知识信息[1-2]。

本文使用CiteSpace软件对我国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相关研究报道进行解读,并根据解读内容分析问题,给出发展方向的建议,从而为相关学者提供经验参考。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笔者使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在高级检索中选择“篇摘关”检索,检索条件为“媒体融合”or“媒介融合”,点击检索,在结果中再次检索“篇摘關”为“科技期刊”,检索时限为建库一2021年8月16日。笔者共搜索到504篇文献,在右上角“已选文献”中剔除书讯类文章、获奖信息、订阅信息、、版权说明、平台发布、会议纪要、举办培训通知和重复文章等非相关资料后,共得到462篇文献,以

Refworks格式保存,同时也导出由中国知网提供的文献题录信息Excel表格。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Excel软件对所得到的发文量、来源期刊、研究单位、作者分布、基金项目资助情况及中图分类号情况等数据进行了分析,并采用CiteSpace软件(最新版本号:V.5.8.R2)对获取的国际和国内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相关载文数据进行文献关键词、主题等共现分析,再通过聚类分析获取2010—2021年相关研究的主线和热点。

二、结果与分析

(一)发文量分析

文献年代的分布情况可以展示研究发展的时间脉络与过程,也有助于我们预测该研究方向的未来发展趋势。科技期刊媒体融合最早的相关研究开始于2010年,之后论文总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近两年来略有回落。2015年可被视为这一研究的起步阶段,但未达到高潮,2017—2019年论文总量增长至顶峰,这也与我国社会发展的步调一致(图1)。从文献数量来看,该研究方向年均文献量不足40篇,说明该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度都还有待大力挖掘。

(二)来源期刊分布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总体发展水平不高。由图2我们可看出相关领域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普通期刊中。这与我国目前的科技实力不相符,值得深入研究。

(三)研究单位

本研究文献发表单位分布地域虽然广泛,但发文数量不均衡。研究单位主要集中在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及各种研究所。如表1所示。

(四)作者分布

本研究以第一作者数据统计得出,北华大学学报编辑部的郭伟以及北京海鹰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王晖娟均发表4篇文献(最多),此外还有11名作者发表3篇,分别是皖南医学院学报编辑部的陈蓓,湖北工业大学《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的陈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的单秀枝,《科技与出版》的付国乐,江苏大学杂志社的顾艳,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的冀芳,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天然气地球科学》编辑部的李小燕,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中国肿瘤临床》编辑部的孙喜佳,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同位素》编辑部的王国霞,北京体育大学学术期刊社的杨红梅以及福建工程学院人文学院的周华清。剩下的绝大多数作者(447)发表1~2篇论文。以所有作者身份数据进行统计,江苏大学杂志社的顾艳和福建工程学院人文学院的周华清发表论文最多。另外,203篇文章为唯一作者,其他均是合著论文,合著作者人数从2~10个不等。

(五)基金项目资助情况

在所有论文中,共有162篇论文获得基金资助(35.06%),因基金项目类别分布广泛,在此不一一列举。

(六)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是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科技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并依照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和特征,分门别类地组织文献后,所获取的分类代号。笔者对纳入的462篇文献的中图分类号进行了归纳总结。结果发现,所有文献共涉及中图分类号26种,其中9篇文献未标注中图分类号,387篇文献标注1种,59篇文献标注2种,2篇文献标注3种。下表(表2)按所纳入文献涉及中图分类号的出现频次从高到低排序,并标明其所代表的含义。由此表可见,所纳入的文献主要学科分类为“期刊编辑出版”“出版工作自动化”“出版工作者”等编辑出版相关学科,其他交叉学科分布较广泛,没有特别的分布趋势。

(七)聚类分析

笔者将文献导入CiteSpace(版本号:V.5.8.R2)可视化软件,设置相关参数,如Time slicing为2010年1月至2021年8月,Node Types选择Keyword,其他参数未做修改。同时,笔者还对文献标签中各阈值进行了适当调整,其中“阈”(Threshold)的阈值定为5,Font Size=15,Node Size=10。最终共形成节点319个,连线869条,网络密度0.0171,详见关键词共现图谱(图3)。

一般来说,图谱中节点的大小和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呈正相关,而相互间的连线则表示其共现强度。图谱中显示网络密度为0.0171,表明了科技期刊媒体融合领域中不同节点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而CiteSpace中展示的关键词中心性也有其研究价值,一般数值大于0.1则表示该关键词在整个共现图谱网络中作用较大、地位相对重要。本研究中最为重要的几个关键词数据如下(表3)。

笔者导出关键词表后加以整理,将意思相近的关键词合并,如将“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合并,“媒体融合”和“媒介融合”合并,“编辑”和“编辑队伍”合并等,得到以下共现频次大于10的关键词:“科技期刊”“媒体融合”“数字出版”“融合发展”“编辑”“微信”“影响力”“知识服务”等。这些数据结果基本与CiteSpace对文献聚类分析后得出的结果类似(图4)。在聚类分析图中,我们看到该领域文献一共聚成了12类,按照包含的关键词从多到少排序分别是媒体融合、转型发展、媒介融合、新媒体、融合发展、编辑、数字出版、影响力、增强出版、开放获取、学术传播以及转型升级。在这个网络中我们所关注的聚类模块值(Modularity,Q值)等于0.4502,表明聚类结构显著(Q>0.3);聚类平均轮廓值(Silhouette,S值)等于0.7964,表明聚类高效率且令人信服(S>0.5表示令人信服,S>0.7表示高效)。

(八)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研究热点分析

突现词指某一段时间内此研究关键词的出现数量骤增,能够反映该领域的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的关键词。2010—2021年,科技期刊媒体融合领域CiteSpace统计中排名前三的突现词,分别是“媒介融合”“数字出版”和“青年编辑”(见图5)。我们可以看出媒体融合转向数字出版是从2014年开始的,2019年后该领域更多集中在“青年编辑”的研究身上。“青年编辑”可能是未来媒体融合发展研究的重要方向。

三、讨论

CiteSpace是美国华裔学者陈超美研制开发的一款着眼于分析科学文献中蕴含的潜在知识,并在科学计量学、数据和信息可视化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多元、分时、动态的引文可视化分析软件[3-4]。本文使用CiteSpace对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研究领域的462篇文献进行分析,得到了以下启示。

国内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的研究高潮在2019年前后,但发文量最大的年份也仅104篇,近两年的发文量还在回落,核心期刊见刊比例也并不高。这些情况说明相关领域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同时,研究机构较为分散,没有形成具有凝聚力的研究团体。从作者发文数量来看,只有13人发文数量超过3篇。研究团队也相对固定,其他作者均未体现合作明显的小团队形式。要使我国科技期刊在媒体融合方面的研究更进一步,提升科研人员凝聚力是当下主要任务。从中图分类号的相关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关于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的研究基本是由期刊编辑、出版工作者来承担,但统计表格中还有不少非编辑出版类的中图分类号出现,包括“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中国现代化研究”“医学与其他學科的关系”“电信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等。这些分布广泛但分布趋势不明晰的中图分类号表明,在科技期刊各行各业,媒体融合的重要性已经凸显。

本研究使用CiteSpace对462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后得知,目前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的前沿领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方法和模式;微信、微博、App、短视频等新媒体在科技期刊融合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学术期刊的影响力、传播力如何提升;出版专业人才队伍转型发展的趋势等。同时,根据CiteSpace提取出的重要关键词数据,中心性不低于0.1的节点(科技期刊、媒体融合、新媒体)对整个网络信息的流动起到关键的控制作用。

通过文献研究,笔者发现尽管科技期刊媒体融合是必然趋势,但目前仍受制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现实因素,很多期刊的媒体融合发展进程缓慢,甚至保持现状,保持观望态度的期刊也不在少数。而部分采用新媒体运营模式的科技期刊也仅有推送形式、内容单一的公众号、媒体端口等。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任重而道远。更重要的是新媒体的发展重点在于创新,在于突破。科技期刊工作人员可能是疲于应对业务工作,也可能是没有改革创新的内驱力,普遍缺乏对新媒体运营的动力。大多科技期刊的媒体融合方式是推送现有纸媒内容,转载其他热门讯息等,对受众群体的吸引力不足。试想将逻辑严谨、篇幅较长的科技文献原封不动地搬至自媒体平台,质量再好的内容用户也无法耐心看完,易造成阅读的碎片化、理解上的断章取义等一系列传播隐患。

真正的科技期刊媒体融合需要期刊人将科技期刊的专业性和目标用户的需求点、兴趣点完美结合,重视传播媒介的正确运用和传播内容的再加工,并结合期刊专业特色,拓宽受众群体,提高影响力。无论是充分利用各种数据库平台、视频、音频、直播平台,还是发挥网站、公众号等不同媒介的作用,期刊人应利用各种方式整合资源,加快媒体融合出版。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也是当前值得推动和引导的发展方向之一。“单打独斗”的科技期刊没有期刊群在宣传、影响力传播方面能够发挥的效用大。通过资源共享、统一运作、差异化定位和共同发展,科技期刊集群化更能办出、办好新媒体环境中的精品科技期刊[5-6]。

当然,“以人为本”的原则是推进工作良性循环的根本。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基石亦是如此。新媒体人才的培养需要长远规划,技术性编辑应增强各方面能力,担当复合型人才的角色,衔接多层面深度融合中存在的方方面面的问题。通过政策导向、资金支持,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范围中,培养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复合型人才才能真正促进科技期刊的媒体融合发展[7-8]。

本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学和知识图谱对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相关文献进行了多层次的分析。该研究的不足之处是样本量还不够大,分析对象不够丰富,同时也说明该问题需要期刊人付出更多精力和提高重视程度。在当今媒体融合的改革浪潮中,科技期刊如果想一直站稳脚跟,必须跟紧改革的趋向,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实力和影响力,把专业性内涵通过不同媒体平台展现,深入挖掘对象需求,提供精准服务。

[参考文献]

[1]黄瑶.国内媒体融合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基于2007—2016年CNKI期刊文献[J].出版广角,2017(16):48-51.

[2]李小燕,郑军卫,田欣,等.我国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现状与发展方向[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01):34-39.

[3]夏金梅.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进展及前沿演进的知识图谱分析[J].学习论坛,2021(01):21-29.

[4]周志新.基于CiteSpace的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伦理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J].科技与出版,2020(08):129-136.

[5]刘莹,杨雯涵,陈凌云,等.基于CiteSpace的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领域相关研究分析[J].新媒体研究,2020(23):1-6.

[6]尚利娜,牛晓勇,刘改换,等.科技期刊实践OSID的调查分析与思考:以《煤炭转化》为例[J].编辑学报,2020(04):422-426.

[7]孔薇.全媒体背景下科技期刊大众传播体系的构建[J].编辑学报,2020(06):611-614.

[8]钟丹.我国媒体融合研究的知识图谱:基于CNKI的数据分析(2005-2015年)[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6(02):12-16.

[基金项目]202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0SJA0846);江苏省期刊协会2020立项课题(项目编号:2020JSQKB17)。

[作者简介]钦嫣(1985—),女,江苏南京人,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杂志编辑部副主任;吕佳(1975—),女,江苏南京人,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杂志编辑部编务;孙洋洋(1986—),男,江苏南京人,

江苏卫生健康職业学院宣传部科员;(通讯作者)徐晶(1982—),女,江苏泰兴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杂志编辑部副主任。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媒体融合
培育世界一流背景下普通科技期刊的发展策略
第六届陕西省科技期刊评优结果揭晓《西北园艺》荣获特色科技期刊奖
一流编辑学会和一流科技期刊融合发展
移动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的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