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问题研究

2021-01-03 05:38凯里学院李嗣婷张莉萍
区域治理 2021年47期
关键词:易地养老社区

凯里学院 李嗣婷,张莉萍

一、引言

易地扶贫搬迁具有消除贫困,促进社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等多重效益。为掌握镇远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推进情况,笔者对镇远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梳理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镇远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推进情况

(一)基层党建体系

镇远县为进一步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出台了《镇远县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方案》《镇远县东城、新城、慢坡社区第一街居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方案》等文件。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县长为组长,相关副县级领导为副组长,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镇远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7个工作专班,加强对工作的领导。设置镇远县安置社区党建体系专班,成立3个移民社区党支部,并计划根据党员数量、分布情况设立党小组,实现安置点党组织搭建体系化建设。

(二)有序推进公共服务保障体系

为加快实现镇远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步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在三个安置点实行“八室、一站、一厅、两场所”的标准化建设和水、电、路、通讯一次配套到位。安置点配备了社区服务中心、卫生计生室、幼儿园、健身器材、活动场所、陈列室等基础设施,考虑到搬迁群众生活便利问题,配备建设了扶贫车间、警卫室、四点半学校、电影放映场、平价超市、农贸市场,并开通了公交车等。为保障搬迁家庭适龄儿童就读,按照就近就学的原则全面安排就学,根据入学规模,幼儿园按照1:10、中小学按1:17师生比配齐师资队伍。并在两路口安置点设立四点半学校,为搬迁群众子女开展作业辅导,使搬迁群众子女能更好地融入迁入地。医疗卫生方面,3个安置点均设立了卫生室,每个卫生室配备了1名医务人员,为搬迁群众就近提供初级医疗服务,实现了搬迁群众医疗服务和就医报销全覆盖。将符合条件的搬迁群众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加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宣传力度,帮搬迁群众解读有关政策,符合社会保障条件的对象做到应保尽保、按标施保。

(三)完善培训、就业服务体系

为满足搬迁群众就业、培训需求,各安置点均设立了就业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就业咨询服务和搬迁劳动力全员培训服务,分批开展了搬迁劳动力家政、厨师、电焊、电商、挖掘机、刺绣、农业技能等多期岗前培训。同时提供优惠政策,引进福建服装企业、铭城实业有限公司、贵州台歌电子有限公司入驻安置小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开发公益性岗位,多渠道助推搬迁群众就近就业,提供城镇协管、设施维护、市政保洁、门卫保安、治安巡逻、后勤保管等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帮助搬迁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实现了户均一人以上就业的目标。为了鼓励自主创业,进一步解决搬迁群众多渠道就业问题,两路口安置点配套建设有129个门面,采取租金减半等优惠政策,优先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经营。

三、镇远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镇远县在易地扶贫搬迁前期工作、后续发展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在安置点建设、公共服务保障、就业培训等方面保障了安置点搬迁群众的后续发展。但从调研情况来看,镇远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安置社区组织建设工作滞后

3个安置社区分别成立了相应的社区一站式服务中心,设立民政、人设、党建、教育、就业等服务窗口,为搬迁群众提供咨询服务,并从各乡镇和单位抽调干部到各安置社区开展代管服务工作,同时入驻物业公司进行管理。设立安置社区基本党建体系专班,建强基层党组织阵地,并根据党员数量、分布情况设立党小组,实现以党建带群建,团委、妇联、工会等群体组织在安置社区全覆盖。以上举措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社区党支部、居委会选举工作仍然滞后,其他诸如业主委员会、警务室等建设也较为滞后,安置社区组织较为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安置社区群众的参与度。安置社区的管理人员由各部门临时抽调开展代管服务工作,管理人员的不稳定也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困难。同时,团委、妇联、工会等群体组织在社区内实现了全覆盖,为群众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小区常住居民中儿童、老人居多,特别是弱势群体比例较大,更需要公益性组织,如专业的社工组织、社会工作者等。

(二)公共服务保障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安置社区内公共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精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解决了搬迁群众住房、交通、饮水、用电、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广播电视、网络、通讯设备等重点问题,在3个安置社区实行“八室、一站、一厅、两场所”标准化建设,公共服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但安置社区周边产业发展所需的水、电、气、路、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升级,为吸引更多大型企业入驻创造条件。虽然安置社区在教育和医疗方面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优质师资队伍缺乏、优秀医务人员流动性较大等问题仍然存在。个别安置点人口密度大,卫生室看病人数多,不能满足群众看病需求。而3个安置点均存在只安排1名医务人员、无人值夜班、夜晚群众看病难、医务人员流动性较大、卫生人员严重不足等现象。在对社会保障的调查中发现,多数社区群众主动参与社会保险的意识不强,参保种类较少、保额较低,不过大多数社区群众都参与了养老、医疗保险。部分老年群众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知之甚少,甚至已经参加了城乡居民保险的群众对保险内容仍一概不知,大多数群众养老观念还停留在以地养老、养儿防老、家庭养老等传统养方式上,表示虽然参险但将来能领到的数额较少,养老主要还是依靠儿女。对于机构养老、居家式社区养老、以房养老、合居养老等新型养老模式并不了解。

(三)就业服务、培训问题较为突出

目前,社区群众的就业问题依然是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由于大多数搬迁群众文化水平较低,他们除了务农与打工,基本没有其他经济来源,而且搬迁群众中的老年人搬迁后放弃了以种养殖为主的生产方式,想要转向其他方式就业很难,生活面临一定困难。

镇远县政府为了保障搬迁群众更快、更好地就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当地政府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建设工业园区,并不断在安置社区引企业入驻。如芽溪新城安置点区位优势明显,紧邻黔东工业园区,园区内聚集了清酒、花酒、乐豆坊等11家龙头企业。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设金银花、蓝莓等种植基地约1.8万亩,可带动附近农户参与种植,也可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同时为企业提供优惠措施,引进福建服装企业、铭城实业有限公司、贵州台歌电子有限公司入驻安置小区,帮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并设置了一些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如保洁、保管、门卫、保安等公益性岗位,更好地实现安置就业。虽然做了许多努力,但目前来看,搬迁群众要想实现灵活就业仍有难度。因县级财力有限,公益性岗位兜底岗位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困难群众的需求。由于多数搬迁群众文化水平偏低、劳动技能较差,务工报酬不高,想要实现搬迁劳动力就业全覆盖有一定难度,年纪偏大的群众就业都存在一定困难,年纪大身体较差的群众就更加难以就业了。为了改变群众就业难的现状,当地政府为群众提供就业咨询服务,对搬迁劳动力进行全员培训。当前社区就业培训主要以集中培训为主,培训大多周期较短、人数多,培训内容繁多且缺乏相应的实践,虽然培训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有部分群众反映培训对他们就业帮助不大。

四、完善镇远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安置社区组织机构建设

应当尽快建立健全社区党支部、居民委员会、警务室组织机构。重视社区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党支部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治理中的统领作用。建立健全党支部人员选拔制度,在党支部人员的选拔过程中,实行民主选举。鼓励党员把组织关系转入安置社区,定期开展党员组织生活,以主题党日活动为抓手,实现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落实民主评议党员、组织生活会等,确保每一个搬迁党员组织生活规范化、常态化。安置社区虽然设立了警务室,但常出现有室无人的现象,要大力加强警务室建设,根据安置社区人口数,合理配备社区民警,还可选用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当中,与社区工作人员、社区民警共同组成义务巡逻队,定期开展治安巡逻、安全隐患排查、消防检查、安全知识宣传等,逐步形成共同参与的社区综合治理新格局。应建立完备的安置社区管理人员选聘制度,目前安置社区的工作人员由政府从各相关部门临时抽调工作人员开展代管服务工作,管理队伍不稳定,也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困难,可以通过在安置社区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制度,改变以往的选人用人方法,鼓励有能力、肯干事的人积极参与到社区管理人员的选拔中来。还可通过社会招聘或者人员选聘等方式,选取文化水平高、有一定社区管理经验、年轻、专业的社区管理人员加入移民社区管理队伍当中,稳定管理队伍的同时引入先进的社区管理思想,实现安置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

(二)完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

安置社区要想实现教育均等化,就需要引进和留住优秀教师。相关部门可招考、聘用优秀教师,并提高教师基本工资、绩效及福利待遇,保障代课教师的基本待遇和其他福利,做到同工同酬,形成一支稳定且教学水平高的师资团队。要改善安置点卫生人员数量不足且流动性大这一现状,不仅需要及时配备卫生人员,还需要改善环境、提高人员待遇来提升卫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留住和稳定医护人员队伍。对安置社区人数多、医疗需求大的村生室要根据群众看病需求配备卫生人员,还可实行两个或以上医务人员轮班制、值班制,解决安置群众夜晚看病难的问题。如遇重症、行动不便的困难群体,应提供医疗上门服务。虽然大多数老年群体参加了养老保险,但老年群体搬迁后面临的最大问题仍是养老问题,搬迁后物价上涨,食品、水、电、物业开销较大,以目前的基本养老金标准难以满足老年群体的基本养老需要。安置社区可成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负责社区养老工作。引入专业社工机构、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为老人提供专业服务,并鼓励社区群众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伍。为老人提供家政、家庭探访、面谈辅导等长期稳定的服务。

(三)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培训质量

拓宽社区群众就业渠道必须发挥政府在就业引导中的作用,依托本区域的旅游资源和市场条件,积极探索如旅游发展、就业培训、合作社等多种就业方式,更好地解决群众的就业问题。利用区位优势,积极引导靠近旅游点的搬迁群众对接景区发展。镇远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特色鲜明的人文地理环境,可推动生态观光游、自然风光游、神秘探险游、乡村旅游、休闲旅游、历史文化游等旅游产业发展,树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特别是对山上风景秀丽的村落、河边有价值的老房子进行修复。同时,可引进旅游公司、龙头企业、各类经营业主进行开发,把房子翻新作为民宿、度假村、农家乐经营,不仅可以保护当地原有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迹,还可带动搬迁群众多渠道增收。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和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技术,积极引进文化创意产业优秀团队,设计出符合当地特色的文创产品。

增加社区门卫巡逻、基础设施维护、卫生保洁、环境绿化、停车场管理等公益性社区服务岗位,解决部分困难群众再就业问题。针对安置社区多数群众文化程度低、技能水平差等实际情况,多引进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给予一定政策优惠,吸引更多企业入驻,进而吸纳更多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使搬迁群众“搬得出”的同时还能“留得住”“能致富”。针对自主创业人群给予适当政策倾斜,搭建平台、减少租金、进行补贴、提供贷款等。

猜你喜欢
易地养老社区
养老生活
社区大作战
“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影像社区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