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工业企业绿色发展的瓶颈和对策

2021-01-03 07:25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党校李华刘晶晶李娜
区域治理 2021年24期
关键词:滨海新区能源工业

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党校 李华,刘晶晶,李娜

天津市提出了实现“津城”和“滨城”双城发展的体系目标,滨海新区也具体提出了围绕生态文明、智慧城市以及天津港与产业以及城市建设综合发展等,建设美丽“滨城”的各阶段目标。在目标和部署中,生态文明建设亦即绿色发展是其中很重要的关键点。对此,应当把绿色发展的理念始终坚持融入到滨城产业发展的过程,推动滨城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石化等产业转型升级,带动整个产业链实现绿色和高质量的共促发展。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近年来,滨海新区提高政治站位,同步增强做好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意识以及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工业企业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虽然有所进展,但是还有一些瓶颈问题亟待解决。

一、目前滨海新区工业企业绿色发展的瓶颈问题

滨海新区以工业发展见长,而且作为能源消费大区,能源结构高碳、产业偏重、能效偏低等问题尚且存在,因此给工业企业绿色发展的目标设定以及实现带来挑战。

(一)能源结构高碳问题突出

滨海新区能源需求量大,但是新能源替代慢。比如,能源电力需求现在呈现持续攀升的趋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贯彻执行必然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和系统性深刻变革。一直以来,滨海新区坚持施行节能优先、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围绕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创新技术、管理模式,建立了智囊咨询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这些都为实现“双碳”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按照中央设定的目标,2030年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来测算,电气化水平按照这一测算方式,到2030年和2060年的实现目标应分别达到37%、70%,而目前滨海新区终端电气化水平不足30%。此外,森林覆盖率仅5.4%,林业碳吸收仅为排放量的0.05%。

滨海新区石油资源丰富,海上石油开采带动工业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关的污染问题,而对于非石化能源替代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比如,根据国网天津电力公司统计,减煤降碳目前还在推进阶段,水平还不高。对于滨海新区范围内发展先进的工业企业,在智慧能源的服务层面、智慧港口的建设、保障绿色能源供给供应、能源供应中互联网基础能力等方面的推动和示范作用都不明显。

(二)产业结构绿色转型不到位

滨海新区重工业较为发达,对印染业、钢铁产业、水泥生产、煤炭运输和消耗、造纸行业、污水处理企业、火电业、垃圾焚烧业等八个产业统计来看排污量较大。目前滨海新区正围绕构建生态环保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努力,但是战略新兴产业刚刚起步,高技术服务业的比重仍很低。截至目前,滨海新区拥有海域面积1859平方公里,湿地面积占700平方公里,但是提升碳汇能力的重要依托都没有充分利用起来。

(三)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尚未广泛普及

工业企业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广泛普及,除了需要政府积极作为,在宣传和引导上加大力度,还面临以下问题:一是双城间即津城和滨城之间的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力量明显不足,虽然近些年有所改进,但是离设定的目标甚远,现在滨海新区植树造林的绿化率整体来看水平较低。二是蓝色海湾整治修复工程进展缓慢,海岸线保护修复力度不够。据统计,海洋湿地仅为647公顷。三是企业职工工作和生活的人居环境绿色成色不足。郊野公园、街心公园建设力度失衡,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仅为39.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仅为12.8平方米。四是绿色低碳消费不足,居民绿色交通、低碳出行的理念不强。五是轨道交通工程进展缓慢,计划范围内的B1、Z2、Z4线建设推进进程慢于预期,居民要求尽快建成的呼声很强。六是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不大,公共空间的各类汽车充电桩规划和设置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充电的需要。七是垃圾分类意识不强和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在全区范围内来看都需要加强。

二、滨海新区工业企业绿色发展的对策分析

目前应当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增强做好滨海新区工业企业绿色发展工作的靶向性、精准性。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也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系统性工程,滨海新区要在减污、降碳工作中当先锋、打头阵,坚决打好这场硬仗,确保工业企业碳排放强度完成市下达指标。

工业企业应确保到2035年的预定低能耗低碳化的生产方式、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能力稳步提高。面对目标和针对上述查到的问题,对策如下:

(一)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重点落实“一减三增”

要扩大可再生能源开发,推动清洁能源替代,构建多元能源供应体系。严禁“双高”项目上马,实施控煤总量、节能增效、清洁生产等措施,加快燃煤锅炉改燃关停。加强煤炭消费控制,严控耗煤项目审批,禁止新、扩、改建燃煤锅炉。增加天然气多渠道供给,大力发展天然气综合利用,推动LNG冷能梯级开发和要素循环利用,打造冷能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持续优化用电结构,减少煤电比例,重点突破零碳电力。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非化石能源电力生产,推进“盐光互补”、海上光伏、绿色智慧能源等示范项目建设,构建风光储智能微电网系统。

(二)优结构促低碳,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

坚持产业新兴化、结构低碳化、园区绿色化,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重点促进原料路线以及主要设备等关键环节绿色转型,大幅提升产业低碳化、清洁化水平。重点对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发展的层次。强化产业节能支撑,发展绿色产业,降低单位能耗,大力实施工业园区生态、绿色、低碳化提升改造,开展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示范区建设。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以中环12英寸单晶硅、维斯塔斯风机制造等为龙头,继续做好新能源产业,对重视环保的力神电池新工厂建设加大扶持力度,构建动力电池全产业链集群。

深化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治理,坚持工厂化、园区化、产业化、生态化发展方向,重点打造生态环保、绿色排放、种养结合的现代化畜禽养殖基地。强化绿色低碳标准引领,在秸秆生物反应堆建设示范,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等方面要多扶持、多鼓励发展环保企业。

(三)加快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广泛普及

一是提升城市规划绿色低碳水平。全面落实城乡建设和管理模式低碳化,在空间规划、城乡建设运营各环节齐抓共管。滨海新区生态城智慧能源小镇建设是特色,应多推广加速升级改进,打造智能低碳生活新标杆。

二是提高交通运输低碳水平。对外客运网络应重视低碳,以货运铁路为骨架的天津港对外辐射网络,提高对外客货运可达性。加快天津港内铁路集疏运通道建设,加强港区非道路移动污染源治理,推进港口大宗货物“公转铁”。推动绿色交通出行,加强公共交通基础建设,完善多种交通方式无缝对接的公共交通网络,尽快实现轨道交通B1、Z2、Z4线开通运营。鼓励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业态、新技术在交通领域应用,推进建设智能交通体系。

三是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提升湿地等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应当进一步合理调整海洋开发力度与范围,严控用海项目准入门槛,提升海洋环境风险预警能力。此外还要大力发展海洋碳汇期货、信贷、基金等金融产品,出台政策加大扶持海洋碳汇产业发展,争创区域国家海洋碳汇合作示范区。对于滨海新区南部的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要加快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应持续打赢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持续实施蓝色海湾整治和修复,让海岸线的生态功能得以改善和进一步提升。

总之,实现工业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是一场硬仗,围绕最大限度发挥生态系统固碳作用,提升碳汇增量,大力推进“871”生态工程建设,全面构建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常态化科普体系,提高全民绿色低碳意识。要扩大绿色消费,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另外,一如既往地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双碳”知识公益宣传,为工业企业实现绿色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滨海新区能源工业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天津滨海新区 率先建立防返贫资金池
天津市滨海新区乡村人才振兴的困境与应对之策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外媒关注天津危险品爆炸
工业技术
天津滨海新区形象认知度调查报告
好大的方块糖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