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问题研究

2021-01-03 07:25中共大连市委党校校刊编辑部姜卉
区域治理 2021年24期
关键词:分类垃圾培训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校刊编辑部 姜卉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城市垃圾的治理问题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乃至美丽中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自2000年起,我们在八个城市开始实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试点,并由点带面全面展开。从实施情况来看,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整体上进展缓慢,垃圾处理工作效率较低,结果不尽如人意,未能形成完整的垃圾分类治理体系。我们针对这些问题来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期对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改善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垃圾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被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很多垃圾通过合理的分类处置,可以变废为宝,实现再次利用。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的经济发展阶段,资源短缺是显而易见的,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是相辅相成、互相制约的,只有五位一体的均衡发展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有利于提升我国公共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是政府公共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形成完整的治理体系,具备较高的治理能力,才能做好这项工作,还需要发挥社区、社会组织、企业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中来,实现多方协同治理,这对公共治理能力也是一项考验。相关管理方面,需要将人力、物力、财力下放到社区,积极发挥社区的服务功能和自治功能,协调好参与治理的各方力量,还要鼓励居民积极参与,政府、居民、社会三方合力才能做好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治理,这对于提升我国公共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也有积极的意义。

(三)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有利于形成完整的垃圾治理产业链条

拉大加宽产业长度和厚度,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既有政府、居民,也有企业参与,垃圾分类越细致,垃圾分类产业的分工就越细,无形中会将垃圾分类的产业链条加长加宽,有利于带动上下游企业的发展,随之会带来带动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等相关社会效益。

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居民缺乏垃圾分类意识,在垃圾处理的源头上没有做好分类工作

虽然各个地方在垃圾分类工作启动之前,都做了许多相关的宣传培训工作,但是因为居民数量庞大,宣传培训工作还存在死角,有归属的体制机制内的相关人员会接受到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培训,大量社会闲散人员、流动人员接受不到相关的宣传培训信息,而且,即使接受了相关培训,因为长时期习惯了不分类的生活状态,致使很多人在一时之间难以改变这些习惯,再加上有人缺乏环保意识,存在不愿意、不配合的现象,致使垃圾分类推进工作在源头上就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源头控制、后期处理相关环节的工作不细致、不到位,出现执行难,甚至前分类、后混合的现象

许多居民即使受过培训,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弄不清楚、不明白的状况,需要相关人员的现场指导,至少在实施初期是需要有人指导的,社区或相关部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够细致、不到位,比较缺乏,致使最简单的分类也存在许多问题,实际分类仍旧依靠工作人员的“二次分拣”。甚至前期的分类工作做得较好,但是后期因为管理粗放,导致垃圾又混合的现象。

(三)垃圾分类监督机制不健全,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

各个地方的垃圾分类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动员了各方面的力量,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是各行其是,缺乏统一完善的监督管理,导致垃圾分类工作在没有任何约束的情况下自主自发地进行着,尤其是出现问题的时候也没有可供遵循的法律法规,致使垃圾分类工作在无序的状态下进行,结果可想而知。

(四)垃圾分类产业化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治理仍然是以政府主导的模式为主,通过行政管理的方式来推进城市垃圾治理工作的顺利推进。通过市场的方式鼓励环保企业参与垃圾治理仍然不足,即使有参与,参与的也多是小型的环保企业,垃圾的再利用水平较低,社会组织参与度也比较低,发挥社会力量共同治理垃圾的程度不够理想。

三、动员各方力量,协同治理好城市生活垃圾

(一)持续进行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宣传和培训

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持续进行相关的宣传和培训,清除宣传培训的死角,让分类工作深入人心,让人们知道,垃圾分类是今后我们一直需要做的工作,是一种生活习惯,是公民应尽的义务,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培养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生活习惯。除了通过报纸、电台等官方媒体进行宣传之外,还要开展一些有效的老幼皆宜的公益活动,鼓励公民参与其中,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让垃圾分类意识深深植入人心。宣传中尽量宣扬人们从源头着手,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垃圾,促进垃圾减量化,从源头减少垃圾的排放量。从长远来看,我们应把垃圾分类教育加入义务教育中,从幼儿园开始,就应对孩子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培训,让垃圾分类成为他们价值观的一部分,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在其后的时期,也可以将垃圾分类知识融入到各课程当中,将垃圾分类培养贯穿于义务教育全过程。

(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垃圾分类管理、监督工作实施到位

完善垃圾分类治理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使垃圾分类治理工作有章可循。政府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并监督实施。借鉴国际先进国家的做法,他们都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居民在实际执行中有坚实的法律依据作为后盾,有明确的手段来推进和约束垃圾分类工作。还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政府可以规定垃圾投放的时间,以家庭为单位设立垃圾投放点,其余时间则不允许投放垃圾,这样方便垃圾的后续运输与处理,衔接紧密,减少乱投乱放行为的发生。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垃圾分类治理涉及的环节较多,所以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十分重要,政府需要完善垃圾分类管理机制,一是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范围,避免职责不清,相互推诿。二是要建立监督机制并与考核机制相挂钩,考核中要加入环境指标体系,将垃圾分类工作细化指标,从部门领导到各个成员,为既要调动好他们的积极性,又要有相关的奖惩措施来促使各部门做好、做细相关环节的工作,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必要时候需要深入社区等地对垃圾分类进行全方位治理和监督,提高垃圾分类治理的工作效率。

(三)鼓励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工作

城市生活垃圾属于公共产品,单纯由政府或单纯由市场进行治理会出现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的状况,因此,需由多方主体共同参与才能达到很好的治理效果。一是仍然要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宣传培训工作、监督工作和制定法律法规工作方面。二是要吸纳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到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中,赋予他们相应的权限和职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垃圾治理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在全社会形成网格化管理模式,明确各个网格的责任人即网格员,责任落实到人,网格员经常巡视本网格区域,阻止违规行为,指导垃圾分类投放,从源头解决垃圾分类问题。三是鼓励更多的企业成为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主体,分类治理、回收再利用主要还是依靠更多的环保企业来进行,他们才是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重要主体,是实现垃圾回收利用的重要一环。政府要加强对此类产业的扶持,通过资金或政策的手段,如减免税收或土地使用折价等方式,扶持垃圾分类产业做大做强。通过多方共治,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使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日趋完善。

(四)建设高素质的垃圾分类治理人员队伍

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队伍来从事相关工作。一方面,可以加强与高校的合作,招聘相关专业的人员来从事垃圾分类治理工作,提高垃圾分类治理能力。另一方面,对现有的正在从事该行业的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管理能力和水平,还要通过相应的机制,对该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考核。除了招聘和培训、考核机制,还要形成人才储备机制,高等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也要设立相应的培训教育课程,为垃圾分类治理工作提供较好的人才储备。软硬件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将城市垃圾分类治理工作做好做实。

猜你喜欢
分类垃圾培训
垃圾去哪了
分类算一算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倒垃圾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给塑料分分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