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媒体+基层党建”的几点思考

2021-01-03 10:11李晓冬
企业文化 2021年20期
关键词:党员干部党组织思政

文|李晓冬

新媒体已经广泛应用于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之中,继续研究和扩展新媒体的功能作用,不失为加快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新媒体新特点,加强和改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将会有力地促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一、新媒体给基层党建工作带来新的机遇

(一)新媒体拓展了工作载体,党建工作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当前在加强“互联网+”应用的背景下,无论是面向广大党员发布信息,还是党组织内部开展组织活动和党员交流,基本上都建立了相应的新媒体平台,如我们现在应用的“铁人先锋”、微信公众号和“中油E 学”APP中的党建活动专栏和企业文化专栏、远程学习视频、在线答题等。基层党支部为落实上级党组织要求,建立了多层次的网络宣传体系,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有的基层党支部建立了自己的QQ 群、微信群等党员交流平台。这些平台,在党建工作的管理和各类党员活动的开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新媒体开阔了工作渠道,党建工作的方法更加富有成效

新媒体融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传播手段,实现流媒体的线性传播和存储、复制、读取的非线性传播的结合,传播信息的载体多种多样,突破了以往党员教育学习资料的单一形式,拓宽了工作渠道,有利于激发广大党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拓展党员教育学习的活动方式,增强学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新媒体可以为党员、党组织和群众之间提供方便快捷的诉求表达,意见反馈,为推进党务公开,保障党员知情权,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过程、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监督,发展党内民主提供新的载体;新媒体功能强大,可以极大地丰富和创新党建活动形式,有利于促进党建活动多样化、时代化、激发党员参加活动的热情,活跃党组织建设氛围,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三)新媒体提升了工作水平,党建工作的作用更加充分

新媒体得以大范围推广使用,有力地提升了党建工作的民主化水平,提升了干部教育的纵深度,使宣传力度得以进一步提升。新媒体中的诸多信息资源,呈现出典型的与时俱进、时代化特征,涉及的信息都是最前沿的内容。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人类踏上了“信息快车道”,人们只要坐在电脑前,就可以看见大千世界的风云变幻,就能第一时间了解到世界各地发生的奇闻趣事。依托新媒体海量、快速、准确的信息资源,能够让党员干部在大量可信事实的影响下,了解更多的新理念,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依托新媒体,许多基层党组织为党员干部的提高学习创建了多元化网站,便于党员干部的自主学习与互动共享,如“大讨论专区”“交流专区”“宣传教育专栏”“企业文化建设”“网上课堂”等。充分发挥新媒体功能,为党员间的互动搭建舞台,首先,能够提升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间的契合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与监督职能,为党员干部提供行动指南,方便及时关注党员干部的思想动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醒,为其敲响警钟,使每个党员都能不断提升思想意识,提升党性理念,无论在何地,都能时刻以一个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其次,能够让党员间的互动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可以随时随地展开有效沟通,在互动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互相提醒,互相帮助,改变了传统的沟通模式,借助互联网功能达成了线上互动模式,提升了互动的实效性。最后,强化新媒体宣传力度,让更多的老百姓与党员干部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党建工作新态势,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及时更新政治理念,积极投身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当中来。

二、新媒体时代下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平台公众化、观点个性化,对意识形态建设带来新挑战

新媒体集诸多最前沿的高科技手段为一体,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些新媒体下的终端用户呈现出极强的主体地位,其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获取和应用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终端用户能利用“博客”“社区”等网站来达成与其他个体、团队的互动交流。当前是数字化时代,所有的个体都可以做编辑,信息的传播呈现出多元化模式,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合适的路径,于是,网络新媒体在承载着弘扬正能量的同时,也传播着一些负能量,在表达理性观点的同时,又有着非理性的评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给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多元化的价值观对企业文化建设带来新挑战

当前阶段,多元化价值观的出现给拥有共同价值观的党组织带来新的挑战。过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一般都是学习借鉴上级党组织的模式,但是,在新媒体时代下,每位党员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完全一样,每位员工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所以,在新媒体时代和多元化价值观相冲突的背景下,基层如何保障党内的意识形态安全以及树立牢固的共同价值观,对基层党建工作至关重要。

(三)新媒体在基层党建中的高度渗透对传统工作模式带来新挑战

基层党建工作离不开一定的工作载体,互联网兴起前,诸如报纸、书籍、杂志、展板等传统党建工作载体,长期作为企业工作的有效载体,发挥着聚人心、提士气、促发展的重要作用。互联网技术兴起后,作为一种全新工作平台,其具有信息容量大、失效快、传播范围广、成本低、图文声并茂等诸多优势,对这个企业特有的传统党建工作载体带来了新的挑战。

三、新媒体时代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对策

(一)建立兼收并蓄的新媒体平台,提升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力

新媒体呈现出典型的互动性与开放性特征。强化其建设力度,创建与基层党建工作相匹配的党建网站,带领党员干部完成线上组织生活,开辟与思政教育和党建教育相关的专栏,分享最前沿的思政理念,提升党员干部教育的实效性,不断优化党建工作新思路,凸显出地方党建工作信息化水平。通过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做好塑造典型工作,譬如当前各领域、各行业评选出的“最美职工”“最美共产党员”“最美教师”等,这些典型人物在各自的岗位上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兢兢业业,发挥着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对各领域、各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思政领域发挥着积极的引领作用。

(二)拓展丰富多彩的新媒体载体,提升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力

思政宣传工作的开展必须要同时代接轨,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功能,挖掘其在宣传领域的潜能,要不断提升宣传的纵深度,以最快的速度宣传解读党与国家的方针政策,让更多的群众能够了解并内化方针政策,使方针政策能够得以落地践行。进一步优化新媒体平台,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宣传功能,提升党建工作的实效性。企业在开展此项工作时,一定要注意接地气,要从基层员工的实际情况出发,与社会焦点问题紧密联系,要做到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电子产品等新媒体,为员工的提高学习提供丰富的、针对性强的思政资源。

(三)提高党员干部的新媒体素养,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夯实基础

在信息化时代,要求所有的党员都要具备较强的媒介素养,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新媒体技术,能够做一个合格的“网民”。要让每个党员都认识到提升媒介素养的重要意义,通过提高媒介素养,能够灵活运用新媒体术语、新媒体技术,能够把握新媒体发展脉搏,把其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在提升媒介素养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政水平。现阶段,群众主要是借助微信、微博、电子邮件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各级党组织一定要对群众的诉求给予高度重视。对群众遇到的问题要及时帮助解决。要在地方党建工作过程中纳入新媒体手段,提升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效性。通过组织信息化学习研讨班,对如何提升党建工作和新媒体手段的契合度展开深入地探讨研究,要使网络应用成为提升党性修养的最佳模式,实现党员干部自身的现代化。党员干部要通过自学和集中培训,掌握更多的新媒体技术。

(四)常抓不懈,使新媒体能够成为党建工作顺利开展的助推器

在组织层面,上级政府应对各地新媒体下的党建工作实效性进行督查,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组织各部门分工负责、携手共建的新布局;把优秀的党员干部安排到宣传工作的第一线,强化新媒体技术培训,提升其业务能力;在制度层面,创建新媒体下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包括培训考核机制、平台管理机制、舆情紧急应对机制等。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党的建设带来机遇和挑战。基层党组织要善待新媒体、掌握新媒体、运用新媒体,积极把新媒体与党的建设高度对接、深度融入,进一步改进和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实现“新媒体发展与党的建设”同频共振,推进油田基层党建的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党员干部党组织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党员干部新书架
清华党组织公开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