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司治理与企业党建的融合研究

2021-01-03 10:11刘悦乔
企业文化 2021年20期
关键词:党委会管控经营

文|刘悦乔

在新时期背景下,经济全球化发展,市场体制深入改革,公司发展过程中承担着较重的竞争压力,将要面临无数挑战。公司应调查分析内外部影响因素,加强各环节的治理,科学融合企业党建,稳定公司员工思想,促进生产及管理效率提升,实现自身竞争实力大幅提高,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公司管理层及领导层和基层员工间出现矛盾纠纷,将会对企业发展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应通过有效融合公司治理工作及企业党建,有效解决矛盾纠纷,增强公司凝聚力。

一、公司治理与企业党建融合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推动公司治理与党建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环境中,我国企业既要注重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实现公司盈利,还应进行企业党政建设,加强员工思想上的引导。我国现行的《公司法》中对企业党建作出了明确规定,企业需按照规定要求积极开展党组织建设活动,利用各项资源创设良好的党建环境,在具体治理工作中融合党建内容,推动公司治理及党组织发展。企业党建工作与公司治理融合的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企业可利用较为成熟的公司治理方式对经营活动各环节进行有效管控,可促进企业党建工作落实。第二,企业党建工作可正确引导员工思想,增强企业凝聚力,可对公司治理工作进行协调组织,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企业融合党建与公司治理能促进两者落实发展。

(二)有助于创新完善企业党建理论知识

企业党建工作的基础理论依据与我国政党建设理论依据具有一致性,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相符合。在进行市场竞争发展过程中,企业党建工作受到很多影响因素的干扰,会出现多种问题。对此,需要有效融合公司治理与企业党建工作,在实践治理工作中践行党建理论,积累相应的党建工作经验,有效解决党建工作中的问题,创新完善企业党建理论,取得更好地发展。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涌现出大量的私营企业,企业党建可合理指导私营企业及公司开展治理工作,同时也需结合实际发展情况不断完善理论知识,提高企业党建的实效性。

(三)有助于解决企业内部的治理问题

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下,企业随之应运而生,经济发展环境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行模式以及组织结构。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可利用公司治理运行机制管控各个环节,通过优化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强化对各项经营活动的管理,实现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大幅提高,促使企业更好地发展。企业在进行公司治理时,需合理划分各部门职责,实现相互制衡,确保经营者获得相应的企业经营管理权利。但在治理过程中,企业党组织的行政级别及规模等有较大不同,企业党组织既是属于企业内的组织机构,也由我国党组织进行调控管理,可在企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企业管理中,公司治理制度以及党组织制度共同发挥作用,在实际运行中会产生冲突矛盾。对此,企业将党建与公司治理制度有效融合,可有效避免出现冲突,促进两者共同发展,可为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公司治理与企业党建融合应遵循的原则

(一)应遵循目标一致性原则

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的党建制度和公司治理制度在内容及方法等方面都不同,但都是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作为最终目标,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企业的公司治理能有效管控各项经营活动,可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实现企业经济长远健康发展,创造最大化的企业价值。企业实行公司治理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公司治理可协调企业内职工以及股东等各层级的利益关系,借助完善的激励机制及制约机制实现对企业各方面的高效管理,可使决策失误大幅降低。第二,公司治理可为员工合法利益提供有力保障,也能将企业各项资源充分调动起来,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企业党建则是党组织按照党章要求通过宣传及监督方式,促使企业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及方针,对企业董事会及股东会行使职权提供有力支持,引导企业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开展经营活动,对企业职工等多方利益进行有效维护,对企业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因此,企业的公司治理及党建工作虽在运行方式及机构设置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不具有对抗性,需科学协调两种制度,使其推动企业高效发展。

(二)应遵循协同发展原则

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需有效协调党组织建设工作与公司治理工作,避免因影响因素的干扰出现不和谐情况。企业应结合市场发展情况,分析自身实际管理及发展情况,综合考虑企业规模、行业发展前景等多种影响因素,通过公司治理实现各项资源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借助党建工作对员工思想进行科学引导,促使党建制度及公司治理制度更好地融合,营造良好有序的环境,促进两种制度协同发展,共同促进企业发展进步。

三、公司治理与企业党建融合的具体策略

(一)全面分析市场经济发展情况,创造公司治理与企业党建融合条件

现阶段,社会市场竞争加剧,多数企业开始尝试融合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并给予高度重视。在新时期背景下,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应调研分析市场经济发展情况,了解掌握内部管控现状,为公司治理及企业党建融合创造有利的共同条件。企业党组织建设工作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特色,可促进企业及社会和谐发展,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仍处在初步探索阶段,仍需克服较多难题,并且企业刚进入创新改革起步时期,公司治理制度等存在不合理部分。对此,企业可借助党建工作实现监督约束各项经营活动,提升公司治理的规范性,促使企业不断改革创新,加快企业发展进步。此外,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企业占据主体地位,为实现更好地发展进步,应分析社会经济市场发展情况,发挥企业党建工作的模范作用,在具体工作中落实公司治理制度,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二)合理划分企业各部门权责,创建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融合的管控模式

企业组织开展各项经营活动都需要建立在各部门协调配合的基础上,将会直接影响到经营管理的效益。对此,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落实联席会议模式与交叉任职模式,创建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融合的管控模式。一是落实联席会议模式,需合理分配企业董事会与党委会的权责,使董事会与党委会进行平面联合管控。通常情况下,企业实行联席会议模式,应确保董事会与党委会有相等的权力与地位,明确两者的分工,并要求相互配合。在实行联席会议制度,企业应保障党组织的独立性,安排专职党务人员管理党务工作,不能出现党务人员同时兼任董事会与党委会的职位的情况。企业董事会与党委会共同负责召开联席会议,讨论分析企业的重大发展问题,实现对企业的共同管控,保障企业发展决策的科学性及民主性。企业党委会应专注企业党务工作,需结合相关国家政策变化等,提出有价值的建议。二是落实交叉任职制度。企业需合理安排董事会成员及党委会成员进行交叉任职,可使企业的董事会及党委会系统间信息及物质等交换过程大幅缩短,有效提升公司治理以及党建工作的效率,使企业内部消耗大幅减少,同时也可节约企业经营管理的成本投入,在保障企业高效运转的同时,促进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提高。

(三)尊重企业治理中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创新改革企业人事管理制度

企业应同步构建党建机制与治理机构,根据《公司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以企业核心经营发展工作为中心,将党建融入各项治理工作中。企业尊重经营治理中党组织的核心地位,明确每位成员的职责,提供经费及制度保障。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应遵循党管干部原则,以产权关系为依据,对各层级隶属关系进行合理划分,摆脱传统党委任命企业干部的限制,分析企业内真实需求,依据新时期社会发展要求,科学构建领导管理体制,提升企业干部选拔的合理性。企业还应优化改进聘任干部的流程,严格落实党管干部工作程序。企业董事会应在与党组织进行交流沟通后,再做出相应的发展决策。企业应合理调整用人标准,调研社会市场需求,董事会与党委共同评定资质评判标准,依据党的用人标准与实际情况考核应聘者的综合素质,争取引进更多高素质人才。

综上,在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下,企业应分析市场发展情况,了解内部管理中的不足,积极创设有利条件,创建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融合的管控模式,实现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有效融合,实现两者协调创新发展,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党委会管控经营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控探讨
浅析现代项目管理中的违规行为管控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论《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的时代价值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学习《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提升党委班子领导力
关于正确处理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的思考
党委会是企业党组织前置研究企业重大问题参与决策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