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文本细读

2021-01-03 00:16巫明慧
考试周刊 2021年92期
关键词:文本细读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是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语文学科知识教学和培养学生丰富情感的重要载体。所以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旨在为学生创造高效、适宜和科学的阅读学习条件。文章将以文本细读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为主线,首先,系统性地分析了文本细读教学的重要性。其次,阐述了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些许问题。最后,提出了一系列合理性适合践行文本细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策略

一、 引言

文本细读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倡导以阅读文本为核心,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精细和仔细的阅读,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阅读文本中更深层的蕴意和思想,继而整体性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基于此,为保证语文阅读教学中践行文本细读教学方式的有效性和成功性,教师需要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着手,并且要重点教授学生文本细读的方法和技巧。同时,还要立足于扩展学生的阅读层面和视野,如此一来,才能切实发挥出文本细读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特点,从而达到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及效率的目的。

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推行文本细读的重要性

阅读是学生通过文本学习知识、认识世界、懂得道理、丰富情感的主要途径,更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本细读教学方式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将起到十分重要且关键的作用,下面将从多个层面作出详细的分析和研讨。

(一)有助于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成效

现阶段,语文阅读教学理念与方式的革新和创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适应性和科学性,继而达到提高阅读教学整体成效的目的。所以文本细读教学方式的推行与应用,当属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之所以认为文本细读有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成效,主要是由于该种阅读教学方式,不再以单一性、枯燥性的朗读为主,而是倡导学生以文本为核心进行精读、细读、深思等,确保学生可以读到重点、读懂内容、读透蕴意。此外,文本细读教学方式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成功奠定了学生阅读学习的主人翁身份。如此一来,学生不再以跟随教师的形式开展阅读,不仅为学生创造了更大的阅读空间和条件,还有效地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学习的能力。由此可见,文本细读教学方式不论是在教学理念上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体现出了先进性、科学性和适应性,所以文本细读的应用对提高阅读教学的成效具有积极促进的意义。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自主和积极学习的动力源泉,所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教学方式创新的主要方向,从而帮助学生由被动性的阅读转变为主动性的阅读。基于此,文本细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恰到时机,主要是由于学生在文本细读教学方式下,不仅获得了巨大的学习自由和空间,还能够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自信,在此情形下势必会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另外,文本细读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包容性,即文本细读可以与多种阅读教学方法和元素实现有机融合,这就可以起到丰富阅读教学形式的效果,从而消除阅读教学方式单一、枯燥等局限性问题。总而言之,文本细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起到了有效支撑。

(三)有益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及素养

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求教师需要將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能力,作为阅读教学的重心和最终目标。基于此,文本细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将使得语文素养及能力培育呈现出事半功倍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通过对阅读文本进行精读、细读和深思,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文本内容所蕴藏的含义和道理,尤其是在细读人生哲理类型的文本时,将会直接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第二,文本细读可有效地使学生和作者产生思想共鸣,从而使学生在思想情感上得到升华和丰富;第三,学生在文本细读中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语言的精髓,并将文本中好的语言化为己用,继而达到语言积累和语感养成的目的。由此可见,文本细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现存的问题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还极大的阻碍了阅读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改进。下面将从教学方式单一和枯燥、学生主体地位缺失两个层面,进行全面与系统的分析及研究,以便为文本细读的有效践行奠定基础。

(一)阅读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和枯燥

教学方式的适应性、丰富性、科学性的属性,能够对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科学的阅读方式则能够成功提升阅读教学的成效,丰富的阅读教学方式则可以扩展学生阅读学习的视野。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方式单一和枯燥是较为典型的问题和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多以带领朗读的形式为主,即教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此种阅读教学方式毫无新意和趣味,久而久之势必会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很多教师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问题,即只关注学生是否可以正确、顺畅的朗读文本内容,却忽视了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的体会和感受,更没有给予学生语言和思想表达的机会,从而将学生至于枯燥、被动的阅读学习境地。

(二)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缺失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已然在各阶段教学和各个学科中普及与践行,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绩和效果。但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基于小学生自主能力差的特点,很多教师仍然推行以教师和教材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从而造成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丧失的不利局面。例如,在开展《牛郎织女》阅读教学活动时,由于文本内容过长,教师为保证教学进程,通常会采用教师读学生听的方式实施教学,当遇到重点内容或者关键词汇时,也只是进行重点标记和解释。在此过程中学生全程处在被动性的阅读学习境况下,只能一味地跟随教师的思想了解文本内容。如此一来,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还导致学生对阅读内容呈现出一知半解的现象。

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践行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

前文提及文本细读不单是一种教学方式,还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思想,同时其还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与包容性,所以文本细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践行,可以从多元化教学方法有机融合方向思考和创新。第一,为学生创造丰富、高效的阅读学习条件,第二,为学生开展阅读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推动力。

(一)将趣味性融入文本细读中,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给予学生充足的推动力,就必须致力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积极性,从而使学生从被动变主动、从被迫变自主。为此,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探明学生对何种教学方式感兴趣,进而明确文本细读教学方式改进的方向和要点。基于此,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小学生对游戏、动画、音乐等元素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所以教师完全可以将学生的兴趣喜好合理地植入文本细读教学中,以此提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和丰富性,继而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以游戏化文本细读教学为例,教师需要做好多个方面的教学工作:首先,要结合阅读文本的内容寻找适合融入教学的游戏素材,保证学生在游戏体验的过程中既能感受到学习之乐,又能达到精细化、细致化阅读的效果。其次,为凸显出学生阅读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更好地沉浸在文本细读学习中,教师应该减少对学生的干涉和影响。但是这并不意味教师可以放任学生于不顾,而是要求教师在合适的时机采用适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式与启发式教学,用以提高游戏化文本细读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将相和》文章阅读教学中,教师结合文本内容及学生的兴趣爱好,推出以“角色扮演”游戏为载体的文本细读学习模式,即倡导学生通过细细品读文本的方式,全面了解和掌握文本所描述的故事情节和重点内容,并以表演的方式形象还原出故事的来龙去脉。接下来,教师需要做好一个旁观者和引导者,密切观察学生文本细读的学习动态,并且在必要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而学生则需要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投身于文本细读学习中,以便深刻洞悉文本内容和所含情感,同时还要深度揣摩文本人物的内心活动、语言动作和表情特点,从而为生动还原故事情节做好铺垫。如,扮演“蔺相如”的学生在文本细读中,会重点探索描写“蔺相如”的章节,并研究如何表演才能展现出“蔺相如”临危不惧、宽容大量的人物特点。由此可见,将游戏作为文本细读教学的载体,不但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精读、细读和深思的能力。

(二)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文本细读情境,给予学生阅读动力

情境创设教学方法是一种形象性和体验性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结合有利于实现高效教学的元素,为学生创建出适宜、形象、生动的教学体验,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的目的。基于情境创设教学方法的优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其与文本细读融会贯通,用以丰富语文阅读教学的形式,继而激发学生文本细读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例如,在《慈母情深》课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为学生创设出貼合实际生活的文本细读学习情境,以此使学生在情境的渲染和支撑下,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文本内容,并顺利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使学生有感而发的积极地开展品读和细读。如,教师先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一些有关母爱亲情的视频资料,像是“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等。然后再为学生展示有关伟大母爱的故事文案,像是“一个母亲正在用自己的鲜血,喂食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等。接下来,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尤其是学生的表情和动作,有的学生被视频内容打动陷入深深的沉思,有的学生已然发出了啜泣声。此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此时此刻的心情,认真地品读《慈母情深》文本内容。通过结合阅读文本的内容创设细读学习的情境,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感知,还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以及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有效践行文本细读,需要教师明确阅读教学的目标、方向和重点,并且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丰富文本细读的形式和方式,以此才能为学生营造出适宜、高效和积极的文本细读环境,才能为学生创造源源不断的阅读动力。

参考文献:

[1]安平.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应用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20):159-160.

[2]闫新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和“写”刍探[J].成才之路,2021(19):78-79.

[3]刘裕秀.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7):55-56.

[4]李美菜.从整体到细节:略谈初中语文阅读文本教学[J].新课程,2021(25):93.

[5]马占海.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49):35-36.

[6]马风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J].文学教育,2021(6):110-111.

[7]高明.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文学教育,2021(5):126-127.

[8]张宝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和创新策略探讨[J].读写算,2021(11):27-28.

作者简介:

巫明慧,福建省三明市,福建三明市清流县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文本细读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