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2021-01-04 20:27张玉平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32期
关键词:直接经验个面线段

张玉平

摘要: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

关键词:数学自主兴趣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教师遵循学生发展的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作为教师,平时的工作中要聚焦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数学学习的兴趣,引导其发现数学之美,从而帮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一、质疑问难,改进学习方法,促进自主学习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习惯。陶行知曾强调过提问的重要性,“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多提问,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沟通,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我在教学《确定位置》一课时,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我判断第1排第2个动物是小狗,而我们组里有人却说是小猪、小猫呢?”“为什么同一个位置,我们找到的动物不同呢?”等问题,于是我鼓励学生将自己判断的方法和全班同学进行交流,通过讨论探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让学生认识到确定位置前要先统一标准的重要性。通过分析、交流、引导,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学六年级上册《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时,我给学生们提了一个问题: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站在同一位置观察一个长方体,我们最多能同时观察到它的几个面?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3个面。”但有一位女生始终坚持最多能同时观察到4个面,为了尽快消除她的疑问,我请她走上讲台,让她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观察我们的长方体讲台(她选择的位置是讲台稍靠右边的位置),“我现在能看到上面、前面、右面和后面4个面。”她在汇报的过程中,身体自然地又往右倾斜了一些,而且头还往前伸出去许多。这时有些同学已经很着急地开始反驳她:“你怎么能既看到前面,又看到后面呢?它们可是相对的两个面,看到其中的一个就看不到对面的那一个。”“长方体有三组相对的面,同时看的话,每组只能看到其中的一个,所以每次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等到学生们辩论结束,我看那名女生仍然有些疑惑的样子,于是我问她:“你为什么观察时身体要倾斜,头要往前伸?”女生答道:“为了能看到更多的面!”有个小男生笑着说道:“按照你的方法,我如果绕着讲台转一圈,除了下面的面看不到外,我最多能看到5个面。”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纷纷议论起来,那位女生之前的疑惑也不攻自破,她终于明白了我们观察时位置不能变,所以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我对学生说:“面对新知,存有疑问很正常,但我们不能今天攒一个疑问,明天又添一个疑惑,时间长了我们的学习将进入一条死胡同,处处碰壁,我们应该积极地质疑问难,改进学习方法,尽早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一题多解,重视思维训练,提升学习能力

在高年级的数学学习中,一题多解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认知一次又一次得到突破,思维在课堂上一次又一次得到拓展。在某节习题课上,我布置了如下的练习题:“一台拖拉机2小时耕地3公顷,这台拖拉机()小时耕地4公顷。”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以下几种方法。

学生1:我先算耕1公顷地需要几小时,再算耕4公顷地需要几小时。

列式为:2÷3×4

学生2:我先算一算要耕4公顷地是耕3公顷的几倍,所用的时间就是2小时的多少倍。

列式为:4÷3×2

师:你们更喜欢哪种解题思路呢?为什么?

学生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生3:我会画线段图。并指着线段图帮助全班同学理解题意。

生4:看着线段图理解题意感觉很简单,这道题的解题思路现在显得特别清晰。

很多学生纷纷点头表示赞成。

师:无论使用哪种方法解决问题,都需要你们认真地审题,结合线段图,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把题意理解清楚再去做题,有时多种方法之间还会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不要孤立地使用某一种方法。

课堂上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发散他们的思维,不为了解题而解题,要让他们真正地明白解题方法,慢慢地也就能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热情,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三、实践探索,丰富直接经验,提高学习效率

兴趣是学习过程中最原始的动力,我紧紧抓住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天性及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在日常的教学中,设计出相关情景,搭建沟通合作的平台,学生在课堂舞台上扮演主角,拥有更多的表达机会,让他们在激烈的思维碰撞中促进思考,探索新知。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的操作实践,再现思维过程,培养创造力,体会成功的喜悦。在学习“有趣的拼搭”时,学生被鼓励进行“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搭一搭”“堆一堆”等实践活动,说说哪种物体滚得快。容易堆在一起的是哪些物体?不容易堆在一起的又是哪些呢?经历了动手操作,学生可以真实地感受各种物体的特征,感受到平面的物体比曲面的物體难滚。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都是平的,容易堆在一起,而圆柱和球不容易堆放在一起,球最难堆。在玩中学,在玩中增长直接经验,寓教于乐,课堂气氛轻松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更加牢固、深刻。动手操作是一种很好的数学学习方法,让学习变成了有趣的活动。实践探索是学生获取直接经验的重要途径,能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四、利用新技术,对比教学,加快知识内化

信息技术运用于数学课堂,使得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生动,借助新媒体、新技术,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现象变得清晰、明了、易懂,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高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简单的周期》一课的巩固应用阶段,我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图形的排列,来巩固他们对周期这一知识的掌握。

师:你能用△、○和□这三种图形设计一个图形序列,并让这个序列符合周期规律吗?

学生先进行思考,然后我请三名学生在白板上使用无限克隆技术拖动图形进行自主设计。提问:根据你设计的周期规律,左起第16个图形是什么?

展示学生作品。

生1:△○□△○□△○□

生2:△○○□△○○□△○○□

生3:□○△○□○△○□○△○

师指着生1和生2设计的图形序列提问:为什么他们的左起第16个图形不同呢?

生:一个是每3个图形为一组,另一个是每4个图形为一组。

师指着生2和生3设计的图形序列追问:可是他们每组都是4个图形,个数相同呀,为什么他们左起第16个图形还是不同呢?

生:虽然每组都是4个图形,但它们的排列顺序不同。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说到底为什么这三个同学设计的第16个图形不同。学生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以致用,能用所学的简单的周期知识按要求自主设计图形序列,是知识内化的体现,在分析作品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周期规律的认识,更是体现了其能力的提升。由于Smart白板技术的交互性,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动手操作效率明显提高,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他们向着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这一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数学既能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推理,又可以利用数学模型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乐于学习的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责任编辑:唐丹丹

猜你喜欢
直接经验个面线段
看到的未必就是真的
都怪豆腐太脆弱
一次函数助解线段差最大绝对值
美丽的魔方体
论生物教学中的“直接经验”形成教学的策略
线段图真好用
科技馆展厅内探究式教育活动初探
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例谈
如何确定线段的条数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