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病患儿经胸微创封堵的术后个性化干预体会

2021-01-05 23:09依丽努尔米马尼杨小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0期
关键词:房间隔先心病微创

依丽努尔·米马尼,杨小蓉

(新疆心脑血管病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0 引言

先心病又可以称之为先天性心脏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疾病,发生率较高,占比先天畸形疾病总数的28%。先心病主要是因为胚胎在发育时期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心血管发育异常[1]。本次通过对我院实施经胸微创封堵手术治疗的35例先心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先心病患儿经胸微创封堵的术后个性化护理体会,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将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实施经胸微创封堵手术治疗的35例先心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研究所选先心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中有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3~8岁,平均(4.48±0.46)岁,体重10~18 kg,平均(13.38±1.49)kg,其中包括22例室间隔缺损和13例房间隔缺损。本次研究中的患儿临床资料已确诊为先心病。

1.2 方法

手术治疗采用全身麻醉,患儿在全麻后气管内插管,应手术需求体位采取仰卧位,房间隔缺损患儿经由右胸骨旁等四肋间进入胸腔,取一长约4 mm的切口;室间隔缺损患儿则是经由胸骨下段进入胸腔,取一长约4 mm的切口。手术均是在食管超声的引导下进行。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的35例先心病患儿有34例经手术治疗后封堵成功,唯一1例患儿是因为封堵器从右房室脱落至右心室,脱落后即刻对患儿予以全麻体外循环下实施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手术治疗后10 d出院,其余34封堵成功患儿均在术后3~7 d治愈出院。患儿术后并发症主要为1例瓣膜反流、1例心律失常以及1例残余分流等。35例患儿在术后3个月内每月均要定期回医院复查心脏彩超、心电图,复查后发现患儿未见心律失常、残余分流以及伞片移位的情况。

3 术后个性化护理

为了避免先心病患儿经胸微创封堵的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有效提高患儿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本次对患儿予以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密切观测患儿生命体征和心律失常情况。患儿在进入ICU后应即刻对其进行心电监护、有创血压,在此过程中应密切观测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变化以及心电图变化情况。仔细查阅患儿的麻醉记录,充分了解患儿术中具体情况,认真听取记录手术医生与麻醉师之间的重点交接内容[2]。经胸微创封堵的术后早期容易发生心律失常以及封堵器脱落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在患儿术后密切观测其血压、心律、心脏杂音以及末梢血运等。在对其监护时应注意查看心电图是否出现早搏的现象,患儿心率一旦减慢,或是QRS波和P波出现脱节,更甚者QRS波出现宽大畸形,应注意发生房室传导阻滞,这时应立即通告医生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同时还应复查全导连心电图,明确判断。

(2)强化对患儿呼吸道的护理,使其呼吸道保持畅通状态。患儿在术后返室应使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治疗,将床头抬高并呈30°,取一软垫放置于患儿脖下,以此方式打开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进一步清除。吸痰过程不能过长,动作应放轻柔,防止患儿缺氧。在此期间还应对其进行血气分析和观察具体的血糖情况,同时还应尽量保持室内环境温湿度适宜。拔除氧气管后还应密切观测患儿呼吸状况,必要时可以应用雾化吸入治疗,但是不能进行体疗或是其他剧烈运动,避免封堵器脱落。对患儿进行X线检查观察其胸腔积液情况:对双肺的呼吸音进行对比,仔细观测患儿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和呼吸频率,如观察所得不明确,可以再对其进行床边B超、X线检查,本次研究中的35例患儿均没有出现胸腔积液情况。

(3)密切观测封堵器是否出现脱落或是移位。患儿在经胸微创封堵的术后容易出现心律失常、胸闷、呼吸困难以及气促等不良反应,这时应提示是否出现封堵器脱落或是移位[3]。假如患儿心前区再次发生收缩期杂音的现象,应将此情况即刻通知医生,做好再次进行手术治疗的准备。本次研究者的35例患儿只有1例发生术后封堵器脱落情况,发生后即刻对其实施全麻体外循环下实施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在术后身体恢复较好。

(4)抗凝治疗护理。部分学者认为,发生封堵器血栓情况与封堵器聚酯纤维以及镍钛合金暴露于血液时,造成血小板活性和凝血系统活性提升相关。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患儿在术后第2天护理人员应予以阿司匹林3 mg/kg口服治疗,1次/d,晚上服用,连续用药治疗3个月。由于患儿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应用肝素和鱼精蛋白中时,未应用全量,只是应用半量中和治疗,加之术后抗凝措施治疗,容易导致纵横创面渗血情况发生。针对这一情况护理人员应在术后密切观测其纵隔引路管的引流量,保持引流的畅通性,避免引流不畅造成患儿心包填塞。除此之外,还应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将阿司匹林应用后会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告知家属,如若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即刻就诊。

(5)溶血观察以及护理。封堵器如若位置不当容易导致大量残余分流,一旦发生残余分流容易导致患儿出现机械性溶血。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儿尿液的颜色、量,一旦尿液呈酱油色,应立即对其进行尿常规和血常规相关检查。同时还应予以患儿液体摄入,碱化尿液可促进血红蛋白从患儿肾脏内排出体外。

(6)防治感染。术后应定时检查患儿伤口,查看是否出现渗血情况,体温应每隔4 h测量1次,每次测量都应详细将数据记录。另外还应保持病房的清洁和安静,指导患儿家属加强患儿的营养补给,保暖工作应做好,避免患儿受寒感冒。

4 小结

先天性心脏病最为常见的类型有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以及室间隔缺损。以往临床上针对先心病患儿的治疗主要是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经胸微创封堵手术开始步入大众的视野,作为一种治疗先心病的新型手术方式,现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治疗以室间隔缺损为主体的常见先心病。作为一种新术式,与以往传统的手术方式相较,不需要进行体外循环,从而也避免了治疗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发生,另外经胸微创封堵手术还具有一定的安全可靠性,例如治疗风险较低、创伤小且术后恢复快等。

研究证明在先心病患儿经胸微创封堵的术后予以个性化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护理干预过程中密切观测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心率、心律、血压、心电图以及尿量尿色的变化情况,同时兼顾呼吸道的护理。除此之外,注意患儿的溶血、血栓发生情况,一旦觉察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诊治。患儿在经过手术治疗和护理干预后,临床疗效较为明显,说明经胸微创封堵手术联合个性化护理对先心病患儿的治疗具有较高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对先心病患儿予以经胸微创封堵手术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术后予以个性化护理辅助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同时还能避免并发症发生,促进患儿病情尽早恢复,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房间隔先心病微创
11 366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和检出情况分析▲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超声心动图在可降解房间隔封堵器治疗卵圆孔未闭术中的应用价值
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主动脉根部形态变化
房间隔缺损家系致病基因筛查分析
先心病患儿营养评估及营养干预效果评价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房间隔缺损怎么办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