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谷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比较的研究

2021-01-05 23:09徐晓徐哲颖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0期
关键词:甘精低血糖空腹

徐晓,徐哲颖

(1.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扬州;2.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取2018年9~12月于我院住院和门诊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40例,入选标准:按照WHO 1999年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3],排除患有严重感染、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急性肝肾功能不全及糖尿病酮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以及恶性肿瘤等患者。

1.2 研究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为德谷胰岛素组和甘精胰岛素组,均予以饮食控制及加强运动,分别给予二甲双胍联合德谷胰岛素(诺和达诺和诺德公司)和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来得时,赛诺菲公司)治疗,两组病人都是每天注射1次胰岛素。时间每天晚上10点,起始胰岛素剂量按照每天每公斤体重0.2 U计算,二甲双胍3次/d,0.5 mg/次,然后根据空腹血糖及餐前血糖和餐后2 h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及二甲双胍剂量,每3天调整1次。直至空腹血糖在7.8~8.5 mmol/L,餐后2 h血糖在1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在7%左右,疗程12周,记录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3.9 mmol/L)发生次数及体重增加的情况。空腹血糖及早晚餐前后指尖血糖及晚上睡前血糖采用强生血糖仪监测。

1.3 数据处理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基本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结果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比较

具体结果详见表2。

2.3 两组血糖达标时间、膜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时间、每天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但是在体重增加幅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同时两组患者没有出现胰岛素导致皮肤过敏。

3 讨论

德谷膜岛素是继甘精膜岛素后推出的又一种新型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1],已经在日本及墨西哥上市,德谷胰岛素有独特的药理作用,作用时间超过42 h[2]。德谷胰岛素被设计为多个六聚体的混合体[3]。在德谷胰岛素制剂中添加苯酚和锌使各个六聚体相互作用结合,形成稳定的多六聚体,从而达到缓慢释放进入体内循环的目的[4]。在此胰岛素制剂中稳定的双六聚体被注射到皮下组织后,随着苯酚的迅速弥散,德谷胰岛素双六聚体改变为开放构象,苯酚弥散和构象改变,末端相互结合形成多六聚体长链,随着锌离子缓慢释放,使六聚体解离,释放出德谷胰岛素单体,单体从注射部位吸收入血,因此可以使德谷胰岛素的半衰期达到25 h,是甘精胰岛素的2倍,它作用时间非常平稳,一般2~3 d达到临床稳态。德谷胰岛素日间血糖变异性更低,因此一般使用德谷胰岛素后3 d调整1次胰岛素剂量不是每天调整,德谷胰岛素稳态时无蓄积,德谷胰岛素生物学机制与人胰岛素相同与胰岛素受体的相互作用及清除与人胰岛素相同,德谷胰岛素注射位点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药代学不受特殊人群的影响尤其与年龄无关,德谷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在低血糖治疗和恢复时间上不存在差异,因此德谷胰岛素的安全性良好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药物治疗选,德谷胰岛素临床使用方便,不限注射时间,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有文献报道[5],与甘精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及地特胰岛素及速效胰岛素相比,德谷胰岛素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疗效更好,注射次数灵活低血糖发生率更低,而且不显著增加患者体重。尤其不促进有丝分裂对糖尿病合并肿瘤患者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猜你喜欢
甘精低血糖空腹
比较观察联用利拉鲁肽及甘精胰岛素、基础-餐时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方案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甘精胰岛素/利司那肽复方制剂在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
糖友,当心低血糖突袭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空腹喝水
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