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法治疗乳痈的研究进展

2021-01-05 23:09孙丽君莫小勤蔡铭瑶王翼谢家群张琪琪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0期
关键词:外治法乳腺炎哺乳期

孙丽君,莫小勤★,蔡铭瑶,王翼,谢家群,张琪琪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2.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 南宁)

0 引言

乳痈是以出现乳房肿胀和疼痛,乳汁排出不顺畅,使乳房结脓成痈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发生在哺乳期的,称为外吹乳痈,在怀孕中发生的,则称为内吹乳痈,而在非哺乳期和非怀孕期发生的,被称为非哺乳期乳痈[1]。由于乳痈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最初的3~4周的母乳喂养的妇女,特别是在乳头破裂或乳汁淤积的情况下,它经常导致母乳喂养的停止,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乳痈通常发病较急,并且可在较短时间内行成脓肿,如果药物使用不当如大量使用抗生素或者过用寒凉的药物,会使治疗进程过缓或者形成僵快,迁延难愈[3]。乳痈是一种病因和严重程度可变的实体,在所有的乳腺炎病例中,应该牢记潜在的恶性肿瘤以及炎性乳腺癌的可能性。故乳痈的治疗强调采用合理的方式及早治疗。中医外治法中“以通为贵、以消为要”的思想使其在治疗乳痈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显著疗效。同时,其毒副作用低、操作安全、见效快疗效好等优势也更广为大众所接受。为进一步探讨中医外治在治疗乳痈方面的治疗优势,现将近10年临症治疗综述如下。

1 中医外治疗法

1.1 单用针灸及结合拔罐疗法

针灸及拔罐疗法,均是运用因人制宜原则,病人具体情况不同,选配穴位也不尽相同,通过辨别患者的表里、寒热、虚实,选定适当的经络和穴位及皮肤进行适当刺激,达到疏经通络、条达气血、疏风散寒、消肿止痛之功效,同时通过对全身经络的传导、脏腑气血的功能调整,达到调动增强机体的自愈及免疫系统的功能。

王晓昆等[4]对62例确诊哺乳期乳痈郁乳期的患者,采用每隔一天用针刺治疗,同时结块局部围刺、膺窗、天池、膻中、中脘、肩井、天宗、膈俞穴及辨证配穴,局部红肿疼痛者施温针灸,总有效率96.8%。张万云[5]选择60例急性乳腺炎停滞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以推拿可以结合针刺方法进行有效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30例,用金黄散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在疼痛程度、肿块大小、乳汁分泌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王婕等[6]观察针刺配合拔罐治疗急性乳腺炎的疗效,治疗结果显示58例治愈,17例好转,5例无效,总有效率93.75%。汪永坚等[7]将临床上63例乳痈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2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以“温经”理念为基础的小县拔罐法,扶阳罐循经温刮干预郁滞期乳痈患者疗效比常规护理治疗显著,并且不影响患者哺乳。

1.2 药物外用结合推拿疗法

药物外用结合推拿疗法就是基于中医脏腑、经络等基础理论,根据药物的性味归经及主治作用等,使用单方或者复合方剂,外敷同时结合推拿手法,施术于一定部位,从而达到促进药物的吸收、增强疗效、的作用[8]。

陈赛泉等[9]选取64例急性乳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要有耐心,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出消毒百个炎消穴位按摩治疗观察组,结果观察组在疼痛缓解方面,白细胞和温度恢复时间和总有效率具有显著的优势。张仙红等[10]12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母乳喂养,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母乳喂养、局部热敷、吸奶、按摩和饮食调理。实验组60例,对照组在常规进行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中药可以外敷。48 h后观察两组孕妇的疗效,结果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楚云杰等[11]将120例急性乳腺炎早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使用红霉素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临床结果示,推拿手法治疗优势明显。

2 其他特色外治疗法

中医外治法历史悠久,衍生出各种不同治疗方法,且疗效独特、作用迅速,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除去针灸、按摩、拔罐、药物外用疗法,还包括鼻塞、熏蒸湿敷、刮痧、物理疗法等多种方法。

胥华等[12]的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50%硫酸镁湿乳房外部治疗随机分组,每组40例,观察到治疗效果。治疗后对40例患者进行乳房疼痛、肿胀不适感、体温、肿块及排乳等情况进行观察,明显好转。所以笔者认为,50%硫酸镁湿乳房治疗的急性乳腺炎效果良好,操作简单,且安全无毒副作用。郑三一[13]观察74例乳痈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消散法按摩每2次/d,30 min/次,同时内服中药瓜蒌牛蒡汤加减,1剂/d,分2次服用。治疗组:用夏枯草20 mg水煎后熏蒸患乳20~30 min,直至皮肤变红,微微出汗后,将新鲜丝瓜叶(新鲜丝瓜叶洗净、干燥、捣碎成泥)捣成的泥外敷于肿痛部位(面积大于肿痛部位,厚度约1 cm)。纱布用宽大胸罩覆盖和固定,2次/d,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达100%,对照组有效率为85.1%。陈青云[14]对151例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刮痧、乳腺按摩治疗,大多患者在治疗3次之内即可痊愈或病情明显好转,疗效得到患者满意。

3 讨论

目前,中医外治疗法在治疗乳痈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其中,单用针灸及结合拔罐疗法、药物外用结合推拿疗法及其他中医治疗优势明显,具有方便、简单、疗效好、经济而毒副作用低的特点,同时也能缩短治疗时间,患者更易接受[15]。西医治疗大多要求哺乳期患者完全停止哺乳喂养,内服中药治疗患者也担心中药影响乳汁,且长期应用抗生素对患者机体有较多毒副作用,而单纯手术治疗则易复发,故大多患者依医从性较差,导致治疗效果不明显,从而致使乳痈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所以中医外治法对于不同时期的乳痈均有其独特的治疗方法,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及婴儿的健康,在对近5年的中医外治法的临床研究中,医者大部分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外治法联用的方法,取其所长补其不足,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效。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也更加注意细化治疗方案,创新治疗方法,向着规范化迈进。

但是,由于目前关于中医外治治疗乳痈的研究主要在临床案例观察,研究中存在所研究疾病的案例数较少、来源范围有限,所以部分样本存在规范性较差的问题,导致研究结果可信度低。所以,增加多样化的研究方式,加强对动物实验的研究,使研究样本更加趋于完善、多样化,同时在样本的甄选中更加严格,是我们今后发展中值得注意的方向。同时由于中医外治法是从古代沿用至今的,具有因人制宜、因时制宜等显著特点,所以,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的方法、时间,药物的用法、用量都存在差异,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及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存在部分患者对治疗的疗效及安全可靠性存在质疑。所以在循证医学理论的支持引导下,形成完整的系统理论体系、全面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是未来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现代医学不断完善和发展,各种外治辅助工具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疗过程中,在前人留下的宝贵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地思考、总结与创新,中医外治法治疗乳痈必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猜你喜欢
外治法乳腺炎哺乳期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消痰化瘀降脂方治疗肿块期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
中医外治法在ICU内的应用研究进展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早期护理干预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哺乳期乳房也有脾气
中医外治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
伤科止痛膏治疗慢性筋伤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