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舱医院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源分析及对策的研究进展

2021-01-05 23:09孙立圆付梓毓王晓琳刘云惠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0期
关键词:方舱医务人员护理人员

孙立圆,付梓毓,王晓琳,刘云惠★

(1.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2.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 引言

2020年初由武汉地区蔓延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受到了全球的重点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COVID-19”(Corona Virus Disease-9),并将 COVID-19的病原体命名为SARS-Co V-2(此前称2019-n Co V)。冠状病毒(Co Vs)是一种有包膜的、非节段的正单链RNA病毒,已知26种[1],被分为4个属(α、β、γ和δ),其中α-和β-可引起人类疾病[2]。已有研究发现SARS-Co V-2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SARS-Co 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MERS-Co V)同属于β-冠状病毒。随着疫情的不断蔓延,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由各个省市援鄂疫情防治总指挥部统一部署,全国约4.2万名医护人员分批次驰援湖北抗击疫情。方舱医院是疫情期间临时修建的应急医院,在新冠肺炎患者救治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它一般由病房单元、医疗功能单元和技术保障单元等模块构成,具有紧急救治、外科处置、临床检验等多方面功能。在医疗队鄂州前线指挥部的领导下,医疗队根据实际情况迅速制定工作方案,科学、有序、高效开展医疗救治工作。根据方舱医院收治患者数量较多、护理人员日常工作繁重等特点,护理人员易在工作中形成不同的心理负担。现将影响方舱医院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的原因进行分析如下。

1 感染压力

新冠肺炎流行暴发感染范围广、传播速度快、防控难度高。2020年1月20日我国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3]。截至2020年2月29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9824例,死亡2870例[4]。国家卫生健康委在2月14日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2月11日24时,全国医务人员确诊病例1716例,占比3.8%。其中有6例死亡,占死亡病例的0.4%。医务人员确诊病例中湖北1502例,占全国医务人员确诊病例的87%[5-6]。由于突发公众卫生传染病的早期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护理人员在照顾患者过程时本身处于高危环境中,并时刻处于警惕状态,无形中给她们增加心理负担[7]。有研究表明: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流行期间,护理人员感染率高于普通居民,约占普通居民的38倍[8]。在对感染的焦虑方面。疫情开始阶段,防护物资不充足,疾病传播途径及治疗情况都不明确,护士由于需要进行护理操作,很多时候都与COVID-19患者近距离接触,且与感染患者接触的时间更长一些,因此,与医生相比,护士被感染的可能性会更高。

2 情感压力

(1)方舱医院护理人员情感压力多源于患者: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在隔离治疗期间,不能与亲人接触以及对自身疾病和家人的担忧,还要经受发热、呼吸困难或者其他躯体症状的折磨,这些均可能对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悲伤、易流泪、抱怨、过分焦虑、恐惧,持续地希望得到他人的帮助或关注。(2)来自家庭的压力:研究显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群普遍易感,没有抵抗力;虽然多数为普通与轻症患者,但仍有一定的致死率。担忧年迈父母易受感染,疫情期间生活是否得到保障,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

3 职业压力

方舱医院护理人员除面对穿防护服长时间工作外,还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应激状态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与护士心理状况密切相关,长时间的应激障碍可引发严重的生理问题,一项针对卫生系统承担应急救援任务的专业人员的回顾性调查发现,有14.7%的现场救援人员出现心身疾病,表现为大量脱发、失眠和口腔黏膜溃疡,严重的可导致慢性头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

面对新冠肺炎患者人数多,任务繁重等,方舱医院护理人员易产生焦虑、抑郁、压抑等情绪,危急应激事件可对人造成心理伤害,并不仅仅局限于亚临床水平,满足当前精神与行为障碍临床诊断标准的不在少数。除此之外,方舱医院护理人员还须面对人际关系的压力、工作环境的压力等,现为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心理调适措施。

3.1 加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的宣传,科学防治,依法防控。为医务人员打赢疫情阻击战奠定信心

从权威渠道及时了解疫情新的信息,积极利用官方网站以及新媒体,从专业角度及时发布新冠肺炎传播和治疗的相关的信息,同时利用网络进行科普宣教,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宣讲,提升护理人员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有利于疫情防控。为提高医务人员防控意识和增强诊治能力,为使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新冠肺炎的防控知识、方法与技能,应开展护理人员防控新冠肺炎的培训,了解新冠肺炎的最新进展,同时,医护人员必须坚持每天做好标准预防和针对新冠肺炎其他传播途径的预防,对患者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

3.2 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方舱医院护理人员自我心理调适的基础是提高心理弹性。心理弹性指个体在面对逆境、创伤、悲剧或其他重大压力时良好的适应过程,即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它是个体的一种潜能和技能,可以促进和通过培训获得:(1)疫情的备战期,医院对一线护理人员除技能培训外,应加强疫情演习。对224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在武汉一线工作的医务人员研究表明,特殊疫情演习有助于显著降低医务人员焦虑情绪。(2)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减少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有关新冠肺炎的消极信息,第一时间将方舱等防控疫情一线的医务人员和医患互动感人事迹,以及治愈出院患者等好消息进行宣传报道,为一线医务人员和隔离患者加油打气,提高社会及患者对护理人员尊重及理解。(3)培养集体团队感,通过视频、电话等方式与队员进行经验交流,获得队友支持,学会自我调节负面情绪,不过分压抑自我情绪。(4)充分利用家庭资源,获得心理支持。在方舱医院工作期及休整时间,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与家人视频沟通,从而减轻内心对亲人的思念和担心,缓解心理压力。

3.3 合理运用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指个人得到社会各界方面的帮助及支持,如工作单位、家庭等,可以减轻心理压力。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传染病时,护理人员即是防控者,同时也是被隔离人员。社会的支持尤为重要。如护士救援及隔离期间,社会根据其家庭实际困难情况,医院、各个单位等对其家庭积极提供及时帮助,可有效减轻护士心理负担。护理人员可根据个人实际需求合理运用社会支持系统。合理使用心理危机干预社会支持系统,可避免严重心理疾病的产生。如定期开展的线上心理健康问卷调查,掌握一线人员心理状况;开展线上咨询,推送疫情间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进行的一对一心理调节等,护理人员应积极参与,正确面对。在面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护理人员出现身心不适应的感受和反应不是胆小或疾病,是正常的应激反应;我们最重要的是给予尊重个体需要,关注个体差异。

3.4 丰富的业余生活,实施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是让护理人员可以放松肌肉的一个过程,最终目标是达到护理人员心理上的松弛。机体放松可通过合理安排时间开展活动,如广播体操、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方式获得。同时,休闲期间还可通过看电视、阅读书籍、听音乐等获得机体放松,从而消除紧张,达到心理的松驰。

4 小结

面对突发新冠疫情,本文通过感染压力、情感压力、职业压力等进行分析,为方舱医院护理人员提供相对应的心理调适措施,最大限度保护护理人员身心健康,为新冠肺炎间方舱医院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方舱医务人员护理人员
医务人员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医务人员如何预防针刺伤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方舱日记
情满方舱
情满方舱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