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地通络汤联合针刺对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脑血流、认知功能、脑电功能的影响

2021-01-05 13:36许婉莹周世玲王麒颖
环球中医药 2020年11期
关键词:熟地脑电血管性

许婉莹 周世玲 王麒颖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神经功能性病变,临床主要特征包括目光呆滞、步态慌张、非对称肌张力增大等,随着老龄化加剧,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发病人群明显增多,若不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可发展为失语、痴呆等,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1]。西医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以药物控制为主,虽可减轻临床症状,但停药后易复发,长期持续治疗易引起不同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2]。中医认为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属于“内风”“震颤”“痉病”的范畴,通常以肾虚、脾虚、肝虚为本,以风、瘀、痰、火为标,病机复杂多变,辨证标准无统一规则,本文认为肾虚乃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根本病机,风动、血瘀为主要病理因素,治疗当以滋阴补肾,祛风,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原则[3]。针刺为中医重要的治疗手段,在脑血管病变的疗效已得到普遍认可,针药结合疗法能发挥协同作用[4]。本研究对42例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熟地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分析其对患者脑血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将琼海市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83例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3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中男性27例,女性15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3.19±5.08)年,病程9个月~7年,平均病程(4.20±0.87)年,临床分期分为Ⅰ期14例、Ⅱ期16例、Ⅲ期12例。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50~77岁,平均年龄(63.02±5.25)年,病程10个月~7年,平均病程(4.06±0.91)年,临床分期分为Ⅰ期17例、Ⅱ期13例、Ⅲ期11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琼海市人民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

(1)符合《中国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中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标准[5];(2)符合《中医老年颠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中肾虚血瘀证的诊断标准[6],主要包括表情呆滞、面色晦暗、肢体颤振、肢体拘痉、上肢不协调、言语不利、腰酸腿笨、头晕耳鸣、大便秘结、小便频数,舌红有瘀斑,苔少白,脉弦滑;(3)患者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4)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伴有其他神经功能病变;(2)心、肝、肾、脾等功能严重功能不全;(3)依从性差,没有遵医嘱治疗者;(4)对本研究选用的药物过敏;(5)晕针者,皮肤破损不适宜针刺者;(6)参与其他临床研究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口服多巴丝肼片(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25 g/片,批号:20180922、20190815),每日3次,每次半片,连续治疗7天后加量至每次1片,连续治疗8周。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熟地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1)熟地通络汤,药物组成:熟地20 g、丹参15 g、当归15 g、山萸肉30 g、怀牛膝20 g、珍珠母30 g、山药15 g、白芍15 g、龟板15 g、钩藤10 g、水牛角3 g、水蛭3 g,每日1剂,每剂取汁300 mL,分早晚两次温服,连续治疗8周;(2)针刺,选取风府、大椎、百会、神庭、命门、筋缩等腧穴,运用快速捻转进针,以患者酸胀感维度,运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每周治疗6天,共治疗8周。

1.5 观察指标

1.5.1 临床疗效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相关疗效标准拟定[7],对患者的主要中医症状进行量化分级评分,各症状的评分总和分为证候积分。(1)基本痊愈,临床症状、体征均全部消退,治疗后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90%;(2)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治疗后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45%~90%;(3)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治疗后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15%,但<45%;(4)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变,治疗后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15%。总有效率为基本痊愈、显效、有效的病例数所占每组病例数的百分比。

1.5.2 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 运用UPDRS评分比较评估患者的病情程度[8],主要包括日常生活、精神行为、运动功能三个方面,分值越高则病情越严重。

1.5.3 血流动力学 运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的大脑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水平,主要指标包括平均血流速度、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的水平。

1.5.4 认知功能 运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9],包括记忆、语言、执行功能、注意力、执行力、视空间能力、定向力、抽象思维等,总分值30分,分值越高则认知功能越好。

1.5.5 脑电功能 运用长程视频脑电监测系统(型号:日本光电EEG-1200C)和脑电地形分析系统评估患者的脑电功能,按国际10/20标准,脑电图27导联参考导联连接,设置双耳垂参考电极,根据脑电波形变化拟定:(1)显效,由重度异常转为轻度,由中度转为正常;(2)有效,由轻度转为正常,由中度转为轻度,由重度转为中度;(3)无效,无改变。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占每组所有病例的百分比。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疗效(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UPDR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日常生活、精神行为、运动功能、UPDR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日常生活、精神行为、运动功能、UPD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日常生活、精神行为、运动功能、UPDRS评分比较

2.3 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平均血流速度、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平均血流速度显著升高,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平均血流速度、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比较

2.4 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MoC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oCA评分显著降低,且治疗组降低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MoCA评分比较分)

2.5 两组患者的脑电功能比较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脑电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脑电功能比较(%)

3 讨论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是由于腔隙性脑梗死淀粉样血管壁、皮质下白质脑病基底核腔隙等因素引起的一系列类似帕金森病变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隐匿性,临床治疗难度较大[10]。多巴丝肼片是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临床常用的治疗药物,是由左旋多巴、苄丝肼组成的复方制剂,可有效补充患者脑内多巴胺的含量,同时抑制脑外症状左旋多巴的脱酸效应,有效减轻患者的帕金森症状,但长期用药可增加耐药性,临床疗效明显降低,还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11]。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好发于老年人,以肾虚为本,以风动、血瘀为主要因素,随着年龄增长,机体精气渐衰,脏气亏虚,肾精不足,肝肾同源,肝血生化无源,或由于中风,伤及肾精,脑窍失养,无力主思神明,发为倦怠、耳鸣证,肝失濡养,阴不遏阳,导致肝阳上亢而化风,可导致风动,进一步引起气血壅滞,瘀阻脉络,发为肢体拘痉、言语不利等[12]。本研究采用熟地通络汤中熟地、山萸肉用作君药,熟地能养阴补血,益髓填精,与山萸肉配伍可加强滋养肝肾的目的,与山药联合,二药相须为用,动静结合,滋而不腻,补而不壅;山萸肉能补肾固涩、益精填髓。丹参、当归、山药、钩藤、水牛角、珍珠母、龟板用作臣药;当归可活血补血,补中有动,补气生精;丹参能活血祛瘀,安神除烦;山药能补中益气,补肾填精;珍珠母能平肝潜阳,熄风定惊;钩藤能清热熄风平肝。龟板能滋阴潜阳,熄风养阴。水牛角能清热熄风。白芍、怀牛膝、水蛭用作佐使药,白芍能平肝柔肝,熄风解痉,养血敛阴,与当归配伍辛而不散,酸而不收;怀牛膝能通经活血,补肝益肾,引药下行;全方合用共同发挥滋阴补肾,益髓填精,活血祛瘀,平肝潜阳,熄风解痉的作用,全方配伍严谨,标本兼治,符合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病机。并且本研究选择风府、大椎、百会、神庭、命门、筋缩等腧穴进行针刺,能发挥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作用,适用于瘀血阻络引起的肢体拘痉、活动不利等症状[13]。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更显著,治疗后UPDRS评分、MoCA评分更低。结果表明,熟地通络汤联合针刺可有效提高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减轻帕金森症状,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

脑血管因素是导致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重要原因,患者多伴有脑、颈动脉硬化、血管狭窄等病变,脑部血流动力学出现明显异常[14]。本研究结果发现,治疗组治疗后的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熟地通络汤联合针刺能进一步改善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脑血流水平,有效促使脑部血液循环的恢复,对提高疗效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还发现,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脑电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熟地通络汤联合针刺对改善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脑电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熟地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疗效确切,能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脑血流、认知功能、脑电功能,值得临床深入探讨研究。

猜你喜欢
熟地脑电血管性
认知控制的层级性:来自任务切换的脑电证据*
血清尿酸水平在血管性痴呆中的风险预测
工作记忆负荷对反馈加工过程的影响:来自脑电研究的证据*
补肾中药熟地治疗卵巢早衰的研究进展
柳红芳教授治疗痛风性肾病临床经验撷要
熟地是生地炒熟的吗
《辨证录》中熟地的应用规律探究
血管性痴呆的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5氟尿嘧啶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乒乓球运动员在经验相关图形识别中的脑电相干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