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利湿方熏蒸对近视干眼病患者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及CFS评分的影响

2021-01-05 13:36樊颖李游
环球中医药 2020年11期
关键词:分泌量干眼泪膜

樊颖 李游

近年来,随着电子游戏、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近视发病率逐年提高[1]。笔者经临床诊疗发现,近视患者常伴有眼部干涩、异物感、灼烧、对光敏感等干眼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干眼症是由于眼泪来源、质量下降或动力学异常导致眼泪无法充分滋润眼表而发病,发生原因可能与年龄、眼膜曲率变化、视力矫正方式和环境干燥程度等因素有关[3]。若眼睛长期处于干涩状态,可引发眼角膜病变,反之也会导致视力下降。中医认为本病属“肝劳”“白涩症”范畴,《千金药方·七巧门》有云“其读书、博弈等过度用目者,名曰肝劳”,患者多为久视伤血,气滞血瘀,脉络受阻,以致精血无法上荣滋养眼目,出现眼目干涩、疲劳畏光等症[4],故治疗本病应采用活血化瘀、清热利湿之法。本次研究采用清热解毒利湿方熏蒸,通过热蒸气使局部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促进药物渗透和吸收,达到药理和物理的共同作用[5]。目前临床上常使用泪膜破裂时间和泪液分泌量进行干眼诊断,角膜荧光素染色(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CFS)可检查眼角膜表面受损情况[6],故本次研究就以陕西省商洛市中心医院眼科84例近视干眼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清热解毒利湿方熏蒸对近视干眼病患者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及CFS评分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8年4月到2018年10月陕西省商洛市中心医院眼科收治的84例近视干眼病患者,入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男15例,女27例,年龄(26.42±7.34)岁,近视轻度11例,中度23例,重度8例;对照组男20例,女22例,年龄(27.01±7.15)岁,近视轻度9例,中度24例,重度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近视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

1.2 纳入标准

(1)患者为近视干眼发病患者,矫正视力低于最佳视力2行,干眼诊断参考《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7];(2)患者符合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眼科学》[8];(3)年龄14~40岁;(4)患者近期未接受过干眼症治疗;(5)患者及家属知情或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合并严重感染性角膜炎、结膜炎、眼部先天畸形等眼部疾病或近3个月有进行眼部手术者;(2)合并精神障碍、恶性肿瘤、严重心肝肾肺功能不全者;(3)患者对中药过敏或依从性差等。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德国URSAPHARM Arzneimittel,0.1% 10 mL,国药准字H20100382)进行治疗,1次/天,治疗14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清热解毒利湿方熏蒸,具体组方:柴胡10 g、葛根10 g、白芷10 g、羌活10 g、升麻10 g、蔓荆子10 g、当归10 g、川芎10 g、鸡血藤15 g、丹参15 g、赤芍6 g、菟丝子6 g、枸杞子6 g、甘草6 g,以上药材均来源于我院中药房。文火煎约1.5小时,过滤药渣取汁液进行熏蒸,患者闭眼,距离20 cm左右舒适为宜,正对蒸气出来方向,一次熏蒸15分钟,1次/天,治疗14天。

1.5 疗效判定和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在手术前 、术后4周随访其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干眼症及CFS评分,记录并对比其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其中临床总有效率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0],(1)痊愈: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按摩睑板腺未出现异常分泌物;(2)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按摩睑板腺未出现异常分泌物;(3)有效:症状、体征有所缓解,按摩睑板腺出现少量异常分泌物;(4)无效:症状、体征无缓解甚至加重。临床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泪膜破裂时间正常:10到15秒,泪膜不稳定:不足10秒;泪液分泌量正常:滤纸湿润15~30 mm/5分钟,泪液分泌少:滤纸湿润不足10 mm/5分钟;干眼症评分 :0分,眼睛未出现干涩、异物以及烧灼等感觉;1分,眼睛偶尔出现干涩、异物以及烧灼等感觉;2分,眼睛间断性出现轻微的干涩、异物以及烧灼等感觉;3分,眼睛出现明显且持续的干涩、异物以及烧灼等感觉。CFS评分:进行角膜荧光素染色,将眼角分为鼻侧、颞侧睑裂部球结膜和角膜3个部分,每部分染色分0~3级,共记0~9分。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干眼症患者泪膜破裂时间对比

术后4周,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眼症患者泪膜破裂时间对比

2.2 两组干眼症患者泪液分泌量对比

术后4周两组患者泪液分泌量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眼症患者泪液分泌量对比

2.3 两组干眼症患者CFS评分对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CF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眼症患者CFS评分对比分)

2.4 两组干眼症患者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自觉症状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干眼症患者症状评分比较分)

2.5 两组干眼症患者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52%)和对照组(11.9%)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5。

表5 两组干眼症患者并发症比较[例(%)]

2.6 两组干眼症患者临床治疗总效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干眼症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3 讨论

近视是眼科常见疾病,而近视患者常伴干眼症状。笔者通过临床诊疗,推测可能是近视患者角膜曲度变化,泪膜稳定性降低或分布异常,导致眼泪分泌质或量不足而无法达到滋润眼部目的[11],从而使患者出现眼睛酸涩、异物、灼烧等症。同时部分近视患者常佩戴隐形眼镜,造成结膜杯状细胞受损,角膜脉络得不到充分营养供应,引发泪膜分布异常[12]。此外,干眼症也会引发角膜病变,导致角膜下方曲率增大,加重近视程度[13]。随病程迁延,角膜长时间受到损伤,加大治疗难度,因此早期的诊断和干预尤为重要。因干眼症患者泪液形成较少,引起体积缩小,渗透压提高[14],故临床上常采用人工泪滴或手术治疗,但人工泪滴以缓解症状为目的,而手术并发症风险高,具有很大局限性[15]。中医针对本病目前常采用中药内服、熏蒸、针灸等方法治疗[16],其中,中药熏蒸法集药疗、气疗和热疗为一体,不仅能通过热刺激使血管扩张,肌肉放松,改善血瘀气滞状态,促进微循环[17-18],并且能通过中药蒸气渗透作用使药物在病位发挥作用。此外,药物被吸收到毛细血管之后,能通过血液循环扩散到全身,调和脏腑,促进患者整个内环境稳态[19]。

本次研究中使用的中药熏蒸药方组方中以柴胡和葛根为君药,柴胡清热解郁、益气升阳;葛根性凉,可生津退热,多用于阴虚消渴、表证发热之症。臣药为羌活、白芷、升麻、蔓荆子,羌活可排毒消肿、祛风止痛;白芷性温味辛,能和羌活助柴胡和葛根辛散发表,增加止痛效果;蔓荆子能清热明目、疏风除湿;升麻能清热解毒、升阳透疹,四者同促进君药清热解毒之功效。当归、川芎、丹参、赤芍和鸡血藤活血通络、舒经止痛,菟丝子和枸杞均可明目益肝,此七者同为佐药。甘草性温,可调和药性,为使药。纵观此方,共奏清热解毒、利湿行气之功效。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中药熏蒸方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自觉症状评分也低于对照组,说明中药熏蒸方能缓解近视干眼患者多种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两组患者术后4周随访其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均升高,说明两种方法均能延长泪膜破裂时间和增加泪液分泌量,缓解眼睛干涩状况。而治疗后两组CFS评分均下降,患者的眼角膜损伤得到改善,表明清热解毒利湿方能减轻患者角膜炎症反应,防止炎症反应对患者视力的进一步损伤[20],且效果优于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在并发症方面,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且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说明两种方法都较为安全。

综上,清热解毒利湿方熏蒸治疗近视干眼病能延长泪膜破裂时间,降低CFS评分和改善泪液分泌效果,能有效缓解多种不良症状。

猜你喜欢
分泌量干眼泪膜
泪液成分异常与不同泪膜破裂方式的研究进展
干眼患者基于泪膜动态变化的图像特征分析
应用角膜地形图仪观察老年干眼患者最早泪膜破裂位置
基于泪膜破裂方式的干眼诊断新思路
手术室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乳汁分泌时间及分泌量的影响
中药联合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的研究进展
儿童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伴干眼状态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常用手叩头,拯救发际线
常用手叩头拯救发际线
荷尔蒙决定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