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培养小学复述能力

2021-01-07 08:45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五三小学
天津教育 2021年23期
关键词:灰雀表格整体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五三小学 高 黎

在开展小学语文复述教学时,教师就要注重对学生复述能力的培养。复述不是单纯地背诵课文,也不是简单地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复述要求学生在原文内容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创造思维对故事进行二次创作。通过开展复述教学,教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促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充分释放。因此,复述教学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教师就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阶梯式的复述教学对学生的复述能力进行循序渐进的培养,确保学生的复述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复述能力得到有效增强。本文针对如何有效构建小学复述能力的阶梯提出以下策略。

一、借助插图,培养整体复述能力

在培养复述能力的最初阶段,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复述目标应当是最基础的整体复述能力。整体复述能力要求学生在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中,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进而进行整体复述。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扎实深入地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其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将每个自然段的段意连接起来,简述文章主要内容。许多教师在进行复述教学时,常常将这两项教学要求理解不到位,对于应当为学生设立怎样的复述目标和复述要求也把握不足,学生无法搞懂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复述课文之间的具体关系,这就使学生的复述学习效率难以得到保证。教师要确保叙述在复述学习的最初阶段,要想让学生有效掌握整体复述的能力,就要训练学生从读懂句子逐渐过渡到读懂自然段,通过这种方式促使学生自主发掘出段落内容和句子之间的关系,进而让学生准确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并概括出文章的段落大意。

以《灰雀》为例,在教学时,教师首先可以请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并回答在课文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灰雀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灰雀惹人喜爱呢?列宁喜爱他们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呢?在同学们搞懂这些问题后,教师继续请学生对人物内心进行感悟,询问学生:有一天深红色胸脯灰雀不见了,列宁看到小男孩站在树下,请问小男孩与灰雀之间发生了什么?接着教师请学生仔细品读列宁对小男孩说的话,并体会列宁说话时的心情,通过感悟列宁与小男孩对话时的心情,来感受列宁对小男孩的爱护,以及小男孩的心理变化。在学生深刻把握了文章内容后,教师出示几张图片,请学生根据图片主要内容来进行故事复述,图片按照文章故事的主要情节来设计,让学生在复述的过程中能够借助图片来有效回忆故事情节,降低复述难度,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培养学生复述能力的第一阶段—整述能力。

二、借助练习,培养详述能力

新课标改革后的小学语文教材,在课后练习题上也进行了很大的改动,在进行复述教学时练习题也成为有效的辅助工具。课后练习中利用关键词、表格、示意图等方式进行练习的方式,为语文复述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在开展复述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运用课后练习来开展复述教学,利用练习题中关键词、引导性提问以及示意图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详细复述能力。在进行复述能力培养的第二阶段,教师就不能再频繁地利用课本插图来进行引导,而是要以示意图关键词、引导性提问以及制作表格等方式为主,逐渐强化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吸收和消化能力,促使学生从对文章整体的机械系复述到利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创新的有效过渡。学生能够对文字内容加以创新的同时,其学习复述能力也能得到有效增强,进而有效促进语文素养和核心素养的发展。

以《花钟》为例,教师从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以及影响开花时间的因素、不同的花开放的形态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根据这些内容来设计表格。学生通过表格的设计,能够清晰地了解课文的整体内容,掌握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知道文字分别讲述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也了解了影响植物开花时间的因素为温度、湿度和光照,以及每种花开放的形态。在学生成功设计出完整的表格后,教师请学生根据自己所设计的表格来对文章内容进行详细复述。学生在设计表格的过程中,也是对课文内容再次熟悉的过程。在对文字内容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进行复述时就能在记忆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复述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三、借助主线,培养概述能力

在小学生有效掌握整述能力和详述能力后,教师就要开始复述能力培养的第三阶段,利用故事主线的提炼进行提纲编写,并通过对主线和提供的概括来培养学生的概述能力。概述能力的获得,需要学生对课文中的语言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品味,在有效理解后进行吸收,并对文章产生自己独到的见解,进而将自己的见解以概述的形式表达出来。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概述能力,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梳理文章的整体思路,在学生进行自主复述练习之前,鼓励学生将文章的整体结构构和层次梳理出来,并罗列出文章的提纲要领,找出每个段落的重要信息,让学生在进行概述时能够更加简单明了,还能通过对课文提纲和大意的分析罗列,发展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概述的乐趣,让学生感受到概述能力为自己学习所起到的促进作用。

以《月球之谜》为例,本文是一篇科普类文章,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进行复述教学时,可以请学生运用逐段阅读批注以及整合的方法,来全面准确地提取与月球谜团相关的信息;之后运用绘制表格和朗读的方法,来对课文进行提纲概括;最后运用准确提取和对比观察的方法,来体会作者选材的精准典型以及表达的丰富多样。在学生顺利把握文章大意,提炼出主要信息和文章主线并概括出文章提纲后,教师请学生对文字内容进行概述,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概述的过程中更好地融入自己的创作思路,并依据自己所列举的提纲进行课文复述。这在降低复述难度的同时也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文章整体概括能力,促进了学生文章整体结构能力的有效提升。

四、借助想象,增强创述能力

在培养学生复述能力的最终阶段,教师对于学生复述能力的要求,就不仅仅是单纯的课文内容复现,而是要求学生在对文章进行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课文的留白部分进行想象、创造和扩充,将故事内容按照自己的想象进行延伸和补足,在复述的过程中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来进行故事内容的呈现。这一过程是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自己的语文知识和学习能力对课文内容进行二次创作。这种能力不仅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创造性复述能力,也能确保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更好地形成。创造性复述以原文为依托,借助想象力对故事内容进行创新,要求学生的创新符合一般的逻辑,不能凭空想象,胡乱发挥。一般而言,创造性复述有改变人称、改变叙述顺序以及故事续编三种形式,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确保学生能够在创述的过程中灵活挑选创述方式,确保学生的创新达到理想的效果,促进学生创述能力的增强。

以《小狮子爱尔莎》为例,本文讲述了作者精心驯养小狮子爱尔莎,在和爱尔莎生活了三年后,将它送回大自然的故事。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概述能力,教师首先请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把握,体会作者与小狮子间的深厚感情,归纳小狮子爱尔莎的生活习性和成长过程,以及作者把小狮子送回大自然的原因。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后,教师请学生在复述时以小狮子回归自然后展开想象,对故事进行续写,并引导学生从小狮子初回森林的不适到最后融入狮群这个思路进行想象,确保学生的创新符合正常的逻辑,保障学生的复述质量,促进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更好发展。

猜你喜欢
灰雀表格整体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灰雀》读后感
《灰雀》读后感
统计表格的要求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小白云和小灰雀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