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历史考察

2021-01-07 11:38
泰山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延安中国共产党党组织

宗 刚

(南京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党内政治生态反映的是政党具有“生态”特征,是党风的外在体现。从其内部影响来看,可以与党的建设中的总体目标、党内政治生活、党内民主、党内监督等多要素相关联,呈现相辅相成之态势。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基于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需要,在确立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目标的基础上,从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等方面入手,从而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为党的自身建设、革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一、确立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目标,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指引方向

“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①坚持从严治党落实管党治党责任 把作风建设要求融入党的制度建设[N].人民日报,2014-07-01.党的建设和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是良性互动的,加强党的建设,有助于改善党内政治生态;而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也有助于推动党的建设的发展。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和发展,特别是全民族抗战爆发以来,环境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如何适应环境和形势的变化,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以此能够担负起领导革命的重任,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重要任务。为此,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建党以来经验的基础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理论指导,从党的自身和中国革命的客观形势出发,确立了党的建设的基本目标,按照这个目标,深入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使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抗日救国”和“民主建国”中心任务的中坚力量和坚强核心。也正是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目标的指引下,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就有了明确的重点。

为了系统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适应战争环境和革命任务的需要,1939年10月,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02.的党建目标,并且将它称为是一件“伟大的工程”。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系统提出党的建设目标问题,既是党在新的客观形势下做出的正确选择,更是中国共产党对党的建设认识不断深化和深刻总结经验得出的必然结果。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目标的确立,实际上为党的建设中的地域性、代表性、战斗性、纯洁性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从深层次价值考量,这三个目标要求,又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所特有的政党品质。此外,从党的建设基本目标的内容看,它规定了党的建设进程和具体任务,是指导今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理论指南,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指引了方向。

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构筑稳健基石

“良好政治生态从哪里来?首要从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中来。”②刘云山.努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N].学习时报,2015-05-18.党内政治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态的“晴雨表”。大量事实表明,党内政治生活正常认真,党风就不会出现大问题;相应地,如果党内政治生态出现了问题,一定是党内政治生活出现了问题。因此,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必须从抓好党内政治生活开始。延安时期,为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中国共产党注重坚持党内民主集中制、发展党内民主、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以及实施积极有效的党内监督。

第一,深化对民主集中制的认识。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是党组织永葆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法宝。坚持党内民主集中制,是实现党内政治生活规范、确保党内政治生态健康的重要保证。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党内对民主集中制的认识才形成完备的理论形态。毛泽东从哲学层面阐释了民主和集中是辩证统一的,他认为,民主集中制就是民主和集中这两个既相矛盾又相统一的统一体。在刘少奇看来,政党是由党组织和党员等主体按照一定的内在联系(即规律性)构成的整体,“这种规律,就是党内的民主的集中制。”③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58.它反映了党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党的上级组织与下级组织、党员个人与党的整体、党的中央、党的各级组织与党员群众的关系。正是基于此,才形成对民主集中制的深刻认识,即“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领导下的民主”。

第二,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发扬党内民主,是坚持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关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注意广泛征求意见。如1944年7月,为了了解在革命过程中各方面建设的一些问题,毛泽东向根据地的负责人发出了电文,征求十个问题的意见,电文内容朴实诚恳,充分反映了党内民主的状况。④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98-199.这样的例子非常的多,根据已有的史料可知,从遵义会议开始,党内的层次关系比较正常,重大问题都会经过层层询问和征求意见,充分听取不同的声音。这种广泛征求意见的方式,不仅充分发扬了党内民主,而且也符合党的群众路线的要求。此外,充分保障党员的权利和权益。1945年召开的党的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大会,历史性地把党员的权利和激励等内容写入党章,正式以章程的形式把党员的权利和权益予以制度化、规范化。这对激发党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起到了极大作用。

第三,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守纪律讲规矩历来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党员作为无产阶级先进分子要自觉遵守的基本规范,是铸就良好党风的必然要求,是建设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的基本前提和最可靠保证。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建设党内政治生态时先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一方面,做好党内法规的制定和完善。1938年的六届六中全会是党健全纪律规矩的重要节点,会上毛泽东对党的铁的纪律作了重申,刘少奇专门作了关于《党规党法的报告》,明确提出“制定党内法律条文”的思想,强调要用“党规与党法去教育同志。”①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749-750.此外,还制定了《关于各级党委暂行组织机构的规定》等多个党内法规决定。特别是1945年召开的七大,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党内法规体系。“从1938年底至1948年初的10年时间内,中国共产党先后制定的这一类党内法规大约有60个,占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法规的40%以上。”②王 鹏.延安时期局部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6.这些都对维护党内团结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注重维护党纪党规的权威性,对违法违纪人员均严肃处理。1937年10月,曾任领导干部的黄克功因个人问题枪杀女学员,被判处极刑,此事引起毛泽东的注意,他对这个判决给予了肯定,强调指出对于党内和军队内部,必须“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③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565.还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引以为戒。1939年,一位名叫刘力功的普通党员不服从党组织安排其到基层锻炼的决定,党组织曾多次找其谈话教育,最终仍拒不执行中央决定。为有效维护党纪党法的权威性,其最终被中央党务委员会开除党籍,并公布于全党。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党对违法人员的处理,有效地维护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起到了极大威慑作用。

第四,实施积极有效的党内监督。党内监督是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因素,它既和执政地位相连,影响党风,又和党的宗旨、性质相关,促进政党建设不断完善。因此,要维护党的机体的健康发展,党内监督必不可少。中国共产党进驻延安之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形成中国化的党内监督模式,着重做好党内监督体系的创新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方面,党内监督制度和机构不断完善。随着抗日战争的到来,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主”的大旗,带领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得到人民拥护,党的自身建设也在不断加强。1938年的六届六中全会不仅制定了多部党内法规,还提出要在党内建立纪律监督机构,“在区党委之下,设监察委员会。”④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749-750.。特别是党的七大党章,专门增列了“党的监察机关”一章,使党内监督机构更加完善和加强。另一方面,党代会的监督形式逐步确立。延安时期,党内的重大决定事项都是通过党代会决定的,这个时期的党代会制度在党内监督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一切重要的、原则性的决议,都采取由党员或党员干部在党员大会、代表会议、代表大会和党委会的会议上,在自由讨论的基础上进行表决。”⑤梁星亮.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局部执政史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326.各级党的代表大会不仅选举产生党委会和监察委员会,而且对它们进行权力监督。党代表制度的发展、实施和巩固,对党内监督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推进党的组织建设,为党内政治生态提供组织保障

党组织、党员和领导干部等主体要素在党的建设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党的组织建设的重点。只有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才能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提供基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加强组织建设中,重点抓住了党组织和党员两个要素。

第一,处理好“发展党”和“巩固党”的关系。处理好“发展党”和“巩固党”的关系,不仅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需要,更是适应革命形势和革命任务的需要。一方面,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党员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党组织的稳固和政党功能的发挥,因此,党中央非常注重发展党员工作。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党员人数从1937年初4万多,到1940年就达到了80多万,到1947年达到了270多万,十年间全国党员人数增加了十倍。以1949年党员人数为例,“到1949年底,全党党员总数达448.8万多人,是1945年4月时的3.7倍。从社会成分来看,工人党员11.2万人,占2.5%;农民党员267.6万人,占59.6%;军人党员107.6万人,占24%;职员党员49.8万人,占11.1%,学生党员3.6万人,占0.8%;其他9万人,占2%。”①卢先福,任铁缨,等.新时期的共产党员标准[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47.另一方面,积极团结和巩固全党。自抗战以来,特别是党中央1938年实施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定以来,通过广泛地吸纳新党员加入到党组织中,使党组织和党员数量有了大幅度提升。但是,很多地区在吸纳党员工作中存在不少缺点和错误。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投机分子乘机混入党内,给党带来了损害。决定党组织是否巩固的条件,不仅取决于党组织和党员的数量,更关键的是在于如何提升它们的质量。通过各种努力,“党已在全国有了大数量的发展。现在的任务是巩固它。”②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2.因此,为了实现担负的历史重任,党中央意识到必须通过多方面措施“紧张全党的精神,整齐全党的队伍”③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66.,特别是到了1939年8月,中央又专门下发了《关于巩固党的决定》,把巩固党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党的工作的中心。各地党组织积极行动,在继续做好发展党的工作的基础上,着重注重做好巩固党的工作。通过努力,有效地清理出不少动机不纯、乘机混入的分子,纠正了在发展党员过程中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突击入党、审查不严等问题,使全党得到空前的巩固。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措施,不仅吸纳了大批优秀的人才加入党组织,增强了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而且为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队伍保障。

第二,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早在1939年6月,陈云就对党的支部问题作了专门论述,他指出,党支部是党组织的基本单元,它是向人民群众传递党的一切主张的“纽带”和“桥梁”,只有把支部搞好了,才能与人民群众建立稳固的联系,才能更好地组织、宣传、发动群众,进而巩固、扩大党组织的中坚力量。随着党员人数不断扩大,党组织数量不断增加,面对庞大的基层党组织,如何发挥基层党支部的作用成为关键问题。因此,要发挥好它们的作用,必须根据各种不同类型的支部明确其功能。如对行政机关、学校、工厂、卫生、保卫等的支部作了明确规定,要根据其自身肩负的职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还对地方支部,如农村支部、机关支部、企业支部等的职责和任务也作了明确规定。支部职责和功能的明确,确保基层组织很好地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第三,把党的基层组织辐射到群众身边。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必然要和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这是党的自身性质和宗旨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通过加强支部在群众中的工作等措施,不仅使自身建设得到加强,而且得到人民群众认同,获得了最稳固的执政基础。在延安初期,党的工作方式还是以沿用之前那种强迫命令、摊派的方法为主,还没有很好地深入到群众中去,很多支部是不讨论群众的切身问题的。这与革命形势的变化和群众的需求是格格不入的。因此,为了发挥好党支部的作用,必须在建好党支部的基础上深入到群众中去做好群众工作。在陈云看来,要处理好党与群众工作的关系,必须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着力于侧重其纯洁性、完整性和战斗力。只有这样,才能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为革命活动创造有利条件。为了正确指导各基层党组织处理好党的组织和群众工作的关系,边区党委先后下发了多个文件,强调支部要发挥其在人民群众中间“方向盘”作用,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要改变领导方式与方法,提升组织活力,改变过去那些“不采取民主,领导上不深入不具体,许多工作只是从主观的要求出发,忽视了群众的要求和利益,以及工作的突击性等。”④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文件汇集(1937-1939)[Z].1994:266.通过党中央的有力引导和各地各级党组织的积极努力,党的基层组织深入到广大群众中,党的组织和群众工作得到了有效融合,为党的作用的发挥奠定了基础。

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营造清朗环境

党的作风是党内政治生态好坏的“风向标”,如果党的作风出现了问题,就说明党内政治生态的“风向标”出现了偏差。因此,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离不开党的作风建设。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和党的自身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密切联系群众的三大优良作风。

第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调查研究。中国共产党开展任何工作都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党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任何思想理论要发挥出它的作用,必然要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毛泽东看来,“如果只是口头上讲联系,行动上又不实行联系,那末,讲一百年也还是无益的。我们反对主观地片面地看问题,必须攻破教条主义的主观性和片面性。”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20、266.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总结革命实践和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把调查研究作为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为了推动调查研究在党内实现制度化、常态化,1941年7月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设立调查研究局的通知》。同年8月1日,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决定》指出,“周密的社会调查,是决定政策的基础。”为了更好地担负伟大的革命任务,必须对所处的环境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与此同时,还列举了七种收集材料的方法,并且强调除了专门的调查研究机构外,全党、全军及政府内的各个机关及全体同志都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鼓励和教育干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形成良好的风气。②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8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531-532.为了增强调查研究的实效,中央还下发了《关于实施调查研究的决定》。在中央下设中央调查研究局,内设调查局、政治研究室、党务研究室三个部门。上述两个《决定》的实施,使调查研究成为一种制度在党内确立下来。在毛泽东的倡导和党中央两个《决定》的推动下,从1941年9月开始,延安各中央机关、各群众团体、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都先后派出考察团、调查团,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各个考察团、调查团根据不同的情况,开展了为期几个月甚至一年多的调查,掀起了调查研究的热潮,撰写了一大批调研报告,为中央制定决策提供了大量一手材料。

第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实现党内团结统一。批评与自我批评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贯主张,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它是实现党内团结的主要方法,也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制定与执行的重要方法,更是发扬民主的有力武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基于对批评和自我批评重要性的认识,对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指导方针和具体方法做了明确规定。毛泽东提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并指出:“对于犯错误的干部,一般地应采取说服的方法,帮助他们改正错误。……轻易地给人们戴上‘机会主义’的大帽子,轻易地采用‘开展斗争’的方法,是不对的。”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7-528.必须采取正确的方法,在他看来,“批评有两种,一种是正确的批评,结果是使党团结;一种是不正确的批评,如四中全会、五中全会那种批评,结果是使党分裂。我们要发扬正确的批评,反对不正确的批评,就是整风。”④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20、266.正是正确坚持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根本方针,保证了批评和自我批评沿着正确“轨道”前行,实现了全党的团结统一。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过程中,探索形成了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坚持真理、不讲面子、联系实际、自我反省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

第三,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生活疾苦。在改进党的作风建设过程中,党群关系的改善一直是重中之重。为了密切联系群众,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国共产党努力做到深入群众,关心群众生活疾苦,特别是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真正和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毛泽东曾反复强调,每一个同志在深入调查研究的过程中,要密切联系群众,共产党人要把自己当作“种子”深深扎进人民这个“土地”里,“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我们的同志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要把和群众的关系搞好,要关心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困难。”⑤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62.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特别注重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了解关心群众的生活状况。如陈云就十分尊重和关心群众,在调查研究中他十分注意了解群众生活状况,关心如何改善群众生活。他在对敌后抗日根据地9个乡支部的调查中,询问一个村中每户人口、吃粮、吃盐、吃菜、土地分配租佃等与农民直接有关的生活问题。①刘家栋.陈云与调查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63.时任陕甘宁边区党委宣传部部长的李卓然在延安固临县调查过程中,采取走村入户的形式,调查了解农村中各个阶级的土地占有、家庭收入、生活负担、公粮负担等的状况,这些内容为陕甘宁边区政府调整经济政策、减轻农民负担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开展的大生产运动和“精兵简政”政策就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改善人民生活、减轻人民负担的真实写照。除此之外,中国共产党还本着“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大力发展经济、文化教育等事业,满足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文化利益需求。

结语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好坏,是检视管党治党成效的重要衡量尺度。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上的生动实践,成为党的建设史上的成功典范,更对新时代历史方位下优化政治生态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价值。回溯党的百年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在每个时期都不尽相同。新时代建设好党内政治生态,必须坚持做好党的建设的顶层设计。延安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为党的建设发展提出了目标和要求。新时代,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要坚定不移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扎实推进党的“七位一体”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2.进而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提供支撑。在此基础上,要基于党的建设的各要素全面发力,无论是从党组织、党员等主体要素,还是从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内容要素,都可以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做加法,只有以上各要素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最终才能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党内政治生态构筑基础牢固的“四梁八柱”。

猜你喜欢
延安中国共产党党组织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清华党组织公开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走进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