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现状与改善对策分析

2021-01-07 09:30田培斌
学周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现状

田培斌

摘 要:当前,素质教育成为科教兴国的重要战略。但在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教育教学活动现状不够乐观,在教育形式、教育内容、体育师资队伍方面都较为落后,而且一些中职生缺乏健康、完善的体育运动环境,导致中职生缺乏参与体育运动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不利于培养中职生终身体育意识。因此,教师要积极思考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改善对策,以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03-000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3.002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又必须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在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过程中,体育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能够促进中职生的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得到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目前的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比较低、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体育教育模式较为单一等,这些都会影响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针对以上问题,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需要转变教育方法与教育理念,结合中职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来进一步设定体育教育方案,促进中职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他们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

一、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一)体育教师方面

当前大部分的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都是本科学历,拥有较强的技术实践能力,但是技术理论型的体育教师却比较少,出现这种体育教育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把创新教育、自学理论知识运用在体育实践教学的素养有限,缺乏一定的体育科研能力,在教育方法与教育手段方面较为陈旧、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教育活動的兴趣爱好。同时,因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师人数非常少,体育教师不仅承担着较重的教学任务,而且学校领导往往也不重视体育教师的学习、进修,导致一些体育教师无法接触到新的体育娱乐教育项目,体育项目设置、计划安排受到了影响与限制,这些都会影响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二)学生方面

很多学生步入中等职业学校的主要原因是高考失利,或者是缺乏学习兴趣、自信心,这些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没有勇气更不会自主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甚至一些学生选择在体育上逃课、请假,对于体育活动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其次,中等职业学校中的运动队比较少,即使专业运动队,其体育水平也比较低,缺乏体育竞赛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等比赛的支撑,无法实现体育教学的多元化发展。

(三)体育课程设置方面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中的体育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问题,依然把班级作为一个教学主体,每一个班级都会选择一个体育项目,忽视了中职生自己的个性培养、特长培养、爱好培养、个人兴趣培养,无法展示出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也是中职生对于体育教学存在抵触心理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这种统一式的体育教育模式,让一些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更加跟不上体育教学进度,不利于培养中职生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对于参加体育运动项目更是缺乏自信心。

(四)器材、设施、场地方面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对于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当前的招生规模持续扩大,但是中等职业学校中的体育器材、体育设施、体育场地都没有跟上学校的发展脚步。在体育课堂教育活动中,经常会看到在一个场地中,好几个班级同时开展体育活动,这样对任何一个班级都是有影响的,甚至还会出现危害学生安全的事件。其次,很多中职学校的室内场地也比较少,遇到下雪、刮风、下雨的天气,只能取消体育活动,这些都会影响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整体进度。

二、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改善对策分析

(一)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思想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持续升高,当前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需要拥有健全的人格,还需要拥有健康的心理与体魄,体育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较,对于培养中职生的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有着很大的优势,在体育教育活动中拥有大量的团体竞技、个人竞技、个体协同、团队比赛、团队合作等内容,这些不仅能够提升中职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锻炼中职生的心理素质以及思维意识,这对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由此,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思想,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对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首先,体育教师需要结合中职生真实的体育能力、认知能力来构建体育教育环境,提高中职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拥有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其次,体育教师需要制定科学的学法目标,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让每一个中职生都能够在体育运动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与自信。最后,教师需要注重教法的探究,不断提升体育教育质量,注重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方面的锻炼,在体育教育活动中促进学生体育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的养成,这些都需要体育教师提前去分析中职生的心理特征,在“对症下药”中转变体育教育模式。

(二)注重建设体育师资队伍

体育教学融合了管理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内容,而在体育教育活动中,体育教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由此,体育教师需要掌握以上专业知识内容。在传统的体育教育活动中,教师仅仅是掌握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但是对以上知识的了解比较少,无法让中职体育教育活动科学、合理地进行下去。由此,中等职业学校需要注重建设体育师资队伍,引导体育教师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方法与技能。学校要给予体育教师提升自我、更新知识的渠道,实现专业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实践技能的相互融合,在日常教师管理项目中,可以多多设定一些网络培训,举办一些体育研讨会活动,让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成长与进步。同时,学校还可以定期安排体育教师开展业务深造、参观、学习、进修等,重视对于体育教师的培训,实现体育相邻学科知识的相互促进、统一。只有培养出一支专业、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才能够让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育工作顺利开展下去。

(三)把终身体育教育作为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拥有终身体育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体育学习能力。由此,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需要把终身体育教育作为教学目标,不仅要传授给中职生基本的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在日常教育活动中,让中职生拥有强烈的体育锻炼意识,无论是未来的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能够时刻重视自我心理健康以及身体素质的锻炼与培养。这样中职生在结束了校园生活之后,依然能够保持良好的健康意识、运动习惯。其次,中等职业学校需要结合院校特征,来不断调整体育教材内容,学校可以结合中职生对应的专业、性别、年龄来设定教材内容,注重对教材的利用与开发,为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中等职业学校要注重把体育科学知识作为重要的教育指导,在教材中多多引入体育基础理论知识、体育文化教育知识等,结合中职生专业学习中可能对身体产生的不良影响来开设课程,如体育疗法、体育养生、医务监督、保健知识等。

(四)注重设施建设,改善教育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需要为中职生营造一个健康、和谐、温馨的體育运动氛围,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教育活动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使他们在体育运动中感受到快乐。学校需要在场地、设施、器材方面加大资金投入,结合学生的个性化体育运动需求来设定体育课程,改变以往一个班级一个体育项目的教育模式,而是要让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发挥中职生的体育特长。其次,在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中,一定要着重突出“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改变以往的“说教式”“传教式”的授课模式,而是要融入操作训练、探索训练、听课等多种模式,以此来产生积极的体育教学效应,构建个性化、民主化、心理学化、现代化的体育教育体系。最后,中等职业学校需要多多开设一些课外趣味性的体育项目,以此来丰富中职生的业余生活,在业余体育活动中锻炼中职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逐渐培养中职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除此之外,体育教师需要为中职生科学设定评价体系,不要把学生的体育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而是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把握、情感价值观、学习态度来展开评价,教师还要多多挖掘学生的体育闪光点,注重对学生的鼓励与肯定,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教育活动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

总之,在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育工作中,首先,学校需要加强对体育课程的重视,做好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的转变,注重对体育教师的培训,给予体育教师参与专业研修的机会,培养出一支高素质、专业型的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队伍,这样才能够让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更为顺利地开展下去。其次,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在体育教育活动中引入多元化的教育方法、体系,提高中职生参与体育教育活动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师生之间共同构建和谐、高效的体育课堂。除此之外,中等职业学校还需要多多为学生设定一些课外体育趣味项目,促进中职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拥有更为丰富的业余生活,培养中职生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金群立.新课程下中职体育教学开展的困境及优化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9).

[2]江石泉.新课程下中职体育教学开展的困境及优化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6).

[3]洪华.试论翻转课堂与微课程适于当前中职体育教学[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12).

[4]肖宜军.中职体育课堂教学中智慧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8(14).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现状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