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职英语跨文化阅读教学中的“第三空间”

2021-01-08 08:43刘文苗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第三空间母语跨文化

■刘文苗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苏州 215000)

新时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国际交往的增加,世界已经进入一个公共外交的时代——公民个人的参与已日益成为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1]。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公民的一员,也会参与到公共外交、跨文化传播的潮流中。与同质传播不同,跨文化传播促使人们把目光转向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之间的异质传播,从对冲突的特别关注中寻找文化理解的途径;其面临的挑战是在矛盾、冲突、差异、多元、焦虑等文化交往语境中建构和谐的传播[2]。如何帮助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好地适应公共外交时代,如何帮助他们实现和谐传播的构建就成了广大一线英语教师所面临的新问题。

一、“第三空间”理论概述

传统的外语教育沿袭了第二空间中目的语和母语对立的概念,采用单向交际法,以目的语语法规则和文化准则为标准,要求外语教师“自觉排除母语文化干扰,遵循目的语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习俗”[3]。在这种标准的要求下,外语教师在课堂极大地放大了目的语的主体地位,而对于母语文化和概念一语带过、甚至避而不谈,这使得学生所学之物无法落地,无法与母语文化产生碰撞、冲击、共鸣。学生进入课堂就仿佛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他需要剥离自己所有的母语文化烙印,完全拥抱和接受目的语文化。然而这样的二元对立理念给学生带来的很有可能是像中国刚刚接受外来文化冲击时所表现出的心态,要么是妄自尊大的“天朝大国”心态,要么是痛感于中国旧制度文化“病入膏肓”,必须毫不姑息地“根除”的偏激策略[4]。现代高职英语跨文化教学过程中如何跳出二元对立理论的约束,为教师和学生创造出一个更为宽容的空间进行文化碰撞,并产生新的思想呢?美国加州大学Kramsch教授提出的“第三空间”理论为跨文化教学开辟了新思路。“第三空间”指通过跨文化的探索和协商,创造性地摸索出本族语言文化和外来语言文化之间的一个中间地带;在这里母语和外来文化都会得到加强和深化,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让来自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交际者能成功自如地交流[4];在这里,语言和文化不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融合、彼此共生的。将语言和文化教学结合起来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这要求教师改变对教学目的、内容和方式的认识,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教学的终极目的[4]。

二、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第三空间”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如何将语言和文化融合开展跨文化教学便成了高职教师日益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不失为跨文化教学的切入口之一。高职院校学生英语能力相对薄弱,对于社会现象、跨文化现象缺乏深入的思考。以跨文化英语阅读教学作为切入口,让学生在更广泛的层面上阅读、涉猎更多的跨文化知识与背景,与母语文化形成碰撞,促使学生进行更深入的讨论和思考,通过阅读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文化自信,通过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以文本的形式记录下来,进行下一步的规范性输出,在学生言之有物的基础之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以更为客观公正的视角、更为清晰的思辨能力迈入公共外交时代。在探索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第三空间”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重视中文语篇输入

在跨文化教学与传播中,“第三空间”指的是不同文化在交流过程中产生的、介于两种或多种文化之间的语言文化空间[1]。对于高职院校英语教育来说,“第三空间”指的是在中文(母语文化)和英文(目的语文化)之间产生的语言文化空间。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给予了我们强大的理解力和共鸣感。同一语篇、同一事件以中文和英文不同方式展现给学生,他们的直观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需要以二元对立的态度,完全摒弃中文在课堂中的使用,反而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对母语与生俱来的亲近感和理解力,帮助他们从中文语篇中吸收养分,加强背景知识输入、新兴概念理解、不同文化感悟,增强其思辨能力和理解力,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语篇中的文化。只有在充分理解背景、文化、概念的前提下,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差异,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有物可言、有话可说、有对比可以发现。

在讲到“UK develops taste for fair trade”一文时,考虑到学生对于“fair trade”这一概念的匮乏,笔者首先利用中文语篇和视频帮助学生深入“fair trade”的背景、创立历史、概念、现在的发展状况,在此过程中,不仅加强了学生对概念、背景的理解,同时也引发了学生对事件的思考、对于英文文本内容的揣测,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语篇,激发了学生对“fair trade”存在的合理性、各国态度的差异性、今后可能碰到的问题等一系列问题的兴趣,并且利用中英文输入的背景支持作为支撑,引发讨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第三空间”中,所有的语言都是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不需要刻意地回避母语,只要是可以帮助学生加强文化理解的内容,都可以让学生大量地阅读,打破了语言对于学生的束缚,可以极大地削弱学生对陌生篇章和英语阅读的恐惧,凭借学生积累的文化知识,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对于文化的理解能力和理解深度,在对于文化现象进行思考和阐述时,学生可以挖掘出更为有深度的话题,对于话题的思辨能力、例证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采用比较阅读法

现在的高职英语教材中,同一主题的语篇较为单一。在实际上课的过程中,还是更倾向于语言的教学,而对于文化只是一语以蔽之。有时,并不是老师不想将语言与文化联系起来,而是过于单一的语言,让老师很难对于文化部分言之有物,学生也只能泛泛听之,很难有切身的感受,并产生共鸣。在这种情况下,比较阅读法不失为一种可以尝试的方法。对于同一主题,教师可以扩充一些难度相当的中外文化作品的比较阅读、古今作品比较阅读、同一作品中英文版本的比较阅读、同一主题不同作者的比较阅读等。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差异,探讨差异形成的原因,比对差异给读者带来的感受,讨论这种表达方法是否得当,是不是还有更好的途径来表达。当学生的讨论真正地依托在文本的比较阅读之上时,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也随之而来,创意性的答案、思辨性的话题也就会接踵而至。

在讲到《The Example of Success》一文时,文章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讲述了他对成功的理解,文章结构、词句简单易懂,在讲解完课文后,笔者问学生,你们眼中的成功是什么样的?学生的回答都只能停留在浅显的表面。于是笔者带领学生一同拜读了季羡林先生的《成功》、欧内斯特·海明威的《On Achieving Success》、冰心先生的《成功的花》、艾米莉·狄金森的《Success Is Counted Sweetest》。在阅读的过程中,笔者带领学生一起寻找每一位大师视角下成功的模样,看看他们眼中的成功有什么不同,想想为什么他们眼中的成功会多种多样?课堂上学生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他们的答案开始逐渐深入,他们观察到了性别的差异、时代的差异、国际的差异、兴趣爱好的差异等。借此,笔者进一步深入,请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验证的自己的说法,并且重新思考成功的意义。在下一次课的讨论中,学生们明显言之有物了,经过了比较阅读的思考,查阅资料的验证,重新反思后,他们对成功形成了新的理解。跳出了原本英文课堂避开中文材料的怪圈之后,学生们的思路一下开阔了起来。

又如《Homeless to Harvard》一文,它讲述了主人翁Liz Murray如何在生活发生变故时永不放弃、克服困难,与命运作斗争,最终获得成功的实际。学生们在阅读完文章之后深受感动,能够理解主人翁一路走来的不易,但是当笔者问道,你们还能举出更多的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人生或是有所成就的例子么?学生们似乎陷入了思考,零星有同学给出了一些古代人物的例子。笔者又追问,这种努力会因为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时代不同而不同么?学生似乎有些迷茫,他们说我们没有试过这样来对比。于是笔者带领孩子们一起阅读了司马迁的事迹、Helen Keller的故事、奥巴马关于责任与梦想的演讲以及中科院博士论文中的致谢部分。在阅读的过程中,带领学生们探索、思考这些事迹背后所蕴藏的异同,带领学生探索成功背后的努力和支持,探索他们成功的背后有没有国际、文化、时代的影响,他们经历的背后有什么样的异同。在这一过程中,语言已经成为了思考素材的提供者,学生抛弃了语言的表象,吸收了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思想,在不同思想的碰撞下,学生形成了不同的结论和理念,他们接下来的观点明显有了深度和容纳度。

由于高职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广度相对受限,要想让学生能够对文化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在教师引领下的比较阅读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在对于同一主题不同作者的文本、同一作品中英文版本等各种文本的比较阅读中,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母语文化为依托,可以降低学生对于英语阅读的畏难情绪,帮助学生进行文本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更为公正、深入地对文化现象进行理解。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更为客观公正地看待文化、文本的角度,让学生在今后的阅读乃至生活中受益。

(三)“第三空间”探索

阅读是基于文本的,文本是阐述文化的。高职英语阅读教学是进行跨文化教学的最佳选择之一,当教师摒弃了对母语和目的语二元对立的态度后,引导学生以平等的视角直视阅读材料,总结材料观点,发掘观点异同,学生自然而然会想探究其异同的根源,探究文章背后所代表的文化。在一翻探究后,学生会形成自己的想法,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跳出文本,以平等的视角用“第三视角”对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进行剖析、碰撞,以期得出新的不同于母语和目的语文化的,更为融合、和谐的解决方式。

在讲到“What makes Nike's advertising tick?”一文时,文章中提到了很多品牌的广告之所以获得成功的原因。在了解了背后的原因后,笔者请学生们说一说在他们心中最成功的广告,并且说一说这些广告为什么成功。有的同学提到了明星效应,有的同学提到了华丽的场景。笔者又请同学们思考了“D&G”广告事件背后所蕴含的道理,学生们逐渐意识到了文化问题,惯性思维带给大家思想上的束缚,所谓的“文化优越感”与实施情况的冲突,以及所造成的影响。笔者继续引导学生探索事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问题,引导学生以平等公正的视角看待这个事件,并思考是否有更合适的广告方式来体现这一主题。

在这一过程中,无形地帮助学生减少了文化优越感、文化自卑感和文化偏见,促进学生挖掘不同文化背景带给我们的不同文化烙印,思考不同文化下对于相同或相似话题、问题的处理方法的异同,探索其异同存在的根源,在更加广泛的层面上阅读更为广泛和深层次的材料来印证、支持、创新自己的想法。在母语文化的滋养下,在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冲撞下,学生逐渐学会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文化,鼓励学生在“第三空间”中重新审视本国文化和目的语文化。

“第三空间”既有第一、二空间文化的特征,又不同于第一、二空间文化,突出体现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混生文化现象”。[5]在“第三空间”中,教师无需再拘泥于恪守目的语文化规则,使用目的语文化材料,应将目的语和母语放在平等的位置,让两种文化自由碰撞,让学生以平等的视角看待、剖析两种文化,在“第三空间”中,形成新的、更为融合的文化,以期帮助学生在今后更好地理解各种文化,在文化的碰撞中更好地寻找到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途径。

猜你喜欢
第三空间母语跨文化
母语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在文化改写中建构第三空间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
从空间批评的角度看《偶遇者》的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