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代满族“一耳三钳”到现代的“叠戴”耳饰

2021-01-08 14:40谢杰玲
天工 2021年3期
关键词:耳饰耳环满族

文 谢杰玲

耳饰的发展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原始社会的耳饰造型以“玦”为主,耳饰佩戴无性别之分。到夏商周时期耳饰材质以“金铜”为主,同时作为礼仪用品出现,起警示作用。汉唐时期“耳珰”较为常见,以提醒佩戴者谨慎自重。到了宋金元时,耳饰材质以“金银”为主,还有少量的珍珠,并延续了警示作用。元代耳饰材质以黄金和珍珠为主,而明清的耳饰在此基础上更是造型精美、工艺丰富。从历史上耳饰的材质变化可知,耳饰的发展与当时的时代背景、风俗习惯和工艺密切相关。因此,本文从耳饰的材质、工艺、款式、佩戴方式等方面,对满族“一耳三钳”到现代“叠戴”耳饰的变化反映出的社会制度变迁及“叠戴”耳饰的运用法则展开分析。

一、“一耳三钳”的历史文化与表征

女真族的贵族男女早年都有耳戴多环的传统。由此,满族女子关于耳饰的佩戴大多承袭于女真族的传统。古代耳环亦称为“耳钳”,“一耳三钳”是满族旧俗。据《满族大辞典》记载:“女孩出生后,一耳穿3孔,戴3钳,称之为‘一耳三钳’。清代宫廷后妃及民间妇女皆此装束。乾隆年间,满族贵妇亦有一耳饰5钳者。”清代的耳饰经历了从“一耳多钳”至“一耳三钳”的变化,最后之所以敲定“三钳”取数字“三”是由于在满族传统文化中对数字“三”有着特殊的认知,满族的“三界宇宙观”体现着满族所特有的文化内涵。

明代《留青日扎》中记载:“女子穿耳,带以耳环,盖自古有之,乃贱者之事。”佩戴耳环是女子的禁锢,当她们行动举止过于活跃时,耳环晃动拍打脸颊,以此来提醒女子谨慎自重。后来礼教思想抬头,妇女穿耳戴环成为流行之势。清朝入关之后,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习俗上也发生着变化。《清稗类钞》中记载,在乾隆四十年时,有满族妇女学着汉族妇女只戴一只耳钳,但马上遭到朝廷的禁止,乾隆皇帝说:“旗妇一耳戴三钳,原系满洲旧风,断不可改饰。”下令不可更改“一耳三钳”的旧俗。这时的耳钳便成了女子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富贵人家的女子佩戴金、银、翠、玉的耳钳,平凡的女子只能佩戴铜圈材质的耳钳。在《钦定大清会典事例》中对于满族女子所戴配饰规定如下:皇后“耳饰左右各三,每具金龙衔一等东珠各二”;皇贵妃“耳饰左右各三,每具金龙衔二等东珠各二”。由此可见,在宫廷中珍珠品级不同是彰显后妃等级地位的重要代表。满族女子佩戴“一耳三钳”成了女子身份等级地位的象征,有别于汉族女子“一耳一钳”,彰显了满人身份的高贵。“一耳三钳”受到伦理化“礼制”思想的影响,在君主专政政治制度的时期,是有意蕴的审美语言形式,是女性身份地位与形象的载体,能够反映出时代、民族的特色。

二、耳饰的传承与创新

耳饰作为社会文化的外在载体能够突显不同的文化意义和审美趣味。耳饰从“传统走向现代”与我们的社会文化、习俗、时代背景息息相关。满族“一耳三钳”以纵向排列的方式,因工艺的限制,款式相似,不主张个性表达,表现出一种极致的铺排与对称、重复的美学,具有符号性和象征性。“重复”的符号性是其重要的特征,利用其特征,能够创作出在承袭传统的同时,诠释更多承载现代社会文化和背景的载体。满族“一耳三钳”的戴法到现代依然很流行,现代称之为“叠戴”耳饰。现代“叠戴”承袭“一耳三钳”佩戴方法即重复的美感,是在一只耳朵上叠戴多只耳环,不同在于“叠戴”耳饰在材质、造型、款式、佩戴方式上花样百出。

“重复”到“叠戴”映射出的是当时的社会观念、时代背景、工艺、审美等变化的过程。现代的“叠戴”耳饰受精神面貌、时代背景的影响,除了叠戴法相似,从款式、工艺、材质和佩戴上与古代相比,表现在新材料、新技术上的创新。耳饰的样式由简到繁不断地发展着。在款式上,古代“一耳三钳”的款式无太大的变化,同一款式铺排重复。现代“叠戴”用耳钉、耳坠、耳环、耳链等各种样式的耳饰“叠戴”。古代工艺大多是工匠通过复杂的手工工艺将传统文化的神韵渗透到饰品雕刻工艺与造型中,现代“叠戴”耳饰既有传统工艺的美,又有现代审美的型,不同材料和工艺的搭配带来时髦感。古代的耳饰用金银、琥珀、玛瑙、翡翠、珍珠等材质,现代材质被人造宝石、树脂、合成材料、木质、玻璃、铁、铜等所替代。在佩戴方式上有所创新,古代“一耳三钳”耳饰叠戴方式和材质较单一,现在“叠饰”叠搭的款式、材质多样,依据“重复”叠戴的方法延伸至其他的饰品中,有项链、戒指、手链、包包。现代耳饰颜色丰富,颜色搭配多样,在叠戴耳饰上以金银为主,耳饰叠戴上也讲究同一色系。

随着时代进步,工艺技术和审美提高,耳饰从“女性尊卑”的象征不断地发展成种类繁多、精致的耳边装饰。叠戴法的整体感和层次感与“一耳三钳”辅排美学一样,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如果叠戴不好会显得笨重、累赘、无层次感。

三、现代耳饰叠戴

(一)“叠戴”耳饰

佩戴单个耳饰难免中规中矩,叠戴能够表达出时髦、有趣、个性的态度。叠戴法注重的是视觉上的整体感和层次感,需适度,叠戴多了反而会适得其反。

(二)“叠戴”法则

耳饰叠戴应做到乱中有序,“叠戴”除了要注重正面的观赏效果外,还要格外注重侧面和背面的整体观赏效果。从整体上来看,耳饰色彩应与其他配饰相呼应,同色系的耳环、腰带、项链的搭配,可以衬托整个人的高贵感,或与服装风格相搭配,或者对应衣服上的设计。

从细节上来看,首先,耳饰风格统一和大小比例的协调很重要。不同风格可以展现不同的气质,同样的风格不同的元素也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搭配起来丰富多彩。选择的都是耳坠这类款式相同的耳饰,搭配一组基本款的耳饰。在款式基础相同之下,选择细节不同,根据美学原则的节奏韵律,从耳环大小、宽细、厚薄、集中和分散佩戴变化的美感方面来搭配,能够使造型更加丰富,有层次感。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相同的几何形状,这种排列方式会产生一种几何美感,且排列简约又大方。耳链的排列会产生流动感,在不破坏整体排列基础上可用小耳钉点缀在周围。款式不同的耳饰,是指用耳环、耳坠、耳链等各式各样的耳饰叠搭,需注意主次分明,选择一个较为复杂、夸张的耳饰为主,再搭配简单、小巧的款式为辅。在排列上应遵循大的、长的耳饰在前。其次,在色彩选择上应注重“色调统一”,比如金色搭金色,银色搭银色。同时应考虑服饰的颜色来搭配,配饰最好搭的颜色是金色,和任何衣服、风格都能搭配。最后,在材质的选择上,选择相同材质,能够呈现优雅、和谐的风格。

四、总结

耳饰的形态变化历史反映着符号生成和变迁的过程,是物质精神化的明证。从“传统至现代”始终离不开当时的历史文化。古代耳饰是女性尊卑的表达,现代耳饰是个性化和私人化的语言形式。象征女性尊卑地位的“一耳三钳”到现代的“叠戴”耳饰的发展是耳饰从政治与等级的符号与象征到“耳边装饰”的映照。

猜你喜欢
耳饰耳环满族
耳环兔的四季风铃
浅谈呼和浩特市满族文化
Blowwom
好看,“侏罗纪”恐龙变成耳环和项链!
花朵耳饰
华丽垂坠
线性耳饰
不掉到锁骨都不敢说是“矩形耳环
满族服饰元素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
辽人耳饰 草原上的摇曳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