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之下实现“思政战‘疫’小课堂”与“社会战‘疫’大课堂”同频共振的研究

2021-01-08 19:01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线下思政防控

冯 薇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突然袭来,并且迅速蔓延,对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和影响。在这次疫情防控斗争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以坚定的信心和高超的斗争本领,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彰显了伟大的斗争精神。这其中,作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关键的思政课,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坚持发挥意识形态工作主阵地和立德树人主渠道的作用。思政课教师积极应对疫情对于课程的影响,多措并举上好“战‘疫’小课堂”,进一步提升理论的高度、丰富情感的温度、扩展内容的深度,增强学习的效度。

一、战“疫”之下的思政课面临的挑战

(一)各种网络舆情,对已确定好的教育内容形成冲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一方面,是面对疫情的各种焦虑、紧张情绪在不断地蔓延,另一方面,针对各种疫情的网络舆情也铺天盖地地充斥着各种网络媒体。由于疫情的影响,广大青年学生大多宅在家中,整天与网络、手机、微信、微博相伴。此时,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关于疫情的网络舆情,对广大青年学生开展及时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防止各类负面舆情造成学生的认知偏差,已经成为疫情防控阶段的重要教育内容,而加强对相关教育内容的研究和准备必然对已确定好的教育内容构成一定程度的冲击。

(二)疫情防控工作,使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手段和教育管理发生转变

面对疫情的迅速蔓延,以及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延期开学不停学、教学质量有保障”的教学指导意见,以线下教育为主的思政课教育需要全部转为线上教育。这一突变使得广大教师无所适从,一时间不知所措。从过去“面对面”的授课方式转变为如今“键对键”的授课方式,授课形式也由老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方式转变为老师讲授、师生互动的方式;以往通过线下、以答题为主的考核方式,转变为线上学习记录、主题讨论等过程性评价的考核方式。

(三)全面线上教育,对教师角色转变构成压力

近年来,线上教育作为新生事物逐渐进入到教育领域,但是针对线上教育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思政课领域的线上教育仍存在各种各样的讨论。而疫情的到来,使得所有的教育都要由线下转为线上,所有的教师一下子从讲台前坐到了话筒前,转变成“网红”、“主播”,对教师授课的心态和心理都造成较大的压力。同时,面对疫情期间的各种网络舆情信息,授课过程中,学生会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思政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知识储备形成一定程度的考验。此外,部分老教师对线上教育工具和手段掌握不足,运用熟练度不够,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授课的心理和效果。这些都对教师构成了不小的压力。

(四)疫情防控期间,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构成挑战

由于思政课偏重教育性、思想性和理论性,即便在以往的线下教育过程中,都需要通过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手段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线上教育期间,虽然在初期,由于教育形式的新颖性,学生参加学习的积极性较高,无论是上课打卡、通过学习平台观看老师直播或录课视频,还是参与课堂讨论、互动都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家庭的生活环境缺少必要的约束和管理,久而久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受到较大影响。另外,还有一些学生,会通过网络平台的一些漏洞,采取其他方式,通过虚拟上课代替真实上课,大大降低了学习的效果。

二、战“疫”之下开展思政课教育的应对策略

(一)善用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内容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面对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凝心聚力、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全面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其中346支国家医疗队在疫情和人民之间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有效地遏制了疫情的迅速蔓延;除夕夜,人民解放军一声令下、星夜集合、驰援武汉;全国各地组建起共计4.2万人的医疗队援鄂救援;全国人民上下一心,海外游子心系祖国,社会各界积极响应,积极捐款捐物。面对疫情,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让人民看到了希望、让世界感到了震撼;同时,我们国家积极推动抗“疫”国际合作,为其他国家提供防护物资,以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了大国责任与担当。这些鲜活的案例,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无疑为开展思政课教育提供了最为丰富的教育内容。广大青年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同身受,亲身经历。因此,在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充分抓住这段关键时期,开展以“疫情防控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疫情防控下的中国精神、中国自信、中国速度”等为主题的线上交流讨论、线上演讲会等,让同学们选择相关主题,让广大师生充分利用战“疫”期间丰富的教学案例进行自我学习、自我认识,潜移默化地对思政课的各项理论内涵有真切的理解和把握。

(二)巧用线上教学,创新教育形式

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思政课教学面临的一个较为现实的问题就是要迅速转变教育形式,由以线下教育为主的形式,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形式转变,特别是要积极探索和开展“线上教学”模式,努力掌握网络教学的规律、技巧和方式。而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消除广大思政课教师对开展“线上教育”的抵触情绪,积极投身于线上教学的思政课教学中。要帮助老师打消“线上教育”相对于线下教育难度大、不易掌握、影响教学效果的心理,让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开展线上教学的便捷性和丰富性,迅速转变“线上教学”的态度。其次,要充分利用线上教学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线上丰富的教育形式,综合运用直播、慕课、线上授课平台、翻转课堂等授课形式,通过组织学生在线观看教学视频,组建微信群、QQ群等交流形式,使理论教学的内容更加现实化、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借助各类线上资源,可以有效实现以往在线下授课不易实现的在线抢答、答题竞赛等形式,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深对相关学习内容的理解。

(三)活用线上管理,完善评价方式

相对于传统的思政课教育管理方式,通过线上教育的各种管理手段,可以有效地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同时,完善各类评价方式,加强对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首先,通过各种线上教育管理平台,加强线上学习考勤管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随机点名,提问抢答等方式加强线上教学的管理;其次,可以及时有效地公布每节课程的教学目标,布置教学任务,发布教学课件等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明确每节课的教学重点,便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第三,相对于传统的线下教学考核评价反馈机制不够及时的问题,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线上教育平台和学生开展更加便捷的交流互动,答疑解惑,并且通过定期发布作业和测试等在线考核方式,检验学生阶段性学习效果,了解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考核评价情况进行及时反馈,不断优化完善教育教学过程。

(四)妙用战“疫”主题,丰富实践教学

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学生既是抗击疫情的见证者,也是抗击疫情的参与者。有的学生在疫情期间积极参与到所在社区、村庄的防“疫”志愿工作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当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果敢担当;有的学生虽没有参与到战“疫”第一线,但是通过网络积极开展各类爱心服务,战“疫”宣传等工作。可以说,身处抗击新冠疫情这一具有历史主题的时代氛围中,每个人都不是局外人,每个人都是命运共同体中的一员。因此,作为思政课教育来说,应当抓住“讲好战‘疫’的中国故事”这一有利时机,将其作为开展“实践教学”的切入点。通过网络巧妙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可以引导广大学生通过社会调研、开展理论宣讲等多种形式,围绕身边的战“疫”故事和典型人物进行总结归纳,形成既有温度又有深度的调研报告。同时,主动参与到战“疫”的各项宣传工作中,讲好中国战“疫”故事,宣传中国精神,努力实现“战‘疫’小课堂”和“思政大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真正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思想价值引领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战“疫”之下开展思政课的思考

2020年初的这场疫情对全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对教育领域的变革形成较大的冲击,特别是对以线下教育为主的思政课程改革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为此,思政课教育工作者要着重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师角色、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发展,以便适应新形势、新环境的需要。

(一)教学理念不断更新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各类可歌可泣的感人瞬间一次次地触及每一个人的心灵。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如何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成为摆在每一位思政老师面前的首要问题。为此,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才能更加有效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二)教育内容与时俱进

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基础在教学内容。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思政课教师首先需要考虑如何安排教学内容,引导青年学生观察世事国情、参与社会实践。为此,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就要能够始终站在时代前沿,紧扣时代之问,以事论理,通过鲜活的战“疫”教学内容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实现价值引领,让广大青年学生更好地树立起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师角色更新转变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慕课”为代表的新一代线上教育教学方式极大地冲击着传统教育教学形式,特别是在此次新冠疫情到来之时,线上教育成了“停课不停学”的重要手段。为此,广大教师要能够适应新形势、新变化,不断调整自身角色,更加适应线上教育的开展。

(四)教学手段不断创新

为了讲好战“疫”之下的思政课,老师们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十八般武艺,各显神通”。线上教育面临着组织、管理、师生互动、考核评价等一系列问题,与线下思政课教学存在显著不同。未来,这种冲击会更强烈。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加快学习掌握新的技术手段,积极探索思政课线下线上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和方式方法,不断提升思政课教育的效果。

猜你喜欢
线下思政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