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生活化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2021-01-08 03:34才宝莹
高考·中 2021年11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生活化教学高中历史

才宝莹

摘 要:强化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既是教学形式的创新,也是从学生主体角度出发展开历史教学,挖掘历史素材的重要路径。在高中阶段,实现历史教学生活化发展,是适应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以人为本教学的重要探究,还是解决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困境的重要方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强化生活化教学,可以通过生活化语言解读知识点、以生活情境映照历史、生活化素材的充分运用、历史与现实的横向对比等方式,全面推进历史教学的生活化探索。

关键词: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以人为本

在传统历史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大量记忆来完成历史学习,加之历史反映的事件时间久远,学生对历史事件体验不深,常常将历史学习变成了一种任务。尝试将历史与现实关联,引导学生以现代眼光去解读和反思历史事件,可以适应当代学生思维,有效推进当代历史教育开展,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探索方向。本文即针对高中历史教学加强生活化教学之路进行探究。

一、高中历史教学强化生活化的必要性

(一)高中历史教学突破的重要思路

随着核心素养作为当代教育指导思想,教学工作由原本的“唯分数”转向了“学生主体”,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感受及综合能力的提升。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开展生活化教学,符合历史学科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需求,帮助学生以现代视角理解和解读历史,逐渐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生活化教学也是帮助学生从自身角度去挖掘素材,发现历史,这也是以学生为本的历史教学的展现[1]。整体而言,生活化教学本身就是将现实与历史进行跨越时空的关联,学生在找到这种关联时,就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综合素质,这是单纯记忆历史所不能达到的。同时,当学生用现代思维去思考历史事件,其共情能力也加强了,对于蕴藏于历史事件中浓厚的民族情感、爱国情感等有更为深刻的体验。

(二)以生为本教学的重要探究

强化高中历史中的生活化教学,也是以生为本教学的重要探究。核心素养下强调学生本位,教学不再是由教师绝对主导,学生通过记忆去获得知识的活动,而是一个由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的过程,这也意味着教学工作需要围绕学生思维、认知等展开,也要尽可能从学生角度去找寻素材,即挖掘学生的生活[2]。在实际功效上,强化生活化教学,也是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的重要路径。高中历史内容庞杂,而与学生相距较为久远,这对学业压力重的高中阶段学生而言短时间内凭记忆接纳如此多的知识点显然力不从心,此时,借以生活化的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点,减轻历史学习的枯燥感和陌生感,具有积极意义。

(三)解决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困境的思路

我国高中历史教学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在组织教学中更多地倾向于依赖考纲,将注意力更多地投向于与考试相关的知识点。加之如前文分析,历史学科自身的一些特点,导致历史学习整体呈现出枯燥感、距离感。此时尝试运用生活化的思路展开历史教学,能够有效推进教学工作的开展,是教学形式的创新。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工作,也能有效引入丰富的当代视角下的资源,为历史学科做补充和佐证,深化记忆,打破历史学习僵局。

二、高中历史教学加强生活化的路径探究

(一)运用生活化语言解读历史

尽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距离当今生活久远,但人类的情感、思维是共通的,借以现代语言别样解读当年事件,贴合学生理解需求的同时,也能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3]。例如:在学习“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借以当前网络小说中为学生喜爱的“盗墓小说”的语言及已经拍摄的网剧画面,去描述一座陵墓的豪华,进而提示学生,陵墓尚且如此豪华,活着时的住宅可想而知。再如:讲解我国四大发明过程中,教师应列举四大发明代表人物发生的事件,并结合生活实际说明哪些发明属于四大发明的延伸,像活字印刷术,现代化印刷就是将原来传统印刷方式代替为机械化印刷,让学生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结合,同时,设计针对性问题:“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四大发明的延伸,请举例说明一下。”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討论。在课程最后将问题进行升华,让学生学习四大发明人物身上的精神品质,从而让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生活情境映照历史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师可以尝试借以生活情境映照历史,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例如:在课堂导入环节,从现代讲到过去,从新时期引入旧时期。如在学习“工业革命”时,我们不妨以当前飞速运转的高铁等铁路设施的视频,去联系首列火车投入使用,当时没有这么快,需要很多人烧煤产生蒸汽,这也是当时较为先进的动力,如今已经几轮革新,动能不断转换,也意味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变迁。再如某节课,教师将防城港四十年前与当前的现状做对比,并讲解说“防城港作为南部小城,如今是我们国家的南部边疆明珠,但是在三四十年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小渔村”,配合多媒体设备展示出防城港今昔对比照片,再提问学生“改革开放为我们国家都带来了哪些改变?”以生活情境与现实素材结合,今昔对比中去体验历史进程发展,感知历史变化。以现代素材、生活场景的再现重叠,与历史形成对比,帮助学生去理解知识点,感知历史变化,是当前高中历史的重要推动力。当然,作为历史教师,应当充分关注学生生活,尝试从学生角度找到他们所看到的内容、好奇的内容,再带入到教学中。

(三)充分挖掘现实资源

在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尝试从现实生活中挖掘素材,再将其巧妙补充注解到当前的历史教学中[4]。这里笔者结合当前教育实践,将常见的历史素材做以整理,这样的素材能够快速引发学生关注与思考,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尤其是对于辩证思维、独立价值观正在形成阶段的学生,借此发表观点、参与讨论,正好迎合了学生的心理。常见的影视素材,如近年来国庆推出的“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故乡”等系列电影,都是以现代的思维视角去拍摄过去的故事,这些影片本身就已经有了现代视角对过去的解读,也有了很多思考的空间。再如:《鸦片战争》《开国大典》等一些经典的影片,能够更进一步激活课堂,为课堂教学带来丰富的体验,有选择地带入课堂,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学习内容的印象。利用当地博物馆等资源,也是重要的现实资源。在暑假或休息日,教师可以适当布置参观性实践作业,让学生自主到当地博物馆等参观,去体验某段特定历史。在信息化高度发展阶段,模拟的网上博物馆以及直播云参观等,也被更为便捷地用以教学,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就可以完成参观任务。生活中的历史学习资源,也包括家中长辈、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言语习惯中的表述,如一些地区老人家习惯性地将火柴称为“洋火”、称钉子为“洋钉”等,这些就是因为最初时候,这些物品都是从外国传入我国的。而如今国力强盛,虽然这些物品早就不足为奇,却依然有很多改不了的习惯。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尽可能挖掘生活素材,今史对照,服务于课堂。

(四)创设情境引导体验

将高中历史生活化,也包括用现代思维去尝试理解和参与到历史中。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创设情境,指导学生投入情境中去思考和参与。例如:在学习“世界史变革”相关知识时,可以找四位学生分别扮演华盛顿、罗伯斯庇尔、克伦威尔、明治等,分别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样的“辩论”中,学生需要提前熟悉不同历史人物的政治立场、所处时代背景以及思路等。这样,学生在辩论过程中逐渐熟悉“不同国家在资产变革过程中所拥有的不足及优势”,当学生用自己的话转述出历史知识时,本身就已经经过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阶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课堂教学带来更为深刻的思考。创设情境之下,需要教师积极运用多媒体设备,将静止的画面、动态的视频等,统统用作情境创设,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在学生进行真实体验过程中,学生对历史形成了切实的印象,将自己的思想与历史人物的思想结合,不再死记硬背教材内容。

(五)选择优秀历史视频辅助教学

历史视频,可以理解为与历史有关的视频,包括但不限于历史电影、记录的影像资料、历史类影视剧作品等,这些都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加以运用及提炼[5]。作为历史教师,可以选择优质的历史影片,如《林则徐》《鸦片战争》《我的1919》等,推荐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课下自主观赏,以提升历史素养,扩展历史视野。而在课堂中,教师则可以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内容进行剪辑,组合成课堂需要的部分,服务于课堂教学。这类影视剪辑,能够作为一种资料的补充、教材的解析,将历史教材中的内容进一步量化展示出来。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另辟蹊径,找到运用影视资源的方式,如“电视剧穿帮镜头”剪辑。反观高中历史学习,在学习中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面,此時将一些影视剧置于年代中,指导学生发现其中的不合理之处,如商代背景的舞女穿云锦跳舞等,这样的“穿帮”片段,就能自觉地完善学习。作为新时期的历史教师,应当具备抓取信息进行处理成为课堂素材的技能。

结束语

在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充分挖掘生活化素材,使课堂教学生活化发展,以生活化的视角、素材为辅助,帮助学生走近历史、感知历史,逐渐形成历史观。

参考文献

[1]蓝恭卿.借助生活化教学构筑高中历史特色课堂[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24(4):91-92.

[2]宋学英.探讨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0(10):98-99.

[3]余少良.谈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生活化教学应注意的问题[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5,10(2):151.

[4]张金辉.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析[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

[5]纪小鹏.浅论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3(9):53.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生活化教学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