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法的重要性及途径

2021-01-09 12:29张玲玲
化工设计通讯 2021年6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室样品

张玲玲

(苏州大学卫生与环境技术研究所,江苏苏州 215000)

环境监测是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指标进行监测,确定环境质量,分析环境变化趋势,并做出正确专业的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监测对于城市发展而言具有重大的价值,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环境监测要求全面精准地反映环境基本情况与发展动态,但因环境监测覆盖的范围面积较大,数据采集工作困难较多,数据库的体量庞大,数据整理的程序复杂,很容易导致数据误差的产生[1]。环境监测实验室必须要进行质量控制,以此来获得更精准的数据信息。

1 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分析

1.1 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制定质量控制目标能全面提升监督管理力度,可以督促相关人员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实验操作,在各项监测工作完成后要详细记录各项监测数据,编制准确且合规的报告,通过分析数据,发现环境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快速处理。通过让工作人员严格实行管理监督机制,更能够对数据的可信度提供保障。质量控制的形式包括留样复测、现场密码样品分析、仪器比对、不同结果的相关性分析、实验比对和对审核报告数据等[2],可以及时对分析结果进行合理预判,防止得出错误的结果。所以,加强质量控制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数据监测的准确性。

1.2 反映环境的实际情况

在环境监测中,各项实验获得的数据信息是开展工作的根本,其可以真实反映出环境质量的实际情况,直观地反映出所制定的环保措施实施效果,为有关环境保护部门制定进一步环保工作提供必要数据支持[3]。质量控制通过对环境监测工作的全程监督,对质控措施的实施结果进行评价,可以及时反映出监测过程中的问题。

1.3 培养实验室人员质量意识,提高专业素养

确保监测工作质量是监测工作的第一要务,实验人员对质控方案的实施是质控工作关键。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施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可以熟悉各种实验操作,对出现的偏差可以准确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所在。通过实施质控可以提高监测人员的业务能力,有助于顺利开展环境检测的工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会对环境监测质量造成直接影响,一个优秀的监测人员需要掌握充足的分析能力和扎实的环境监测理论知识。因此通过质量控制体系,能够让实验室人员熟练掌握实验室的仪器操作流程,培养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对提升环监测质量意义重大[4]。

2 提升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途径

2.1 严格按照相关规范采样、布点

严格遵照环境监测的相关规范要求,需要根据污染物情况、监测对象等因素合理设置监测点位[5]。样品采集工作完成后,需要分装于不同的容器中。采样员应严格按照规程及要求进行采样,采样前校准仪器并详细记录,在完成采样工作后,及时贴好样品标识标签,填写完整的采样记录,交接给样品保管员。针对需要运回实验室的样品要严格把关样品运输和存储环节的质量控制。在样品进行运输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样品保管员要检查样品的包装、标签以及外观是否完好无损;样品的品名、采样地点、样品个数等内容是否和样品交接单相符;样品是否有变质、损坏或污染;样品的编号是否具有唯一性。如果排查出问题,首先应做好详细记录,第一时间和采样员联系,反馈样品的情况,必要时重新采样[6]。其次,样品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同样重要。样品进行运输之前要预先制定运输方案,对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状况做出预设。如果样品不能立即送至实验室,应在现场加好固定剂,防止样品失效,控制实验室温度和湿度,防止样品受损。

2.2 减少分析误差

想要提高监测质量,就必须保证原始数据的准确性,选择正确的测量方法,减少分析误差。仪器、人员操作等因素可能会导致误差的发生。对监测结果准确性和有效性有影响的实验仪器需由计量部门按要求定期进行检定和校准。要想减少误差,需将监督责任落实到个人头上。原始数据记录应包含足够全面的信息,要求能从记录数据上体现工作的全过程。检测原始记录应按检测标准完整记录相关信息,包括使用的分析条件、方法、依据及分析过程、选取的计算公式/分析结果、质控记录及图表[7]。记录中还应明确实验室人员责任,要求记录有检测人员、复核人、审核人的签名。测量方法是分析化学用来获取所需信息的手段,测量方法的核心是把样品转化为可被准确测定的分析形式,以适应最终可利用的测定系统。在进行测量方法选择时应将国家标准作为首选,其次考虑行业标准和国际通用标准。测量方法需要国家层次部门进行整理归纳,对基层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工作进行指导,以提供实验室质量控制水平。

2.3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文件管理

数量庞大的技术文件和记录是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工作人员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时,应严格遵照质量管理规范和相关技术文件的指引,仔细记录并保护原始实验数据,制作现场采样规程及实验室安全操作指南。因为实验的内外环境在随时发生变化,所以制定的质量体系需不断地进行优化。实验室体系及文件都应当具备动态可变性,参与质量管理的各方需协同一起进行文件修订,内容发生变更的文件应由专人负责整理,提高质量控制文件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8]。

2.4 实施实验室质量控制的监督

想保证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能有效开展,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评审机制,对实验室人员工作进行合理监督[9]。质量监督是保证实验室质量管理有效性的核心,实验室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实验过程进行监督。环境监测实验室应配置质量监督负责员负责质控监督工作,其主要职责有,监督监测活动是否按规定程序进行,检查监测环境条件是否达标,实时监测仪器设备是否正常运作,监测用样品是否合规,检验依据是否符合标准,监测数据的记录是否存在缺失漏项的情况;考察监测人员的技术能力是否不足;观察监测过程中各项目检测是否相互影响等。

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需要由有经验、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应强化实验室质量管理人员的监督意识,实验室应实行检测人员、复核人、审核人三级审核制度,杜绝发生跨级审核的情况。为落实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层可以制定月终或年终奖励计划,提高监督人员的积极性。制作规范的质量手册和工作流程文件,增加质量控制的说服力。还可开展座谈会,实验室员工之间互相交流质控经验,以此来达到强化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效果。

2.5 加强实验室仪器的检查

目前我国大部分环境监测机构的仪器较为落伍,仪器监测精准度一般,仪器种类少,故障率高,使用寿命短[10]。实验室应加大对检测设备的资金投入力度,购买先进设备。在监测仪器设备的管理上,要制定仪器设备管理规程,遵循行业法律法规,定期按规定对仪器进行维护,按时校准设备,并对仪器设备运行的情况做出记录。例如样品的气密性可能会由于不同的因素导致在进行方法确认时产生容易忽视的问题,所以在对样品进行检测前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样品的容量进行气密性检查和流量校准[11]。需要根据计量标准器最高要求,落实环境监测量值溯源体系。开展检查和校准监测设备的工作,确保量值溯源工作顺利进行,以获得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

2.6 严格执行环保部门法规

我国政府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在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时,各地政府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结合环保法律法规进行网络监测规划,设置和保护监测网点[12]。各地方政府环保部门需要大力建设环境监测机构,提高对环境监测机构的扶持力度,建设高效科学的环境监测体系。

2.7 提高实验室人员专业能力

我国的环境监测实验室人员专业能力参差不齐,在基层环保部门化学分析专业出身的实验员极为稀缺。在实验室招聘环节,应尽量招纳专业人才,提高实验室队伍素质。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除了要求样品采集、测定、分析按照严格程序完成之外,要求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精湛的实验分析能力。实验室每三年要进行一次计量认证或者实验室资质认定[13]。应定期组织实验室技术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学习新的评审内容,深度学习环境监测的基本理论、技术规范、分析方法、评价办法等,帮助实验室工作人员查漏补缺,强化实验技能,提高环境监测实验室工作效率。

3 结语

在对环境监测实验室进行质量控制时,首先需要构建和完善质量控制体系,从制度上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保障;其次要保证确保监测数据有效可靠,为环境保护部门提供数据支持。现如今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做好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可以从根本上提升环境监测质量,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实验室样品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Preparation and optoelectrical performance of transparent conducting titanium-magnesium codoped zinc oxide thin films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Gallium-incorporated zinc oxide films deposited by magnetron sputtering and its microstructural properties
基于6LoWPAN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Effect of radio-frequency power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gO doped gallium-zinc oxide thin films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