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学习正当时

2021-01-10 22:24邱育芬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6期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应用策略

邱育芬

摘要:“议题式教学”在思政课教学研究领域非常热门,是提升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开展巧设议题为“纽带”、优化情境为“载体”、活动导航为"路径”、以活化任务为“驱动”的议题式教学,激活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引导学生围绕议题开展系列活动,可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政治认同、 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核心素养。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应用策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新标准》明确指出: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通过议题讨论的教学方式来突出学生的 教学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公平、公正、开放、民主的环境中展开讨论学习,转变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向前发展。”由此可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应用议题式教学的重要性。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意味着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的决心。议题式教学具备新奇性、开放性、启发性的特点,这种教学形式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进行应用能够帮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具备思考能力,提升综合素养。本文将从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角度对巧设议题、优化情境、活动导航与任务驱动四个方面对激活议题式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实施策略进行探讨。

一、巧设议题,教学设计有高度

议题是议题式教学组织的中心,是整个议题式 教学实施的关键。议题的设计要体现思辨性、开放性和系列性等特征。议题的选择既要基于学科内容,聚焦重点难点核心知识,凸显正确的政治观点和价值导向,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原有生活经验,以及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充分体现了思政课上:“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例如,教学《师生之间》一课,教师可以呈现如下议题:在对一位偏远地区乡村教师的采访中,他曾说过“做鄉村教师始终是我无怨无悔的选择!”“许多山里娃的家长不在身边,就把我当成家长,我们亲如一家,相互关爱!”“这些朴实可爱的山里娃充盈着我的生命,我也用我的生命为他们播下希望的种子!”诸如此类的话 。议题呈现完毕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思路对学生进行引导,比如,“听到这位老师的这些话语,你有什么感想?”“你认为现实生活中,老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接着,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我们应该怎么做?”通过上述三个问题,学生能够结合材料中的内容进行思考,逐层将材料中的内容解析清楚,发挥议题式教学的真正作用。

二、优化情境 ,教学思维有精度

1.情境生活化

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若与现实生活所脱离,整体教学过程将会显得比较空洞和呆板,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降低。因此,确定过议题之后,教师要引入一系列真实的生活案例,引导学生与自身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深入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应用于现实生活当中,指导学生的生活行为。例如,学习《法律保障生活》一课时,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们直观呈现生活案例。“小明的父母离婚了,父母双方都不愿意向小明提供学费,小明只好辍学了。得知小明的情况后,学校教师立即联系小明的父母,明确告知 他们的这一行为侵犯了小明的受教育权。经过教师的努力,小明终于又回到了学校。”学生观看视频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已掌握的知识,总结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情境问题化

为帮助学生深入掌握课堂知识,教师不能够向学生们简单 说教或直接灌输,而是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将个人的见解、意见等表达出来,与教师、学生开展互动与交流,这样知识、技能与品质等将会顺利动态生成。例如,学习《依法行使权利》一课时,很多学生并不能够充分理解“权利的界限”。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即可创设生成性问题情境。“小花和她的家人在寒假期间,想要去海南旅游,但在候机厅等待时,听到了航班延误的消息。面对这种情况,小花一家应该如何应对?”学生们经过讨论,认为需要与航空公司进行沟通,了解航班延误的原因,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如果延误时间较短,可在候机厅进行等待。如果延误时间较长,可立即进行改签。之后,教师又向学生们播放了这样的视频,“候机厅的一位乘客,听到航班延误消息后,大发雷霆,打砸候机厅的设备设施,打骂前来阻拦的工作人员。请问,这位乘客的方式是否正确?”通过本种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即可对行使权利的界限充分明确。

三、活动导航,教学实践有深度

“活动”是议题式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最显著特征。根据议题式教学的“知行合一”原则,要求教师在开展议题式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有显性的操作性活动,更要有隐性的思维性活动, 且活动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充分体现了思政课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议题式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更丰富的资源、更真实的情境,教师鼓励学生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基于不同经验 、运用不同视角、利用不同素材,表达不同见解、提出不同问题解决方案,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内化知识,培养思辨能力与理性精神。例如,学习《共筑生命家园》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区垃圾分类现状调査”,通过实地调查、采访的形式了解周边社区垃圾分类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可能原因,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比如通过观察与调査,学生发现上海推进垃圾分类法治化以来,通过媒体、公益广告、宣传册、社区等宣传途径,使得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得到明显提高,大部分居民能够积极主动进行垃圾分类,小区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但也发现一些问题,如现在小区垃圾投放点都有志愿者在监督,如果没有志愿者监督检査,居民能否主动分类?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手段让居民便捷了解垃圾分类知识? 目前小区垃圾投放要求是定时定点,但每家每户上下班时间不一,如何更人性化地满足大家的需求?等等。

四、任务驱动,教学目的有层次

议题式教学的最终落脚点在于任务驱动,而任务驱动,活化任务是提升公共参与素养的重要载体。公共参与素养要求学生有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能力,这就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领悟参与的重要性提升自我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充分体现了思政课上:“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 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八课 《在共建中担责》时 ,笔者十分注重学生公共参与意识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课前引导学生创建合作小组 ,以小组为单位群策群力设计班徽。课中创设“议一议”“问一问” “想一想”议学环节,分别对应心动时分、行动时分、收获时分、检阅时分、荣耀时分五个活动。为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提供支撑。例如,作为本节课五个课堂活动开篇的心动时分的第一小环节“展示时刻”前后每个小组成员都要为本组徽标设计出主意、想办法,在讨论、协商的基础上 达成一致意见 ,编写解说词、 绘制徽标、反复修改直至最终定稿展示,一系列 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共同确定集体愿景和目标的重要性 。第二小环节“投票时刻”选出大家心中最喜爱的班徽作品, 通过民主评选体验徽标设计过程中的 获得感及公平竞争的魅力所在。通过第三小环节“光荣时刻”让学生回顾徽标设计过程中组织者发挥的作用、展示的品格与才能,充分感受活动中集思广益、分工合作、团结协作的良好集体氛围。通过第四小环节“反思时刻”,让学生体验共同确定集体规则与制度的重要性。“四个时刻”不仅使学科知识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顺利达成 而且有利培养了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达到了任务驱动,从而提升了新时代中学生的学科素养。

综上所述,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既是顺应新课改教学要求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不断向前发展的最佳途径。教师应当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 念深入贯彻到教学中去,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出议题式教学的全部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的思维可以飞出课堂,让更多的社会时事与政治观念进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思考与逻辑思维能力。应用议题式教学之后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还是提升中学生道德品质的最佳场所,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不断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方式,为学生未来的长久发展与综合素养的培养而奠定良好基础。

议题式教学,学习正当时。充分体现了2019年习近平总书接见全国思政教师中提到得“八个统一”:“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善用之、巧用之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将会呈现不一样的精彩!

参考文献

[1]毛希妍.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运用[J].文 理导航(上旬),2021(01):75-76.

[2]李丽.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渗透路径 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21(01):79-80.

[3]李振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律素养的 探究[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0(12):11-12.

[4]康晓光.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探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教学参考),2021(8):74-76.

猜你喜欢
议题式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应用策略
浅析“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运用
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探究
议题与实证: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
创新教学模式培育核心素养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