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术中护理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分析

2021-01-12 06:19任丹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7期
关键词:置换术髋关节血栓

任丹

(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 十堰)

0 引言

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手术术后并发症,其多见于下肢。造成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是患者受外伤或手术操作影响,激活了其体内凝血系统,因此容易出现红细胞聚集指数较高的情况;第二是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由于其下肢需长期处于制动状态,因此会降低局部血液循环能力,从而加剧了血栓形成速度,影响了患者康复[1]。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可有效缓解患者疾病疼痛,改善其关节病变状况,但术后长期的下肢制动时间又会带来一定的血栓形成风险,因此及时进行护理干预,预防血栓形成,对提高疾病治疗效率有积极影响[2]。基于此,本文将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术中护理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起于2017 年2 月止于2020 年2 月;研究对象为该期间本院骨科收治的50 名需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依照不同的护理模式,随机将患者分为术中组和常规组,每组有患者25 名。其中常规组男女患者比例为:17:8,年龄区间为48~72 岁,平均(60.11±4.15)岁;术中组男女患者比例为:15:10,年龄区间为46~71 岁,平均(58.99±4.33)岁。两组患者均自愿参加研究,其他临床资料为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病例资料完整,符合手术指征,具备配合能力;②患者无明显的凝血功能障碍或精神类疾病;③患者家属已了解实验内容,并愿意参与配合[3]。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其中对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准备指导、知识宣教、术中配合、体征监察等;对于术中组给予术中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体位护理:在开始手术前,帮助患者摆正好舒适的体位,尽量减少患者术中暴露部位,在其骨凸处放置软垫,提高体位舒适度,依照患者实际情况在关节处涂抹润肤露,保持皮肤湿润。②环境护理:分为心理护理和身体护理两部分。首先是心理护理,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向其简单介绍手术室情况,并在术中及时对患者给予眼神鼓励和支持。第二是身体护理,为患者调节好适宜的温度与湿度,提前将术中用到的冲洗液放入保温箱进行加热保温,手术期间运用毛毯等包裹患者暴露部位进行身体保暖[4]。③静脉通道选择:在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时,尽量选择其上肢血管,并适当减少穿刺次数。④加强手术配合:在术前,护理人员需做好手术准备,进行手术用具清点、消毒并提前熟悉手术操作流程;在术中依照医嘱进行配合,规范操作流程;在术后及时为患者清洁包扎伤口,清点用具,搬动患者时注意力度平稳,防止造成二次损伤[5]。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指标变化

通过临床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开始进食时间、及术后疼痛感评分,其中术后疼痛感评分采用NRS 评估量表,满分10 分,得分越低疼痛感越轻。

1.3.2 术后血栓发生率

通过临床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术后1 周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

1.3.3 患者凝血功能变化情况

通过测量统计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变化情况,对比项目有EAI(红细胞聚集指数)、FIB(纤维蛋白原)、PT(凝血酶原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变化比较

术中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其术后活动时间、进食时间均较早,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变化比较(±s)

表1 两组临床指标变化比较(±s)

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mL) 下床活动时间(h) 开始进食时间(h) NRS 评分(分)常规组 25 186.74±21.68 28.10±2.12 16.93±1.53 6.01±1.23术中组 25 123.31±21.25 16.33±2.34 8.54±1.77 4.07±1.17 t 11.88 5.42 8.73 6.11 P 0.00 0.00 0.00 0.00

2.2 术后血栓发生率比较

术中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血栓发生率比较(n,%)

2.3 患者凝血功能变化情况比较

术中组患者凝血功能参数要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患者凝血功能变化情况比较(±s)

表3 患者凝血功能变化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EAI FIB(g/L) PT(s)常规组 25 1.76±0.33 5.08±0.32 11.48±0.89术中组 25 1.51±0.42 4.89±0.22 11.06±0.72 χ2 2.48 2.53 2.08 P 0.01 0.01 0.02

3 讨论

下肢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术后并发症状,相关研究表明,患者在创伤刺激、外科手术治疗、血液高凝状态下都容易出现血小板高度凝聚状况,从而增加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病概率。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由于手术操作会对患者产生一定损伤,因此容易激活其体内的凝血机制,加上患者紧张情绪所带来的应激反应,进一步提高了凝血功能的亢进程度,相应也就增加了患者术中、术后静脉血栓的发生概率[6]。

本次研究表明,术中组患者血栓术中出血量更少,其术后静脉血栓发生概率也较低,凝血功能的亢进程度也比较低。这是因为,通过采取及时止血、加强保暖等措施,有效降低了手术操作对患者身体所产生的刺激,因此减少了其术中出血量,相应阻碍了部分凝血功能的亢进反应。而且在手术过程中,患者长期保持同样体位,也容易影响血液流畅度,造成局部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通过对其进行体位护理,加强身体保暖,有助于改善这种血液循环不畅情况,降低血栓形成概率[7]。另外尽量避开下肢血管做穿刺,也可降低患者血管壁的受损程度,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创伤形成[8]。

总而言之,通过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行术中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手术操作对其身体凝血机制产生的刺激程度,有利于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置换术髋关节血栓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有髋关节手术史的全髋置换术与单纯全髋置换术比较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评价X线、CT及MRI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意义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