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氏酵母菌散及喜炎平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研究

2021-01-12 04:12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轮状病毒布拉酵母菌

韦 少 森

(普宁市人民医院急诊儿科 揭阳 515300)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疾病,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婴幼儿腹泻疾病死亡率逐渐降低,但是小儿腹泻的发生原因较为复杂,加之小儿的机体抵抗能力以及恢复能力较弱,故而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小儿轮状病毒感性肠炎腹泻好发于6~24个月婴幼儿,该疾病属于病毒感染疾病,不推荐使用抗生素治疗,主要是由于婴幼儿肝肾功能发育不全,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机体防御能力较弱,处于生长发育快速阶段,所需营养物质较多,胃肠道负担加重[1]。若是任由疾病发展,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则会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出现严重脱水,甚至出现低血容量休克。因此,为轮状病毒性肠炎腹泻患儿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十分重要[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12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腹泻患儿,纳入时间2019年7月~2020年8月,根据两组患儿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患儿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8个月~4岁,平均年龄(2.15±0.68)岁。研究组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7个月~4岁,平均年龄(2.18±0.49)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蒙脱石散联合喜炎平治疗,蒙脱石散(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090,规格:3g/袋)使用温水冲服,每日3次。年龄<1岁,每次剂量为1/3袋;年龄1~3岁,则每次剂量为1/2袋;年龄>3岁,每次剂量为1袋。同时接受5~10mg/kg·d喜炎平(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6249)治疗,将喜炎平使用5%葡萄糖稀释后静脉滴注治疗,每日2次。连续用药治疗1周。

研究组接受蒙脱石散、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喜炎平治疗,蒙脱石散与喜炎平治疗同对照组,让患儿服用布拉氏酵母菌散(法国百科达制药厂,进口药品注册证号S20150051),每日2次,每次0.125g~0.25g,连续治疗1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呕吐停止时间,同时记录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

疗效判定:显效:患儿的临床症状如呕吐、发热、腹泻等,完全消失;有效:患儿的临床症状好转;无效:患儿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3]。治疗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统计学计算使用SPSS25.0软件包,计量资料的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认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对比

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呕吐停止时间,研究组均较对照组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对比

2.2 两组患儿疗效对比

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疗效对比[n(%)]

2.3 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

研究组患儿中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组间对比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小儿腹泻属于儿科常见疾病,患儿的临床症状多以腹泻、发热、呕吐为主,该疾病的发生原因较为复杂,其中以轮状病毒感染最为常见,秋季为高发季节。轮状病毒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属于双链核糖核酸病毒,病原体可通过消化道传播,进入体内后可产生肠毒素,引起肠胃炎,导致患儿出现严重的上吐下泻症状,若是治疗不及时,轮状病毒不仅会导致小儿胃肠道受损,还有导致心肌、呼吸道等多个系统受到损害,随着脱水症状的加重,对小儿的生命健康危害较大。随着疾病的发展,患儿会出现严重脱水,加重水电解质紊乱现象,导致患儿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无法正常吸收营养物质,引起营养不良,阻碍正常生长发育。对于该类疾病的患儿,若是及时的采取针对性治疗,则可控制临床症状,促进疾病的好转[4]。西医治疗是先给予患者静脉补液治疗,通过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体液平衡,运用抗病毒药物以及肠黏膜保护剂以对症治疗。临床上对于轮状病毒性肠炎腹泻患儿,多选择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但是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免疫系统、消化系统以及脏腑发育不全,在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时,易产生肝肾功能损害,加之药物不良反应会导致腹泻的发生,故而疗效欠佳。

布拉氏酵母菌散的主要成分是布拉氏酵母菌,是典型的西药制剂,属于微生态制剂,其适应症是治疗各类腹泻,布拉氏酵母菌是一种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失调的益生菌,服用该药物后,能够有效的调节肠道菌群失调,以改善患者的腹泻、便秘等症状,该药物口服后不会在肠道内定植,产生一过性的微生态调节作用。喜炎平属于中药制剂,药物主要成分是水溶性穿心莲内酯,该药物能够有效的抑制真菌、对抗病毒、对抗致病性细菌,对改善水肿、局部毛细血管循环、减少渗出以及抑制炎症均有一定效果。运用喜炎平治疗小儿腹泻,能够一定程度的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理是提升体内中性粒细胞、白细胞以及巨噬细胞对病毒的吞噬能力,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对于病毒感染初期,运用喜炎平进行治疗,能够调节体内的免疫功能,增强小儿抵抗力;在炎症期间,能够下调免疫作用,从而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喜炎平对小儿肠道环境的影响较小,不易导致小儿肠道菌群失衡,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能够明显的缩短小儿呕吐、腹泻、发热等临床症状,且对小儿的白细胞以及血小板无明显影响。

综上所述,小儿腹泻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及喜炎平治疗,能够显著的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的好转。

猜你喜欢
轮状病毒布拉酵母菌
战斗机、导弹头和布拉嗝
米卡芬净对光滑假丝酵母菌在巨噬细胞内活性的影响
全国1 200例VVC致病菌的常见抗真菌药物MIC分析
猪轮状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为什么酵母菌既能做面包也能酿酒?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说一说轮状病毒疫苗
吉米问答秀
酵母菌及其衍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与应用
轮状病毒的感染特点与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