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角度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和效能

2021-01-12 07:12李师瑶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无党派人士民主党派政党

李师瑶

(中共中央统战部,北京 10080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1],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卓越政治智慧。从热烈响应“五一口号”起,历经70余年的风雨历程,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同中国共产党协力应对了众多风险挑战。2020年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大江南北,“在抗击疫情的非常时刻,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坚定不移同中国共产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坚定不移同中国共产党同舟共济、风雨与共”[2]。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继承优良传统,发挥独特优势,充分履行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的责任,再次彰显了多党合作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一、新型政党制度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3],在国际上树立了妥善应对和战胜疫情的新标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这场严峻斗争中,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坚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决策部署,引导广大成员积极投身医疗救助、科研攻关、捐款捐物、复工复产、建言献策等各项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作出了重要贡献。”[4]

(一)统一思想,同心战“疫”

疫情突如其来,人心稳定是基础和关键。中共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全国上下紧急行动。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及时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协助中共各级党委和政府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稳定情绪、振奋精神,引导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群众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强对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随着疫情发展,人民群众对疫情及国家相关防控政策进一步了解的需求愈盛,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积极主动科学发声,宣传科学防控知识,解读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引导广大成员及群众科学防控、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后,复工复产逐渐步入正轨,但国际疫情的持续蔓延使全球产业链和消费链受到冲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受到更大挑战。各民主党派积极响应复工复产号召,引导广大成员正确看待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聚焦经济目标任务,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新冠疫苗研发成功并投入使用后,各民主党派主动宣传疫苗接种相关知识,引导民众安心接种,积极助力新冠疫苗全民接种工作[5]。抗击疫情的生动实践表明,我国新型政党制度能够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共战疫,能够发挥凝聚共识谋大事的重要作用。

(二)全力以赴,团结抗“疫”

病毒的不确定性和疫情的突发频发,决定了这是一场殊死战斗,更是一场全方位的较量。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非常时刻,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始终协调有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医疗救助、科研攻关、捐款捐物、舆论宣传、文艺创作等各项工作,形成了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一方面,冲锋在前,坚守“疫”线。6万余名民主党派医务人员勇当“逆行者”,奔赴防疫第一线,进入抗疫主战场;各部门各单位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立足岗位全力奋战,甘当“守门人”。另一方面,各尽其能,助力疫情后方支援。广大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把社会服务体现在疫情防控各个环节,为疫情防控和疫情期间社会平稳运转贡献力量。如创作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文艺作品,为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加油打气;服务文化教育事业,有关企业推出线上直播课程及相关技术支持,使学生们停课不停学;全面发动各级组织、所属团体、基金会、企联会及个人,通过各种形式捐款捐物。此外,不少民主党派成员还结合自身实践和研究,注重发挥科技优势,创新应用科技手段,为科技战“疫”贡献力量。丁香医生的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实时动态系统已成为很多人的“每日必看”,京东的智能配送机器人更是解决了武汉封城后市区内的物流难题[6]。这些成果背后都离不开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积极贡献。抗击疫情实践中,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统筹人力、物力资源,投身疫情防控各环节各方面工作,充分体现了新型政党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优势。

(三)深化调研,建言为“疫”

抗击疫情不仅是医学上的攻坚克难,还要应对复工复产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必须在实践中深化研究、明确思路举措。在疫情防控的各个关键节点,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作用,“围绕防止疫情扩散、帮助企业复工复产、防控境外疫情输入等重大问题调查研究、建言献策”[2]。广大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立足工作实际,收集社情民意,及时反映疫情中的有关问题和建议。民盟成员提出“征用财政投资建设的党校、培训中心、疗养院、接待酒店等用于建设疫情隔离观察点”[7];天津民建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从不同角度积极建言献策,形成了200多篇建议[8];农工党党员撰写“建议在疫情防控中注重心理健康疏导”、“建议采取措施最大限度支持企业复工复业”等社情民意信息[9];台盟辽宁省委会委员报送关于综合采用多种指标诊断新型冠状病毒的建议[10];等等。同时,各民主党派中央注重发挥集体作用,群策群力,抓住疫情防控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开展调研,集中各方意见,提出对策建议。如民革中央就如何更好发挥中医药在防控疫情中的独特作用做了大量调查研究,集中意见后提出“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更好落实中西医并重方针”的建议,为中医药全程介入新冠肺炎治疗提供参考[11];致公党中央报送了“关于打好社区防疫战,夺取战‘疫’彻底胜利的建议”[12];民进中央围绕全国疫情防控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13];九三学社中央就建立国家应急物资智慧调配平台等疫情防控相关内容向全国政协提交提案[14]。有的建议被中央领导批示,有的被有关部门采纳,为相关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疫情期间,新型政党制度发挥了广集善策成大事的显著作用,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践行“参政参到要点上,议政议到关键处”,交出了沉甸甸的建言答卷。

二、新型政党制度在疫情防控中再次彰显了无可比拟的制度优势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共克时艰,充分展示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实践价值,充分彰显了多党合作制度的巨大优势。

(一)我国新型政党制度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1]

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是各自所联系群体的代表,能够反映各团体的具体利益,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更具有广泛性。面对疫情,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从一开始就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救治患者,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者”[3]。各级党委积极确保“米袋子”和“菜篮子”供应,为民众基本生活提供有力保障。随着疫情形势发展,党中央因时因地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帮助务工者有序返回工作岗位,推动复工稳定就业[15]。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我国加大了相关疫苗、药品的研发力度,推动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彰显人民至上的使命担当[16]。各民主党派充分发挥广泛联系优势,及时收集和反映所联系群众的需求和建议,使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诉求得到满足。这样,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既反映多数人的利益,又照顾少数人的合理诉求,确保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实现。新冠肺炎疫情是一个“试金石”,试出了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的根本区别,即能否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我国新型政党制度能够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1]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加强团结,密切合作,充分协商,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基本格局,执政党与参政党始终肝胆相照、风雨同舟,共同团结奋斗,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画出了最大“同心圆”。我国执政党和参政党共唱“一台戏”,既亲密合作又相互监督的特点,能够有效避免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1]。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共产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主心骨作用,为疫情防控领航掌舵、定调压舱。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传承团结合作、同舟共济的优良传统,坚决拥护、支持并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的决策部署,与中国共产党相互补台、步调一致,将政党制度优势转化成疫情防控的强大政治力量,有力维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了经济社会稳定。新冠肺炎疫情是一面“照妖镜”,西方政党制度固有的、不能克服的局限性在疫情防控中再次暴露无遗。

(三)我国新型政党制度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1]

各民主党派在多党合作制度框架内,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等形式,同中国共产党在有关国家发展各方面问题上进行广泛民主协商,体现了党的领导和发扬民主的有机统一、服从多数和尊重少数的有机统一、集思广议和科学决策的有机统一,能够最大限度地形成共识、最大限度地凝聚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抗击疫情期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发挥联系广泛、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引导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群众将智慧和力量都凝聚到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出主意、想办法,为中共中央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17]。我国新型政党制度能够把协商民主贯穿于决策制定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达成政策共识,实现各方力量的有机整合,对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新冠肺炎疫情是一个“测谎仪”,西方政党制度那种一味空喊口号、不见行动的谎言再次被揭穿。事实证明能够形成上下同欲、同舟共济的只能是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

三、进一步彰显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的建议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突发事件中展现了巨大的优越性,我们要以抗击疫情为契机,进一步发挥多党合作制度优势和效能,同时要向世界大力宣传我国的新型政党制度,让更多的人认识、理解和支持我国的多党合作。

(一)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根本保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3],任何弱化、忽视党的领导的思想和行动都是不可取的。新时代,我们仍将面临诸如新冠肺炎疫情等来自自然的挑战,以及国际国内形势不断深刻变化带来的各种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推进新型政党制度优势效能发挥,必须更加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使多党合作制度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展现独特优势魅力。一方面要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准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照顾同盟者利益的策略,坚持完善民主协商形式,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不断创新党的领导方式,使其更具针对性、更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另一方面,提高参政党思想共识。首先,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深化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对领导和接受领导关系的正确认识,引导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进一步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落实到多党合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其次,抓好“关键少数”,通过参政党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带动引领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将坚持党的领导、贯彻中共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政治共识和自觉行动。再次,加强参政党理论研究,从科学理论角度论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理论推动实践,以科学指导行动,使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坚定不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着力构建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

这次疫情中,很多国家将疫情政治化,攻击我国政党制度,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西方在政党理论话语权方面占有优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18],我们要以抗击新冠肺炎为良好契机,进一步推动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的构建,打破西方的话语霸权,为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巩固发展和效能发挥提供有力舆论支持。对内加强政党和政党制度基础理论的研究,立足我国政党制度形成历史脉络、逻辑条理,结合新创造、新经验,构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理论体系,从源头上解释清楚新型政党制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加大理论方针政策宣传力度,以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指导实践的成功性增强新型政党制度吸引力,坚定制度自信。同时,对西方政党制度进行全面梳理与分析,从比较中深化对我国政党制度优势的认识。对外讲好多党合作“中国故事”,提高国际社会中的中国话语权。一是主动发声,拓展我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的构建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想国际社会了解和接受我们,就要主动把我们的想法说清楚,让正确的声音先入为主,盖过种种负面舆论和奇谈怪论。”[19]我们要以主动分享抗疫经验为契机,彰显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在重大事件应对中的积极作用,加大对多党合作的宣传,让中国政党制度“走出去”,提升国际发言权和说服力、影响力。同时直面负面舆论,积极回应和批驳国外关于我国政党制度的偏见和误解,正确引导舆论导向。2007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1年6月25日发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白皮书,全面介绍了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对国际社会进一步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越性将发挥重大作用。二是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搭建形成多方位多形式的宣传平台。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及新兴媒体在宣传政党制度中的作用,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外宣媒体,以扩大宣传受众,增强时效性。要搭建国内外政党交流平台,通过平等理性交流,展示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特色与价值,以增强国外学术界对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客观理性认识。

(三)进一步完善制度衔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体系,促进制度建设和治理效能更好转化融合,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20]疫情期间,多党合作制度、协商民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各项制度的相互衔接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如“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所发挥的摸底排查等作用如何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收集、反映社情民意更好地结合,政党协商同其他协商民主形式的进一步相互补充配合等。国家的制度体系是一套“组合拳”,各项制度、机制相互适应,彼此协调,才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今后应进一步完善国家各项制度衔接,坚持问题导向,分析实际工作中的堵点问题,推动建立、完善工作衔接机制。应健全政党协商、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衔接的机制,推动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参与基层协商,常态化、规范化收集社情民意,针对焦点、热点问题,广泛征求基层民众意见建议,引导基层群众积极参与协商。应加强各民主党派与人大、政府、政协的工作配合,提高国家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资源利用效率和保障水平,推动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

猜你喜欢
无党派人士民主党派政党
我国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历史演变及基本特点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普洱学院召开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
新媒体时代民主党派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路径探析——以呼和浩特市民主党派为例
传递民主党派声音 讲好多党合作故事
同声遂相应 同心自相知——忆与民主党派同志在合作共事中结下的深情厚谊
新时期加强高校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问题研究
高校无党派人士思想状况特点及政治引导研究
俄罗斯政党的最新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