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增值税改革红利

2021-01-12 17:28李晓楠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1年12期
关键词:税款所得税税率

李 坦 李晓楠

一、前言

增值税在我国实行40 多年来,根据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展开了多次改革和调整,取得了很好成果。自1978 年引进增值税后,增值税改革一直在进行,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增值税改革正朝着更深更好的路径发展。2019 年,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了20 多项增值税有关方针和通报,从整体上遵从“税收减负”的态势,以进一步减少企业增值税的交纳,让中小企业掌控更多的流动资金,支持自身发展,进而影响整个市场的经济活力。下列是对中国增值税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未来改革态势的详细分析。

二、我国增值税的历程

(一)1979 年-2004 年,从测试到逐步推广

改革开放后,国家实行各种举措支持市场经济的发展。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两种经济模式下的税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其中,较为引人注目的是由工商税引发的双重征收,工商企业收税重,企业发展困难[1]。为了进一步激发市场经济的发展生命力,激励工商企业的营运自主性,1982 年4 月,司法部详尽阐释了未来几年的试点经验,并制订了增值税暂行办法。从那时起,增值税就被列入了我国的税赋体制。1990 年代中期,地方政府的财政赤字仍然很高,为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于1994 年实行了分税收改革,分税制改革主要包含三项内容:一是扩大增值税的征税区域,以全省所有工商企业为征收目标;二是所得税水准提升;三是细分税款的组成,即一般税款和大规模税款[2]。

(二)2004 年-2012 年,从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化

虽然分税制改革获得了明显效益,但仍存在一些缺陷。首先,在这项改革中,地区财务取得了更大的自主权,例如土地出让费用直接归地方政府所有。20 多年以来,房地产为地区财务做出了巨大贡献。其次是财权与立法权。在各级区域,一些地方由于管理不力,乱摊派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为了消除分税制改革造成的弊病,从2004 年起对增值税展开了变更,实行新的税赋优惠政策,成为增值税改革的试点试行。经过四年的试点工作,国务院于2008 年制订了《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一版)》,修改之后的条例最大的特色是进一步增大进项税抵扣区域[3]。比如,贩售机器设备的进项税可高额减负,这大大缓解了产业扩大的经济负担。

(三)2012 年-2017 年,“营改增”全面推广

为了应对新的国民经济态势,司法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于2012 年开启了“营改增”试行,整个改革分成三个阶段。2012 年1 月至2013 年7 月,该计划在北京、上海和广东等8 个省区展开。试行区域主要是现代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自2013 年8 月以后,“营改增”试行已增加到全国各地,包含铁路、邮局、电讯等产业。自2016年5 月开始,“营改增”在全国各地全面推行。2017 年11 月19 日,《人民政府关于废除《我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修正《我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公布,象征着“营改增”工作的顺利完成[4]。

三、增值税的弊端

(一)制造业的税赋偏高

制造业税赋高的主要原因是制造业包含劳动力成本,劳动力成本没有进项可以抵扣。如果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25%-40%,则其销售的增长没有进项可以抵扣。

(二)小规模纳税人的税率偏高

小规模纳税人的投入不能折扣。税率计算公式为:已缴纳增值税/营业收入。调整为:(营业收入*税率)/营业收入=税率,简化为:税率=税率(以上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如果小规模纳税人税率为3%,税赋为3,意味着整个行业的默认税率为3,则指出整个行业的默认税率为3[5]。这只是行业税赋的中位数,不同行业的税率不能一视同仁。

(三)多档税率导致税赋不平等

我国增值税有基本税率(17%)和低税率(11%和6%)。此外,小规模纳税人局限的增值税税率分别为5%、3%和1.5%,产生了多税率的消费型增值税格局[6]。税率结构的复杂性毁坏了增值税的统一性和扣除链的连续性。在实践中,由于该公司的相似业务难以确认局限的税率,因此同一行业通常有不同的政策。

四、增值税改革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增强我国产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

为了提升国内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实力,许多国家对出口产品实施零税率。我国实行的进口优惠方针的本质是对出口产品订购步骤之中造成的进项税展开优惠。当然,它不包含为制造出口产品而出售的固定资产所交纳的税收。因此,在相近所得税之下,我国商品在转入国外市场时必须交纳比国外同类商品更高的税率。消费型税率可构建全然优惠,减少内在意义,更现实地体现产品价格,增强商品的国际竞争力量。税率转变步骤之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填补财政收入空隙。在这领域,我们可汲取其他国家在实行消费者税率领域的成功经验。如荷兰实施过渡性扣减举措,容许自制固定资产部份扣减,不能扣减的比率逐年上升,直到全部扣减;丹麦、匈牙利和丹麦分别在过渡时期对资本货物融资征收特别税;丹麦实施高所得税减去方针,不容许通过列出和明定减去不容许减去的资本。根据西方国家的经验和我国的具体,我们也可制订自己的税率转变计划。

(二)有利于我国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

生产型税率项之下,产业购得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在当前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准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进产业结构,必须大力发展高新区制造业和基础产业,无论是高新区制造业还是天然气制造业、原料制造业,环保制造业等基础产业需大量融资支持根基设备规划。在生产型税率之下,这些行业的融资最终会造成高税赋承担,这会影响投资人的自主性。这妨碍了公司的系统改版和科技变革。

(三)避免重复征税,利于税制优化

税率的计税准则是“只对销售货物和应税劳务的增值税的一部分征税”,生产型税率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固定资产这似乎符合税赋准则。税率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同一产品税赋的连续性,即税率的征税不会因制造或货币单元的变动而冲击税赋。由于同一产品的最终定价相近,税赋将维持不变。制造税率不符合此机能。此外,在生产型税率之下,在其他前提相近的情形之下,“小而全”团体构造产业的税赋高于多元化水平高、协作水平低的产业,这与现代大规模制造相似。因此,为了能更良好地反映税率的本质特征,防止双重征收,我国应尽快实行消费型税率。

(四)避免商品价格扭曲,促进真实成本回归

在制造税率项之下,固定资产之中包括的税率不能减去,税款可以将这部分税收分担到产品成本或生产成本之中,最终迁移到产品价格之中,从而提升产品价格。税率意义上是一种“售价税款”,即税率不包含在销售价格之中。在生产型税率之下,税率未抵扣部分沦为税率的组成部分之一。产品成本毁坏了稳定的产品价格产生方法,这似乎不符合税率的特征。在消费者税率之下,最终产品的价钱是各单元充值的相加。只要同一产品的价钱相近,最终税负不会因制造团体方式不同而不同,也不会发生价钱歪曲。

(五)有利于税收的有效征管

由于实施生产型税率,资产开支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因此,在减去步骤之中,不仅要细分资本性开支和非资本性开支,要细分固定资产改建计划的区域。进项税扣减的复杂度势必导致测量缺陷,减少产业盗取的数目。偷税漏税的审核费用给税赋征管造成困难。从监管视角看,消费者税率的实行将减少抵扣计划,有助于减少偷税漏税。

五、我国增值税深化改革红利

“营改增”之后,中国税收改革力度增大。自2017年7 月开始,《关于减少增值税所得税的方针通报》重新实行,标志着增值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方针实行之后,稻米、原油等产业按13%的所得税缴税的比率将降至11%。2018 年,国家公布《关于变更增值税所得税的通报》。根据文档内容,从2018 年5 月开始,原一级和二级增值税所得税将分别提升1 个百分点,新的增值税所得税将改为16%、10%和6%[8]。2018 年6 月中旬,司法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了《关于2018 年部分产业增值税优惠有关税收政策的通报》,装备制造等先进生产型的增值税将在归还给研制等现代制造业和电力产业。当然,在强化增值税改革的步骤之中,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了更多的新方针和文件。但从总体上看,强化增值税改革的路径是“稳税减负”,这对缓解产业税赋、拓展商品发展生命力具备关键作用。2019 年3 月21 日,司法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共同公布了《关于强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方针的通告》。此次通告的最大特色是“四减”的变更。通常税款增值税应税营业额的约束所得税由16%降至13%,贩售稻米的扣除率由10%降至9%,进口货运和长途应税行径的所得税由16%降至13%,优惠计划的约束所得税由13%升至11%。通过阐述2017 年至今强化增值税创新的步骤,我们可阐释新兴轮增值税创新的几个明显特点:一是方针变动的频率前所未有。自2017 年开始,通报和方针将每隔几个星期公布一次,甚至每月公布一次。仅2019 年1 月至10 月,司法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就公布了20 多份增值税有关文档。第二,改革的内容更加详尽。现阶段,增值税改革已被修改为一个确切行业,叙述更加详尽和清楚。比如,海关总署2019 年4 月公布的《关于强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方针的通告》明确规定了税款贩售国内货运业务的扣除额。2019 年1 月,《关于大规模税款增值税优惠政策征管的通告》说明了对通常税款向大规模增值税优惠的约束。

六、未来展望

(一)为了避免增值税对国民经济社会活动的非正常阻碍,增强市场活力,减少政府负担。为了达成这两个目的,比较恰当的作法是吸取世界各国对于现代增值税体制的先进经验,改革我国的增值税。目前,通过一系列所得税改革,我国的增值税所得税已经处于相对成熟的阶段,增强了国民经济的活力。在综合性考虑中国增值税体制的根基上,要求在适当的时期慎重引入所得税,即制定存在于大部分产品和服务的规范所得税,要求所得税为12%;同时,为了缓解增值税的重返,兼顾效能和公平,提议对需求较高的环保基础行业实行5%的优惠增值税。同时,要求大规模税款的征收率统一为3%[9]。

(二)增值税是中国的主要税种。在利用税赋弹簧建构方针目的、服务于宏观调控时,我们往往靠增值税优惠政策来降低企业运营的成本。过多的税赋折扣往往会终止增值税的返扣链。我国实施即时征收、先征后返等折扣方法。2016 年发布的《营改增试行实施办法》第27条明确规定:“产业从分行获得借贷缴纳借贷利率时,本行难以赚取“增值税专用发票”,这部分借贷利率不能减免。随着“营改增”实施的完成,这一试行方法也应根据当前情况进行改进变更。事实上,在2016 年,国家税务总局就发布了《房地产进项税分期除以暂行办法》,规定房地产进项税可在两年内除以,并可按第一年60%、第二年40%的比率逐步除以。然而,在新的改革方针中,房地产增值税可一次性高额除以。为鼓励制造业发展,提议对生产型或国家鼓励制造业逐步除以借贷利率。根据试行积累的知识,将逐步推广到更多产业。

(三)随着税收改革和资料科技相结合,未来增值税改革将在下列四个领域寻求新突破:一是增强收据监管。二是建构“区块链科技+税制改革”的有机结合,借助区块链中常见的分散式资料存储技术和分散共享思想,创新增值税改革新理念。三是警惕互联网环境下涉税资料的可靠性和隐私权。尽快预备因特网行业涉税资料管理的司法工作。从税务机关的视角看,要增强对税款涉税资料的搜集、存储和机密,从税款的视角出发,依法遵循税收资料分享责任。

(四)尽快建立中央与地方统一的涉税资料交流平台。地区税收机构收集的税收资料需通过因特网模块与政府共享。在资料沟通与共享的步骤中,政府可通过资料反馈更完全地掌控地方增值税改革,为下一步的改革获取参考。

七、结语

总之,增值税实行40 多年以来,一方面中央和地方政府取得极大的收益;另一方面,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变更,对产业和市场经济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基于增值税的主体意义,本文阐述增值税40 多年的改革,每一次税收改革都是在时代背景之下做出的最佳选取,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

引用

[1]张淑翠,李建强,秦海林.增值税税率三档并两档改革对制造业的影响研究[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9,(4)75-82.

[2]辛淑婷,李文.增值税赋担对企业获利能力的影响——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分析[J].税收经济研究,2019,(3):20-27.

[3]杨雪程,李涛.我国邮政业增值税扩围的问题与对策[C]//决策论坛—企业精细化管理与决策研究学术研讨会.2015.

[4]严桢.增值税深化改革背景下星级酒店业财融合管理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9,(11)145-146.

[5]张淑翠,李建强,秦海林.增值税增值税三档并两档改革对制造业的影响研究[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9,(4)75-82.

[6]杨雪程,李涛.我国邮政业增值税扩围的问题与对策[C]//决策论坛-企业精细化管理与决策研究学术研讨会.2015.

[7]高天惠,张玉静,朱家明,崔文凯.基于主成分分析对安徽省税收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20(05)

[8]王鸿飞,曾铁城.中美企业研发资助、税收优惠政策比较及对广东的启示[J].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2020(06).

[9]郭培莹,李云霞,刘燃.环境保护税征管现状、实务操作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20(12).

猜你喜欢
税款所得税税率
5月起我国将对煤炭实施零进口暂定税率
No.8 薇娅偷逃税被追缴并处罚款13.41亿元
中国自7月1日起取消13%增值税税率
浅谈所得税会计
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所得税调整披露解析
2011年将开始个税改革
新准则下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浅析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所得税处理pdf
如何区别偷税与不申报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