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为动力 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1-01-12 17:28饶锦宜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1年12期
关键词:高质量科技政府

饶锦宜

一、前言

我国已进入到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运用,尤其是企业发展领域,科学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管理的创新,还能有效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科学技术创新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作用是非常大的,不仅能够有效发展中小企业的规模,还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当前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新常态。

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为我国很多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使得企业发展趋势也越来越好。“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企业发展等各个方面都是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归根结底,现代企业的竞争其实就是科技创新的竞争,只有掌握最先进科学技术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中占据主要地位,掌握话语权。所以,企业想要高质量发展,就应通过各种手段实现科技创新,并提高工作人员的科技创新意识,引进高质量人才,进而真正达到以科技创新为动力驱动企业质量发展的目的。从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层面来看,科技创新都是其发展和进行转型的灵魂。而且企业不管是想从哪个方向、走哪个路径来进行转型,都需要科技创新来支撑。如果公司内部没有科学技术方面的突破,就会增高企业发展的成本,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也就无从摆脱依赖政府补贴来运行公司的模式。所以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对发展所需的新增资本形成长期持久的吸引力,进而真正达到有效形成技术发展、降低公司成本、增加盈利的良性循环。

二、政府搭建平台,以科技创新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作为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优化我国产业结构、促进当地民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地方政府在企业科技创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以科技创新促进企业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展开科技创新。必要时,政府还应该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物质支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所以,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想以科技创新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就要研究地方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职能,为以科技创新促进企业发展提供条件。

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地方政府可以加大科技资金的投入力度。因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是需要一定资金的,这时候地方政府可以予以支持。不断的科技资金投入,不仅能够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还能保证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质量,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其次,政府还要为企业科技创新搭建平台,只有科技创新的平台建设不断完善,才能在数量和质量上,呈现出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势头。政府平台的构建,不仅能够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技术,还能成为培育出有竞争力的企业和促进科学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载体。最后,政府还要为引进和培育高科技人才搭建平台,只有重视对科学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才能保证企业技术得到创新和发展。政府应该从科技创新资助、科技项目补贴、生活补助等各个方面给予优惠,保证科技人才能够全身心投入到科学技术创新中去。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科学技术人才的业务水平,还能为企业引进高质量科学技术人才,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途径,有利于充分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三、打破常规,营造鼓励创新科技的健康环境

许多科技发明都来自于不被常识所接受的突发奇想,以及寻求验证的执着精神,以及不断总结失败经验的自我追求,以推测和改善测试条件。在这个过程中,打破惯例、释放想法、鼓励投机和容忍失败尤为重要。因此,推进科技创新,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创新环境,特别是鼓励科研人员“另辟蹊径”,为他们的新思维、新思路、新假设、新方法、新路径提供科研资源支持。其次是要破除科技创新的功利主义思维,尊重科研规律,给予足够的研发时间,使科研项目更贴近企业实际需要和技术发展趋势。我们不应该仅仅为了获得一些奖项或填补一些空白而进行科学研究课题和项目。摆脱科技创新的“唯结果论”。对科研创新应抱有足够的宽容并要充分认识到:并不是每一项科研项目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失败是科研工作的常态,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科研项目并非一文不值,至少,它验证了一条科学研究道路成功的可能性,并积累了新的科学研究经验。

四、政策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支持企业的发展,国家陆续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利用财政政策促进我国企业的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政府开始出台政策支持企业科技创新。那么,政府应该采取怎样具体措施,利用政策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呢。

首先,政府应该完善财政科技投入与支出的管理机制。因为财政投入政策本身就是一项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而且财政投入作为企业科技发展的重要财力支撑,应该建立科学稳定的财政投入管理机制,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保证企业科技创新期间的资金得到保证。同时,政府还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成立专属部门跟进各企业科研项目进度,规范企业科研各阶段财政支付的时间节点,及时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可以说是企业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最后一公里”,政府应不遗余力加大资金投入,帮助企业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避免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出现“无米之炊”的现象。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创新科技创新财政拨出的支付方式,并把资金拨给那些真正需要科研经费的企业。其次,政府应该完善科技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积极性。因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本身存在风险,很多中小企业因为自身企业发展受限,不会为科学技术创新投入太多资金,这就严重阻碍了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政府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延长现有的科技税收优惠政策,保证企业能够继续进行科技创新,进而还能有效保证企业获得的研发支持持续稳定。

五、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

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虽然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但是也使得企业发展面临更大挑战,所以在企业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应该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同时企业也要加强自身管理能力,提高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企业得到高质量发展。

首先,企业一定要高度重视自身的科技创新工作,并采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全面地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制度和管理体系,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工商管理能力。其次,政府还要为企业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打造良好的运作和营商条件。政府应该抓好企业创新主体,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帮服力度,鼓励并财政支持企业展开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还要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的合作,为企业科技创新引进高质量人才,也为学校开展社会实践,为毕业就业开辟了新路径。企业还可以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开展小型创新项目竞赛,通过比赛发掘创新型人才,进而纳入公司团队。总之,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所以政府应该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的方式,建立长效机制。只有政府坚持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追责问责、畅通监督渠道的营商环境,才能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证。

六、激发创新活力,为实施科技创新创造市场环境

对企业而言,实施以满足生产经营为核心的科技创新是重中之重。如何提高科技创新与生产经营的结合紧密度,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尤为重要,因此,获得研发成果和专利只是企业实施科技创新的第一步。如果不能应用于生产经营活动,转化为企业的实际生产力,建立新的竞争优势,就谈不上科技创新的成功,很难真正被视为科技创新的成果。为此,企业要从科技创新的全过程入手,注重内部市场化,建立科技创新选题和成果转移机制,以内部竞争为手段,创造优胜劣汰的内部竞争环境,促进科技机构和科技人员的创新。

一方面,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提出科技创新需求,根据招标运行机制,由不同科研机构或公司同一科研机构组建不同研发团队进行招标。认真参照各研发团队过往研究成果,建立健全评审标准,严格筛选更有优势的研发团队,签订研发合同。合同应明确科研团队研发路径、研发目标和成果形式,并且要签订好违约合同,有效约束研发团队,确保其在合理合法范围内高效进行科研活动,明确项目时间节点资金流向等具体问题,避免造成科研经费浪费。同时也要建立另一方面,科研机构可以根据产业技术发展趋势,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广泛研究,自主确定研发课题,按照先内后外的原则,将研发成果拍卖给公司所属企业。取得研究开发成果的企业有权推广和使用,在向其他企业推广应用时有权收取技术使用费。在此基础上,将研发团队的薪酬与研发成果转让收入挂钩,充分调动科技创新实践者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对于企业从事基础研发或难以完全实现科技创新成果向市场化转移的,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工作领域,实行与工作量相匹配的外部可比薪酬体系,确定研发难度和研发项目的重要性,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增加公司科技创新遗产。

七、促进联合创新,营造引领科技创新的生态环境

科学技术和科技创新是高度系统化的,任何先进的科学技术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背景下尤其如此,这也意味着任何企业都难以独立完成全部科技研发工作,也难以享有科技成果专利权。因此,大型企业应主动营造科技创新的生态环境,建立产业科技创新的相互合作规则,开展先进技术知识产权保护,保持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按照这一逻辑,一方面,大型企业要建立自己的科技创新体系,重点加大对关键领域、关键技术和基础研究的科技投入和研发。另一方面,通过协同创新,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平台,与外部科研机构、大学以及专业性强的中小型科研机构建立广泛的合作机制,建立以关键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链和生态系统,加强联合研发和成果共享,建立促进科技创新健康发展的生态系统,实现科技创新由点到面的跨越,推动科技创新系统化发展,降低或防范关键技术缺失风险。

八、优化资源配置,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一旦研发成功,新技术将为企业建立新的市场竞争优势。这使得高度集中的科研创新管理体系更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科技投入的使用效率,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开展关键技术研究,提高研发成果的实现概率。因此,要提高科研效率,一是要从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改革入手,改变各级科研机构的现状,探索建立以公司直属科研机构为主的科技研发创新体系,成立公司级科技创新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把握科技创新方向。二是要从保持稳定的科技投入强度入手,与国内外同行业先进企业保持同步,建立最低限度的科研投入和与企业经济效益增长挂钩的科技投入增长机制,使科研机构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三是从提高科研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入手,建立与公司科技创新战略相匹配的科技资金配置机制,这不仅优先保证了紧急技术研发和关键技术研发的资金需求,而且使前沿技术研究、前沿技术研发和基础研究获得相应的资金支持。此外,还要从保护知识产权和专利权入手,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法律机构,建立专业律师队伍,明确科技创新成果的权利边界,不仅要做好申请工作,维护和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和专利权,同时与其他知识产权或专利权持有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预防权利纠纷。

九、结语

总之,科技创新作为中小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变量,对于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具有重要作用的。所以企业应该树立科技创新意识,实现自主创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就是有效促进和加快科技型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此,政府通过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这对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所以,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出党政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的独特优势,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政府还要确立科技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企业科技创新平台、优化财政科技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只有政府支持和企业努力发展,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引用

[1]马记,王燕翔.坚持科技创新与工程师文化 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J].安装,2021(01):6-7+11.

[2]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J].泉州市人民政府公报,2021(01):2-6.

[3]科技创新促进动能转换 引领高质量发展正确航向 第三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平行论坛综述二[J].国资报告,2019(11):46.

[4]黄水寿.依靠科技进步、勇于创新、促进企业快速发展[J].塑料包装,2001(02):45-48.

[5]高振民,任来锁.依靠科技创新 促进企业发展[J].山东冶金,2000(03):36-37.

[6]章登桥.依托科技创新 促进企业持续发展[J].党政论坛,1999(11):41-42.

[7]解景全.务实创新以科技进步促进我局企业发展——在“大同矿务局科技工作会”上的讲话[J].同煤科技,1998(02):1-4+14.

[8]马记,王燕翔.坚持科技创新与工程师文化 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J].安装,2021(01):6-7+11.

[9]张丽伟.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方略与制度建设[D].中共中央党校,2019.

[10]顾正青.科技创新促进企业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分析[J].大众投资指南,2019(10):42.

[11]刘健.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J].财务与金融,2018(04):54-57.

[12]刘钒.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政策的省域比较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05.189.

猜你喜欢
高质量科技政府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政府信息公开”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