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态翩迁 词曲相和

2021-01-12 01:01张倩
艺术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渊源宋代文化背景

张倩

摘要:宋代是继唐代之后出现的文化艺术集大成的朝代,词、大曲、宫廷队舞都充分展示了宋代文化艺术的发展趋势。宋代文化艺术的繁盛与当时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政治经济的发展状态在文化艺术中得以充分的体现。舞蹈艺术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有了多方面的发展,积极向上、推陈出新,成为中国历史上活跃的存在。宋代的宫廷舞蹈、民间舞蹈都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唐代的鼎盛状态,特别是宫廷队舞的发展焕发着更加雅致,更加专业化、系统化的发展态势。宫廷舞蹈是一个朝代舞蹈艺术精华的充分保留,宫廷乐舞“队舞”是宋代浓厚的文学气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的集中体现,它所展示的是宋代舞蹈文化最具代表性的重要部分。追其淵源、探其背后的强大文化历史支撑便更加值得研究和重视。

关键词:宋代 宫廷舞蹈 队舞 渊源 文化背景

宋代在中国历史上并没有形成国土的大一统,不过却是政治开明,儒学复兴,商品经济繁荣的一个时期,同时也是舞蹈艺术高度发展的时期。宋代是中国舞蹈发展史中的又一次转折,作为宫廷宴乐的“队舞”是在宋代特定的文化氛围中,继承与发展而来的。继承的是唐代“大曲”的结构,而内容中的道白、诗歌等却是在宋代时有选择的被填入的。也就是说它的框架继承于唐代“大曲”,而内容却是依据宋人审美喜好被发展改编的。由此看来,“队舞”的发生及发展离不开宋代的时代氛围,及文化审美这两个因素,并深受这两个因素的影响。“队舞”的变革与发展是在宋代独特文化背景下,而宋代的时代文化背景也是“队舞”变革与发展的依托。本文以宋代宫廷“队舞”为核心,深入探讨队舞的源头、流脉,并同时探究使其发生、发展的时代文化背景。

一、宋“队舞”概述

“队舞”是宋代宫廷歌舞形式之一,为表演性群舞,在节庆活动中于宫廷演出。

“队舞”是在继承唐“大曲”的结构基础上,根据宋人的审美填入诗词、道白等,具有情节和严格的程式规范。程式规范体现在整个表演结构上,这是不可改变的,而其中的音乐、舞蹈等内容却是可以按照需要摘用。如宋“队舞”与宋大曲中有相同的音乐曲目,这一曲目既出现在“队舞”中,又出现在“大曲”中。“队舞”中的舞蹈继承于唐舞,不同于其它时期单纯的以舞抒情,宋代“队舞”注入了许多文学因素,这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方面,单纯的肢体舞蹈无法表现极其丰富的思想内容,这些言理文学的加入和配合,使宋人情感思想更好地表达。另一方面,在宋代文人社会的影响下,文学的加入使得“队舞”更加文雅,符合宋文人雅士的审美意趣。结队而舞的舞蹈形式在宋代之前就有出现过,但仅是一种结队而舞的双人舞蹈形式,与宋代宫廷宴乐中的群舞“队舞”有着内涵上的不同。

1.“队舞”的内容

宋官廷“队舞”包括“小ル队”和“女弟子队”,各十队,共二十队。“小队”的表演者为年少几童,“女弟子队”的表演者则是一妙龄女子。其中“小儿队”有《柘枝队》《剑器队》《婆罗门队》《醉胡腾队》《诨臣万岁乐队》《儿童感圣乐队》《玉兔浑脱队》《异域朝天队》《童解红队》《射雕回鹘队》。“女弟子队”有《菩萨蛮队》《感化乐队》《抛球乐队》《佳人剪牡丹队》《拂霓裳队》《采莲队》《凤迎乐队》《菩萨献香花队》《彩云仙队》《打球乐队》。而这二十队中有十一队是在继承唐代舞蹈的基础上创新改造而成,服饰和道具方面则保留了前代同名舞蹈的特点,其余作品皆为宋代新作。

2.“队舞”表演形式

宋代宫廷“队舞”是古代舞蹈史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极具表演和欣赏价值。表演为群舞形式,多在宫廷节庆活动中同百戏等同台串演。“队舞”作为宋代的宫廷宴乐,并没有直接承袭唐代像是《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之类的宫廷宴乐,而是吸收了唐大曲中的表演性舞蹈,在此基础之上依照宋独特的文化取向,加入道白、唱词等进行综合的歌舞表演,进行性重组式创新。由于词曲和剧情的加入,这就成为了汉唐纯舞形式发展到明清戏曲艺术的过渡。

宋代宫廷“队舞”程式严谨,分工明确。表演主体为歌舞队,并有“竹竿子”念致辞、引导放队、遣队,“后行”配乐等。南宋史浩的《鄮峰真隐漫录》中记载了“队舞”中关于《采莲队舞》表演时的完整流程。“竹竿子”(念诵致辞,指引入场的人)念致辞,后乐起舞者上场,分别于东、西、南、北、中站立。“竹竿子”再次念词,“花心”(舞者中立于中心的独舞演员)念词,“竹竿子”和“花心”双方一对一答引舞继续。再次起舞,舞闭引出“花心”,“花心”念诗,“竹竿子”念词,接着舞者扮作不同仙女轮流独舞,再接着具有程式的乐、舞、歌结合交替表演,最后遣队而出。整个表演过程十分丰富热闹,伴随着乐、舞、歌、对答等环节将表演引入,再推向高潮、最后终了。以上可以看出演出人员分工明确,另外宋“队舞”中,诗、词等文学因素的加入,再同歌、舞、乐等结合表演,这种不同前代的舞蹈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为后世戏曲艺术的发展的种子之一。《东京梦华录》中对宋时宫廷宴会中的“队舞”也有如下记载:“参军色执竹竿子作语,勾小儿队舞。小儿队各选年十二三者二百余人,列四行,每行队头一名,四人拥簇......又有记载:“第七盏御酒慢曲子......勾女童队入场。女童皆选两军妙龄容艳过人者四百余人......”以上记载中可了解表演者的情况,为十二三岁小儿成队而舞,又有貌美女子结队起舞,演出人数各不相同。宋宫廷“队舞”,场面壮观,多种艺术形式共同参与,舞蹈同多种表演形式的合作演出,这大大增加了观赏性。

3.“队舞”的审美特点

宋代舞蹈的宋舞由唐舞发展而来,虽然宋舞部分继承唐舞,但在风格上却是各异的。纵观宋舞与唐舞,不难发现唐舞多昂扬外放,宋舞多细腻内敛,这是由于唐是一个较为外放的时代,而宋在“郁郁乎文哉”的时代氛围中则内敛的多。宋代的宫廷宴乐“队舞”在继承唐宫廷舞蹈的基础上,填入大量的文学因素,除舞蹈、器乐、歌曲外,加入了词、念白、对白等内容。为什么发展到宋代,舞蹈中掺入了大量的文学因素呢?宋代的文人阶层最能体现该时代的文化精神和其追求的审美风尚。宋代文人崇儒尚学、重雅避俗,追求雅情雅趣,沉溺诗情画意,自然形成其纤柔、婉约、淡雅的审美意识。而这一时代的审美观点及价值取向也深深制约和影响着舞蹈艺术的审美意识。不同于唐舞的昂扬外放,那么在宋代“重文”的特殊社会背景下,其舞蹈风格与唐舞风格不同,是一种体现含蓄腼腆、细腻的江南风格。“队舞”作为宋代宫廷舞蹈的典范,舞蹈部分以文学为底,托建立起一套程式规范的舞蹈样式。通过借助文学手段将人生理想与哲学观念引入舞蹈,将“词的境界”赋予“美的形式”,同时,宋代宫廷“队舞”还体现着在对意境、情趣、韵味的主观追求。总之,“队舞”不仅充分体现宋代的文人观念,更满足着整个社会对于“文”的审美需求,用自身独立而又特殊的审美价值,将舞蹈审美引领到一个高雅的文化层面,传达文人墨客的精神追求。

二、宋代“队舞”的渊源及流脉

“队舞”主要继承于唐代,但是结队而舞的形式在汉代便以出现,唐代亦有之,到了宋代则是发展并变革了这种表演形式。宋以后元、明、清三代皆承袭了宋宫廷队舞结队而舞的形式及内容,只不过它们更加具有本民族的特色。

1.宋代“队舞”的渊源

向上回溯,结队而舞的舞蹈形式在宋以前便有,最早可追溯到汉代。汉代百戏中有结队表演的形式,百戏作为汉代最具影响的表演之一,民间、宫廷都甚为流行。百戏内容丰富,表演形式多样,许多漢画图像中均显示,百戏中多有有结队表演的形式。唐代亦有结队而舞的形式,唐时李可及所作的《叹百年队》《菩萨蛮队》。《叹百年队》为悼念同昌公主所作,场面宏大,舞者人数百千,服饰、背景皆豪华,具有盛唐时期昂扬盛大的精神风貌。《菩萨蛮队》具《唐音癸签》记,《菩萨蛮》出自骠国(骠国为今缅甸),后经由李可及改编为《菩萨蛮队》。宋宫廷“队舞”女弟子队中亦有菩萨蛮队,是对唐时同名宫廷舞蹈的部分继承。

同一时期,宋时民间“舞队”同为结队表演的形式,当时又称“社火”是集杂技、武术、幻术等多种技艺,边走边演的表演方式。由于两宋时农业、手工业、贸易发达,人口突破一亿,且经济繁荣,因此市民阶级壮大,为满足精神需要,人们更加喜闻乐见新的艺术形式出现,加之大批宫廷乐舞人员流入民间,致使乐舞场所兴盛,表演活动频繁。刘辰翁《金缕曲》,仇远《爱月夜眠迟》等词均有对宋时民间“舞队”的描述。“舞队”中许多作品流传至明清,这些作品甚至与当代民间舞蹈联系颇深,不禁叹民间舞蹈的生命力之强。民间“舞队”与官廷“队舞”队,相同的是皆为结队表演的形式,其不同之处在于服务对象以及演出地点的不同,前者于民间演出受众为广大市民,表演自由活泼,后者演出地点为宫廷观者为皇室贵族,表演程式严谨。唐宋时期各国往来密切,其它国家的古籍资料我们也可交叉对比。在宋时,我国古代廷乐舞曾传入高丽,传人高丽的官廷乐舞被称之为“唐乐”。朝鲜古籍《进撰仪轨》中记录了朝鲜时庆典规章及乐舞节目等,有图有文,较为详尽。通过此书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多个舞蹈与宋队舞”中舞目有所重合,如绘图有《抛球乐》的场面,与宋队舞”中《抛球乐队》相似,另绘图《佳人剪牡丹》同宋代廷队舞《佳人剪牡丹》有所渊源,随服饰风格与演出人员间有所差别。

2.宋代“队舞”的流脉

向下梳理,继宋后的元代是宗教信仰盛行的时期,这种社会信仰也深深体现在宫廷舞蹈中。元代宫廷乐舞为“乐队”,部分继承宋宫廷“队舞”。据《元史·乐志》记载,元有“乐队”,包括《乐音王队》《寿星队》《礼乐队》《说法队》四队。其中《乐音王队》中有妇女手执牡丹花表演的舞蹈,与宋时《佳人剪牡丹》很相似。虽同为宫廷宴乐,元代“乐队”和宋代“队舞”都是具有固定的程式,但元代“乐队”更具本民族特点。明清之际杂剧戏曲等艺术迅速发展,可是作为彰显王朝地位、权利、等级等的礼乐,虽在不断变化,但依然存在并发挥着作用。明代依然沿用“队舞”,宴飨要奏九大曲目,内容大多为歌颂皇帝功德。到了清“队舞”继续变化和发展,清代宫廷舞蹈中多为别国或其他少数民族乐舞,作为宫廷舞蹈清“队舞”用于宫廷宴享中,包括文喜起舞和武扬烈舞,作用是为歌颂皇帝的文德武功。随着清王朝的覆灭,中国古代舞蹈史画上了句号。中国古代,舞蹈的功能大致为悦己娱人、规范秩序、祭祀。此时,具有规范秩序或祭祀功能的宫廷乐舞的无处发挥作用,也随着王朝的覆灭而消散。如今,对于古代宫廷雅乐的探寻,我们可对遗留下来的古籍、诗词、图像中窥得部分。同时,也要着眼于民间舞蹈,因宋时大量宫廷艺人流落民间,且宫廷舞蹈与民间舞蹈本就相互影响。

这里要注意的是在研究宋“队舞”时容易混乱的地方,上面我们指出了宋“队舞”清晰的继承发展脉络,可是在接下来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却有许多同名却内涵不同的乐舞。例如,宋“大曲”与“队舞”中有许多作品同名,且程式相似。唐代表演性舞蹈《剑舞》《柘枝》等就同为宋“队舞”和“大曲”所摘用。余秋雨先生曾在谈到宋代时说过:“远远看去,宋代就像是一团乱麻。”这也就是说明要梳理宋代历史可是又繁又杂。而要梳理这个时期的舞蹈艺术,可以说同梳理这时期的历史面临的情况差不多,新的艺术形式在孕育出现,旧的表演性舞蹈在被吸收和融合,虽不乏优秀纯舞舞者,但纯舞形式巨减。宫廷舞蹈与民间舞蹈共同散发光芒,大量宫廷舞蹈流入民间,再被其它艺术形式吸收融合,继续向前发展。宋代乐舞艺术的发展中,艺术家们勇于表达内心情感思想,这与宋时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有着相当大的联系。

三、宋代“队舞”的文化背景

宋代文化的发展,在中国封建时期之内达于顶峰,既超越了前面历代,也为其后的元明之所不能及。而宋代文化的兴盛,应主要归功于宋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由于宋太祖本人就是由掌握军权从而夺取政权的,因此对于军权的控制和武人的制压是绝对的。这些因素,遂使国内无论贵门、寒门子弟都去读书考取功名。也正是这样宋代的社会结构有所调整,政权并不只被掌握在高门之中。同时这些政策的推行,也使得全社会的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

1.文化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文心雕龙》作者刘勰说:“时运交移、质文化变”,这句话体现了时代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也会使艺术的形式、风格等发生相应的变化。不同时代和艺术所表现出来的风格,是不同时代精神的体现。宋代的统治者是极有修养的,士大夫知识分子地位尊崇,且宋时文化政策相对自由,他们可以讨论国是,发表不同意见,言论自由。一方面,文化的自由带动了各种艺术更加自由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影响着艺术的审美。从五代十国至宋朝时期,整个文化中心渐渐由北至南,宋的都城从北方长安,转至南方的汴梁,这种文化中心的南移使得北方塞外的文学景象慢慢转成细腻的江南文学景象,因此宋代艺术被赋予当时江南含蓄的文化内涵,从而形成一种婉约美。

2.时代文化氛围对舞蹈艺术的影响

正是在这种文化氛围相对宽松,思想相对解放的时期,宋代的宫廷宴乐不同于其它时期追求铺张豪华,更多则带有一种文质儒雅的审美状态。而宋代宫廷宴乐的“队舞”,则受到这种审美最直接的影响。因从在继承唐代表演性舞蹈的基础上,加入文学因素,为表演增添了观赏性。就其舞蹈的功能而言,在这一时期所出现的“纯舞”,舞蹈的抒情功能远大于叙事功能,实现了舞蹈最为本质功能的复归。但是由于宋代文官政治时代背景的影响,单纯的舞蹈已不足以表达宋人博学的哲学理念,因此将诗、词等文学语言填入舞蹈,就成为填补这一空缺的重要内容,继而创造出歌、舞、对答等相结合的表演方式,形成其宋代宫廷“队舞”的独特表演形式。宋代是一个懂得融合、兼收并蓄的时代,继唐舞的繁盛后,宋代另辟蹊径,将唐舞转变成为一种符合宋人审美、新颖的表演方式。宋词的发展与宋“队舞”的变革具有相通之处。唐诗的繁盛后,对于宋代的诗来说就是难以跨越的高峰,诗发展到此时已复杂到非文人而难懂的地步。当一种文学形式繁复到非专业人士无法企及的巅峰时,一定会开始走向下坡,呈现一种没落趋势。因此,它就会由专业化走向民间。在诗的文学形式慢慢没落以后,词就兴盛起来,宋时的诗与词并存,但是没有词有名。宋代宫廷舞蹈“队舞”的转变,亦是相同道理。唐舞便是那难以跨越的高峰,因此词、对白等便是那更加轻松且易被理解的因素,当严谨的宮廷舞蹈,与自由抒情的词之间关系被拉近,形成一种新的舞蹈表演方式,促进宫廷舞蹈“队舞”的融合发展。

结语

宋代是中国古代舞蹈发展史中的重要拐点,舞蹈艺术受此时文化艺术“崇文尚雅”的社会风向影响,添入许多文学元素。宋宫廷“队舞”不似唐舞浓烈张扬,相反是一种婉约淡雅的审美倾向。一方面部分继承唐代舞蹈,另一方面发展演变,综合歌、舞、乐、对白等表演方式,成为具有严谨环节及故事情节,且极具表演性和文学内涵的表演形式。在对于中国舞蹈发展史的研究中,更多的研究者将目光锁向华丽奔放的汉唐舞蹈,而对古朴曼妙的宋代舞蹈的研究则没有那么多的篇幅。然而在中国古代,宋代的统治者对于宴飨之乐十分喜好,宋代宫廷中乐舞表演的场面十分宏伟壮阔。舞蹈艺术发展繁荣到一定阶段,势必会出现大批极其优秀的舞蹈人才,这些人才的专业性又再次促进和推动了宋代舞蹈的发展。但值得一提的是专业舞人对于宋代舞蹈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泯灭的重要作用。文章中,笔者在有限的、可供搜集的材料中梳理宋代“队舞”的发展、变化及形成的文化背景与渊源,望能在厚重的舞蹈文化遗产中梳理出具有价值,可为今用的舞蹈材料。

参考文献:[1]袁禾.中国古代审美历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2]余秋雨.中国文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11).

[3]梦元老等.东京梦华录[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

[4]刘永济.宋代歌舞剧曲录要[M].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猜你喜欢
渊源宋代文化背景
西夏“城主”及其渊源考
周人传统与西周“礼乐”渊源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STAR FLOWER WATER 百年“明星”两岸渊源 1929年产量超过1000万瓶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策略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探索
浅谈宋代瓦子勾栏的兴盛及对书会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宋代工笔花鸟用线
宋代浦城吴氏家族与王安石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