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论述的社会心理意涵

2021-01-13 05:03左路平吴学琴
湖北社会科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群众时代心理

左路平,吴学琴

(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意识形态建设提升到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并且积极推动社会心理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的融合与协同发展,一方面,在社会心理问题日益凸显的时代背景下,高度重视社会心理建设的发展,如强调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等;另一方面,善于在意识形态的内容创新中融入社会心理的诉求,如将群众对于美好生态的心理需求、对于党内贪腐情况的憎恨心理等内容上升为党的意识形态主张,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等。在新时代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了党的优良传统,不仅在推进意识形态建设中积极把握群众心理诉求和心理特征,采取适当的社会心理策略来推进党的思想宣传工作,把情感关怀和心理调适纳入意识形态工作的具体框架中,而且在国际话语权建设方面,强调不同国家人民的情感交流、注重对外宣传中的社会心理策略运用,推动了意识形态建设与社会心理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多重融合和发展,为增强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实效性和社会心理建设效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动力。

一、推动社会心理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的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不仅十分重视社会心理建设,而且善于将社会心理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结合起来,推动二者的融合发展,促使其同向同行、共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局。

(一)高度重视社会心理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提出要重视社会心理建设,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这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保障,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心理基础。首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近年来,由于社会心理方面出现问题而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屡有发生,因为个人心理问题而出现自杀、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也频频发生,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这些都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心理建设的直接动因。其次,要培育青少年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要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2](p54)在青少年的成长中,要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培育积极的社会心态,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愈挫愈勇,才能做大事,才能锤炼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再次,在谈到台湾和大陆的关系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促进两岸人民心与心的沟通,拉近两岸人民的心理距离。“要积极创造条件,扩大两岸社会各界各阶层民众的接触面,面对面沟通,心与心交流,不断增进理解,拉近心理距离。”[2](p242-243)可见,两岸人民社会心理层面的沟通与交流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内容,只有拉近心理距离,才能更好地促进各方面的交流与共同发展,也才能为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奠定社会心理基础。

(二)善于将群众的社会心理诉求上升为党的意识形态主张。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强调社会心理的重要作用,还善于将群众的社会心理上升为党的意识形态主张,满足群众的社会心理需要,进而巩固党的执政根基、提升党执政的心理认同。首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现实基础是群众对生态、环保方面的现实需要和心理诉求。他指出:“经济上去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强烈的不满情绪上来了,那是什么形势?所以,我们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仅仅作为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3](p5)这里的政治就是民心政治,如果群众对党的领导存在不满情绪,就会损害和削弱党的执政根基,所以必须要深刻了解和全面认知群众的社会心理诉求,对其加以疏导和针对性解决问题,化解群众的不满情绪,这样才能巩固党执政的根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和发展的重要依据则是群众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满心理,是对群众社会心理需求的一种理论提升和回应。其次,全面从严治党的提出同样是对社会心理的思想回应和理论提升。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生产力提升的同时,其负面效应也随着改革的推进而逐渐显露,少部分党员干部受到错误价值观影响,逐渐走上贪腐之路,成为阻碍改革和发展的蛀虫,引发群众的不满情绪和党群之间的信任危机,群众对贪腐行为深恶痛绝的社会心理,是全面从严治党提出的重要现实根据。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强力推动下,党内贪腐的治理力度大大加强,全面从严治党也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群众对党的满意度、认同度、信任度不断提升。从某个层面来说,全面从严治党是对群众政治心理深刻把握之后的理论升华,积极回应了群众对党的不信任心理和质疑心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2](p368)群众对党执政的社会态度和社会心理,决定了党执政的目标和党自身建设的方向,群众在心理层面对党的真实认同是党长久执政的社会心理基础。再次,精准扶贫思想的提出亦与当前群众的社会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改革开放后,在“先富政策”的推动下,部分群众依据政策、通过辛勤劳动先富裕起来了,但是仍有很多群众还处于贫困状态,贫富差距有愈来愈大的趋势,使得不满情绪和不公平感在底层社会群众中蔓延,给整个社会埋下了危机。正是基于对群众不公平感、不满情绪和渴望美好生活心理的深刻洞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思想,这既是对群众社会心理的积极回应,也满足了部分贫困群众渴望美好生活的心理需求。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诸多内容都是对新时代群众社会心理的思想回应和理论提升,是唯物史观指导下对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辩证关系的精准把握和时代践行。

(三)有意识地将社会心理建设纳入意识形态建设框架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有意识地将社会心理建设的内容纳入意识形态建设的大框架体系中,进而实现二者的互动互促和共同发展。首先,满足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等基本心理需要是新时代的重要使命。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仅是群众基本的心理需要,也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他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1]把群众的心理需要纳入社会建设的目标体系中,成为新时代建设的重要追求,这“三感”是群众社会心理层面的基本需要,也将会逐渐纳入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框架体系中,进而形成意识形态建设与社会心理建设相得益彰、同向发力的发展态势。其次,以意识形态建设引领社会心理的疏导与调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通过宣传教育,建设具有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通过意识形态宣传将群众的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这遵循了意识形态对社会心理具有反作用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通过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引导群众的社会心理发展方向,借助正确的思想宣传和合理的舆论引导,可以塑造和培育群众健康的社会心态和积极的社会情绪,进而实现意识形态建设与社会心理建设的同向发力,共同服务于新时代的伟大事业。再次,培育积极健康社会心态是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4]可见,培育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维护高校稳定团结、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要求。综上可见,将社会心理建设纳入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整体框架体系中是时代之需和形势所要。

二、意识形态建设中社会心理策略的积极运用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重视推进意识形态建设与社会心理建设的同向发力和协同互动,而且还强调在意识形态建设中恰当地运用社会心理策略,进而提升意识形态教育和工作的实效性。

(一)强调意识形态工作中善于把握群众的社会心理。

在意识形态的传播和教育过程中,如果能够恰当地运用社会心理策略,必然会有助于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效果,增强意识形态的理论说服力和现实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讲话中也对此加以强调。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入脑入心需要遵循群众心理的特征和规律。在谈到少年儿童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儿童的心理特征,用适合他们年龄阶段心理特征的方式进行教育和引导,这样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进一步而言,意识形态工作要遵循和把握不同群众的社会心理特征,依据不同的心理特征选择不同的宣传和教育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其次,以情感人、以情化人是文艺意识形态的重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文艺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文艺作品要彰显人民的需求、反映人民的情感、体现人民的思想和意志,这是新时代文艺工作需要遵循的价值要求。文艺作品作为特殊的意识形态上层建筑,要发挥其思想教育功能离不开其鲜明的情感特质,在他看来,文艺作品就是要激发群众的正面激情、引导群众的情感、调适群众的情绪、培育群众向善的社会心态,进而激发群众内心深处对真善美的渴求,对美好事物和生活的向往,以情感人、以情化人,进而实现育人目标。再次,意识形态工作的目标是要取得群众的情感认同和心理认同。党的意识形态主张只有得到群众的心理认同和情感认同,才能真正转化为现实生活的实践,变成一种改变现实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强调要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传播和培育,要“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2](p165)此处表达了核心价值观传播和教育的目标,即实现潜移默化的心理认同和情感认同,即心理学所谓的潜意识效果。也就是说,要让核心价值观成为群众的集体无意识,在不知不觉中接纳、认同和践行,进而转化为一种改变生活现实的实践力量,意识形态建设的效果也因此而显现。

(二)重视情感关怀和心理调适并纳入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内容体系。

情感维度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维度,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增加情感关怀会推动工作效率的提升,同理,取得群众的心理认同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目标,只有群众真懂、真信、真认同,党的意识形态主张才能转化为现实生活的实践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意识形态建设需要重视对群众的情感关切,要重视群众的心理认同。首先,强调情感关怀的重要作用,并将其纳入意识形态建设的视域中。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讲话中他就指出:“我们要主动走近青年、倾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成为青年愿意讲真话、交真心、诉真情的知心朋友。……我们要真情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做青年工作的热心人。……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就在身边、关怀就在眼前。”[5]在这里,他强调做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特别关注青年群体的心理特征和个性特点,用以情感人、以情交往的方式获得青年群体的真心和真情,用情感关怀的方式得到青年人的认可和支持,这也是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方法和策略。其次,促进群众的心理调适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提升意识形态工作实效性的关键方面。在新时代,由于各种外在压力、内在矛盾,导致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出现焦虑、浮躁和不满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和调解,很容易演化成社会冲突和社会矛盾。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培育群众良好的社会心态,还强调以主流意识形态引导群众的社会心态发展,以意识形态的思想力量引导群众心理的理性发展,进而激发群众的心理认同和情感力量。正如他指出的,要“善于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6](p334)他明确指出新闻舆论对于社会情绪的引导作用,正确的新闻舆论不仅可以鼓舞群众的士气、激发群众的热情、凝聚群众的力量,还可以引导社会情感、调适社会心理、化解负面情绪,这也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再次,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任务。民心即是群众的社会心理倾向,人民是对党有着深厚的情感和高度的心理认同,还是对党有着不满的情绪甚至怨恨的情感,这直接关乎党的执政根基和长久执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民心所向对于党的关键性意义,“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2](p368)要“做到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6](p296)可见,群众对于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认同关乎党的执政之基,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与发展。因而,将民心政治纳入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总体框架中,也是新时代的重要任务。

(三)关注情感外交以提升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重视国内意识形态建设,而且强调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世界视野,关注中国声音和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重视中国价值观的国际认同,善于为全球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在意识形态的国际传播中,他也十分强调社会心理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他在论述国际宣传时强调对心理策略的运用,如“要加强战略谋划,对外既要展现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又要传播当代中国蓬勃发展的多彩文化,以德服人,以礼服人,以文服人,加强情感认同”。[7](p215)首先,当代中国价值观走出去和中国故事国际传播需要把握和遵循不同国家人民的心理特征和文化特点。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特征,其国民也有着差异化的社会心理特征,在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国际传播中,要“考虑不同受众因心理特征和文化差异而产生的接受方式特点,采取‘分众化’传播,针对不同国家、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传播方式”。[8]只有在把握民族文化特点和民众心理特征基础上的对外价值观传播,才能有效构建各国人民的价值共识。同样,在向世界各国人民讲述中国故事的时候,也要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以他们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展现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和精彩故事。在2015 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文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这方面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一部小说,一篇散文,一首诗,一幅画,一张照片,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一曲音乐,都能给外国人了解中国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都能以各自的魅力去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9](p15)可见,文艺作为一种人们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表达形式,更加符合其他国家人民接受的心理,也更加容易传播中国价值、讲述中国故事和展现中国精神。其次,强调情感外交在对外宣传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外交场合的主旨演讲中强调要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感情,在增进信任、提升感情、促进心与心沟通中实现各国之间的合作共赢和共同发展,如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他指出:“中国永远是非洲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我们要扩大文化艺术、教育体育、智库媒体、妇女青年等各界人员交往,拉紧中非人民的情感纽带。”[10]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其内容就包括实现各国人民的民心相通、民意相连,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建立心理层面的广泛信任,才能建设共建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在阐释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中国方案时,他也指出:“中国愿通过互联网架设国际交流桥梁,推动世界优秀文化交流互鉴,推动各国人民情感交流、心灵沟通。”[6](p534)可以利用互联网媒介推动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情感沟通,拉近各国人民之间的心理距离。可见,情感外交在习近平外交思想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是新时代增强对外宣传、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世界认同的重要途径。

三、新时代进一步推动意识形态建设融入社会心理因素的现实路径

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面临意识形态领域问题和社会心理领域问题的双重挑战,如何在意识形态建设领域融入社会心理要素,提升意识形态建设的效果,引导社会心理的良性发展,是新时代面临的课题。为此,在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中,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二者的协同发展。

(一)意识形态理论创新:重视社会心理诉求的理论提升。

一定时代的社会心理是意识形态生成的重要基础和素材,意识形态理论工作者在推动意识形态理论创新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够把握一定时代的社会心理,则会脱离实际、脱离人民,成为漂浮的空中楼阁,意识形态也不会被群众所接受和认同。反之,只有深刻把握时代的社会心理状况和特征,感悟群众真实的需要和生活现实,才能创造出符合群众需要、容易被群众接受的意识形态理论。在新时代,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亦要如此,要不断把握、深刻了解、全面认知新时代群众的社会心理状况,以群众的心理需要为参照、以现实问题为导向,进而满足群众的精神需要和理论需要,“理论需求是指面对新的时代、新的实践、新的问题产生的思想困惑和现实困境,人民群众对党、国家和社会等理论供给方提供正确解决现实问题和思想困惑的理论要求。”[11]这种理论需求成为党的意识形态理论创新和发展的现实动力,也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创新和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当前,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需要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但也存在着一系列的社会心理问题,“我国民众社会心态总体上是健康、积极、进取、开放、包容的,但犬儒、怨愤、悲观、逆反、冷漠、焦虑、失衡、不信任等心态在社会成员当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12]面对各式各样的社会心理需要,党的意识形态理论创新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推陈出新,增添新时代的新内容,把群众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心理需要提升为党的新时代意识形态主张;对于负面的、消极的社会心理状况,则要积极疏导,以科学的方式来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疏导和化解负面社会情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在理论创新和实践举措两个层面不断以群众心理为导向,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改革,一方面,深刻把握群众的社会心理动态,推动各项社会改革,革除社会弊病,满足群众的心理期待,如对党政官员贪污腐败行为的大力度、大幅度治理,在贫困地区推进精准扶贫的举措,这些都是符合群众现实需要和心理倾向的现实举措,其推动和实施也获得了群众的广泛支持和心理认同;另一方面,将群众的心理需要上升为党的意志和意识形态主张,如全面从严治党的提出就顺应了群众对党自我革命的期待,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顺应了群众对美好生态的需要,精准扶贫的思想则满足了群众对美好物质生活的心理期待。

(二)意识形态大众传播:社会心理策略的灵活运用。

意识形态传播需要采取丰富的传播手段和宣传策略,才能让群众更加容易接受、更加认同和易于践行,社会心理策略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党在各个时期的思想工作中的经验积淀,即采取适当的心理策略推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从心理过程分析,意识形态的心理认同主要受到人的认知、情感、需要、行为四个心理因素影响。认知结构是形成意识形态心理认同的基础;情感体验是深化意识形态心理认同的关键;需要满足是增强意识形态心理认同的动力;行为强化是巩固意识形态心理认同的方式。”[13]也就是说,要实现意识形态认同,就必须从认知、情感、需要和行为等几个方面着手,意识形态传播则主要在认知层面发挥着作用,这是首要的步骤也是关键的步骤,民众通过党的各种宣传来接收和认知党的意识形态主张,如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国庆仪式的现场观礼和电视直播、文化娱乐节目的意识形态传播、学校的思政课教育等,这些意识形态宣传途径可以让群众接收到信息,但是要让群众接受并认知则需要适当的心理策略。为此,要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心理特征和现实条件,采取合适的宣传手段和宣讲方式,才能更容易促进群众对党的意识形态主张的认知、认同。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针对儿童、大学生、农民就显然不能使用相同的方法,针对农民要以实际心理需要为导向,关于儿童则要以娱乐、灌输和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大学生则要以理论说理的方式,“以主流意识形态说理的方式来应对当前面临的各种挑战,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和认同度,进而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时代之需。”[14]再如,在中国梦的思想宣传中,只有结合各行各业群众的社会心理,才能更好地进行传播,在航空企业中宣传则为“航空梦”与“中国梦”的结合,在体育行业中宣传则为“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的结合,在大学生中宣传则为“个人梦”与“中国梦”的结合等。但是从反面来说,各种错误社会思潮、思想价值观念的生成和传播亦有着特定的社会心理基础,对错误思潮进行社会心理根源的深入剖析则有助于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其错误之处和泛滥之因,因此,在新时代要善于利用社会心理的分析方法来剖析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问题,一定时代社会思潮、价值观念的生成和传播都与特定时期的社会心理有着内在联系,错误思想观念的传播如果符合部分群众的社会心理特征,则会借助自媒体等平台迅速传播,进而导致社会心理朝向更加恶化的方向发展,如近年流行起来的历史虚无主义及其变种形式如价值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等等,这些思潮的传播都有着特定的社会心理基础,与当前部分中国人的社会心理有关,也与其使用的特定心理策略有关。有学者就指出:“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的炮制正是以不满、怨恨、怀疑、失望等非理性情绪为心理基础”。[15]“政治仇恨心理、不信任心理及文化自卑心理是历史虚无主义生成的社会心理根源;社会成员的猎奇心理和大众娱乐心理则是其传播的重要社会心理基础;以问题悬设的方式制造心理暗示、以逻辑论证强化心理认同是其认同的社会心理机制。”[16]只有充分了解这些错误思潮话语叙事的心理策略,才能从根本上认清它,进而反对和摒弃之。总之,意识形态传播中社会心理策略的运用必不可少,在新时代尤其要注意从正反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关注和研究。

(三)意识形态双重认同:强调情感认同与理性认同的统一。

党的意识形态生成、宣传的最终目的是要获得群众的广泛认同,进而转化为现实生活的实践力量,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7](p9)因此,党的意识形态在转化为实践力量之前,必须要获得群众的广泛认同。但是,意识形态作为思想上层建筑,其高度的理论凝练和抽象的话语表达,需要群众有一定的理论思维和辩证逻辑理解能力才能够准确接收信息,实现理性认同,但并不是所有群众都能达到这个程度。因此,情感认同是理性认同的重要补充,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核心价值观不仅要取得群众的理性认同,成为人们的价值共识和普遍价值评判标准,还要获得人们在心理层面的情感认同和支持,使其成为群众的心理习惯,默化为日常生活行为的自觉遵循。正如有学者指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的统一,理性认知是前提,而情感认同无疑是实现这一转化的强大精神动力。”[1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亦是如此,从理性认知到理性认同,到情感认同和情感转化,是意识形态不断内化、实践化的过程。具体而言,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可以借助以下途径实现。

其一,通过政治仪式和重大政治活动构筑意识形态呈现的空间场景,营造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氛围。政治仪式和相关的政治纪念活动可以激发群众的情感共鸣,增进群众对党的情感认同,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的国庆阅兵仪式就激发了全国人民的广泛情感共鸣,通过仪式来展现党领导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领导人讲话、彩车等布展来呈现党的意识形态主张和思想理论创新,这些场景布展在配乐的伴奏中,缓缓走过,勾勒了漫长的历史画卷,激发了群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群众被强大的集体情感所感染,这种借助仪式和集体活动激发的情感认同,会成为意识形态认同的重要动力。其二,通过文艺创作来提升群众的情感认同。在党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凭借着对民间疾苦的深刻了解和对百姓心理的洞察,充分地意识到人民情感的根本真实性,并通过极富感染性的文艺作品打动人心、引起群众的强烈共鸣。”[19]党一直重视通过文艺作品的创作来促进群众的情感交流,激发群众的情感共鸣,打动群众的心灵,这些成功经验在新时代要继续保持。要通过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激发群众积极情绪的、引起群众情感共鸣的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生活现实、彰显现实需求、凸显群众心理,进而满足群众的情感需要,升华群众的情感共鸣,提升群众对于党和党的意识形态主张的情感认同。近年来,《战狼2》《红海行动》《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等主旋律电影,在放映的过程中极大地激发了观影人员的爱国主义情愫、集体主义情感,为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提供了重要的情感动力。其三,通过现实生活中切切实实的情感关怀来增强群众的情感认同。党推进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与群众打成一片,同群众保持紧密的情感联系,党的执政才能稳固,群众才能认同党的意识形态主张,党与群众的情感联系一方面要求党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对群众予以深切的、经常性的情感关怀,特别是对生活困难的群众送温暖、给予其关怀和帮助;另一方面通过实实在在提升群众生活水平,增强群众与党的情感联系,通过物质条件的改善,增强群众的获得感,让人民群众心中有着落、有依靠、有希望、有盼头,强化人民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正面情绪体验,使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更加持久和坚定。[20]同时,还有其他许多方式可以提升新时代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需要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四)意识形态工作体系:纳入培育积极社会心态的具体要求。

在信息加速传播、自媒体迅速发展、日常生活节奏加快的新时代,人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快节奏生活,时空的快节奏切换给人们带来了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和不平衡性,一方面,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面临各种压力,考验着人们的心理接受能力;另一方面,社会情绪的传递机制显著变化,负面的社会情绪借助各种自媒体途径迅速蔓延和传递,给人们造成了普遍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社会心理发展面临的困境和问题,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应当加以关注,并且纳入意识形态工作体系中。其一,要参照党的意识形态各层级工作体系和机制,推动构建完善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为解决部分群众的心理问题提供帮助。“针对当前部分公民表现出的功利、悲观、自卑等社会心态问题,要采取心理疏导和教育调节的方法,将心理学专业领域的知识应用到新时代的社会心理建设之中。”[21]目前,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在各单位、各层级已经初步构建完成,各层级的主体责任、主要任务已经明确并在落实中,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在我国的建设和发展则相对滞后,为此,要参照意识形态工作体系的整体架构,建立有效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把意识形态工作与社会心理治疗和引导结合起来,在意识形态工作队伍中增加心理学专业的工作人员,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和协同发展,进而为社会各群体的成员解决心理问题、疏导社会情绪、化解不良社会心态提供帮助。其二,以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为目标,在意识形态具体工作中融入社会心理内容。在意识形态具体工作中,不仅要做好对群众的思想教育、价值引导等,还要纳入社会心理疏导和培育的工作内容。具体而言,在意识形态工作中,要注意心理观察、心理引导、情绪化解等内容,首先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收集和了解群众的社会心理状态,如利用大数据技术在网络上收集群众的情绪表达、心理状态相关的数据,通过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来剖析和认知群众的心理倾向、情绪体验和总体心理状况,进而以一定的理论为依据分析和评估群众的社会心态,在认知、了解、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精准的社会心态治理,对特定人群进行特定的思想工作和心理指导。其次要在把握和了解社会心理状况的基础上,进行普遍性和针对性相结合的社会心理治理和引导,对于一些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问题,如普遍压力下的社会焦虑心理、社会不公正引起的反社会情绪、功利倾向导致的普遍不信任心理、消费社会中的泛娱乐化心理等,要从社会治理的整体角度来加以把握和解决,通过对具体社会问题的破解、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等方式来实现对社会心理的引导和疏解;而对于一些由于社会问题引发的个人心理问题,如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必须要通过思想疏导和病理性治疗来协同解决,通过心理治疗机构和诊所的建立来帮助群众解决个人心理问题。再次要以意识形态工作创新和发展为引领,推动社会心理的正向发展。要以意识形态工作创新为突破点,引导群众的社会情绪朝向正确的方向发展,通过创新意识形态表达形式、传播手段和内容都可以为疏导社会情绪、引导社会心理的正向发展提供帮助。“在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中,要善于运用党的意识形态主张主动引导群众的社会心理,疏导不良的社会情绪,帮助群众培育积极理性的社会心态,通过党的新闻舆论,引导群众积极理性地面对和思考现实,树立积极理性的社会心态。”[22]也就是说,主流意识形态对于社会心理具有调适、引导和塑造的功能,主流意识形态在引导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予以人们情感获得、情绪体验,塑造和引导着社会心理的发展方向。对于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创新来说,可以通过丰富的形式,如政治仪式、图像化呈现、电影方式等等途径来实现意识形态的形象化、生动化展现,进而为社会成员提供可以分享情绪体验和情感共鸣的特定的意识形态场域,进而引导正确社会心理的形成、疏解负面社会心理、培育健康向上社会心态。

(五)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把握社会心理后的精准施策。

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是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其中社会心理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际传播中如何把握不同的社会心理需要和特征,是能否增强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同样,情感外交也是中国文化能否得到世界人民理解的重要因素。在全球化和网络化迅速发展的新时代,应该以积极正确和理性的社会心态应对外来思想与文化。

其一,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社会心理策略的积极运用可以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不同国家由于受到历史传统文化、现实生活条件的影响,其总体社会心理状况呈现出特定的民族特征和国家特征,而在推动中国声音、中国故事、中国方案和中国价值观走出去的过程中,也应当在充分了解和把握不同国家的群众心理基础上进行,对传播的具体方式、传播的话语进行适当的修改、调整和创新,以适应各国民众的心理接受特征,只有如此才能更容易被接纳和认同。其二,情感外交是意识形态对外工作的重要内容。同各国人民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是新时代中国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方法,首先,要以利益的互惠和共享为基础,增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之间的情感联系,马克思就曾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23](p286)同样,各国人民之间的情感联系如果离开物质利益支撑,也是不能长久维系的。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进程中,要为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在共享、共建中实现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人民之间的情感联系也会因此而不断深化。其次,要以各国政治主体的平等交往和共同协商来增进各国人民的信任感和亲近感。在传统西方发达国家建构的全球政治体系中,发达国家极力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为本国利益不顾贫穷落后国家的权益,强行推销其经济政策和文化价值观,这种建立在强权基础上的国际政治体系遭到发展中国家的反抗,世界人民之间的信任和情感也因此而不断降低,心理上的间隙也越拉越大。中国倡导各国之间的平等协商,在关乎全球各国人民的共同问题时,应在协商和对话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共同发展,这样不仅有利于增进各国的政治互信,也有助于拉近各国人民情感联系。再次,要以文化交往为纽带,促进不同文化融合,以文化交流为情感纽带,增进各国人民相互之间的尊重和情感认同。世界各国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传承,世界也因文化多元而呈现出精彩的状态,因而,各国人民之间在文化交往中展现各自的民族特色,以文化交流、融合为情感纽带,在交流中形成相互尊重、融通感情的氛围。其三,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为契机,推动各国人民共同体意识的生成和对外交往正确心态的树立。各国民众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现实境遇等差距,在对外交往中存在着不同的心理,有的秉持友好开放的心态对外交往,而有的则存在着排外心理,对外交往中存在着怀疑、不信任的心理。在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应该着力消除那些国际交往中的负面心理,树立积极向上、开放包容的交往心理。对我国人民来说,要树立新时代大国心态,“对于中国来说,在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需要确立‘自信’‘包容’与‘担当’的大国心态。”[24]这种交往心态可以一方面促进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另一方面吸收外国优秀文化和先进技术。同时,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进程中,倡导符合各国人民心理实际的价值主张,促进新时代中国故事走出去、传播开来。

猜你喜欢
群众时代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多让群众咧嘴笑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