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体会与思考

2021-01-13 13:04唐湘博
科教导刊 2021年27期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教学体会课程教学

唐湘博

摘要课程教学是一所大学最重要的活动,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微观经济学”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达成非常重要。文章基于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教学手段与资源的有效利用、教学考核模式的不断优化等四个方面,总结基于“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体会与思考,供大家分享。

关键词 微观经济学 课程教学 教学体会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7.046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Thinking Based on Microeconomics

TANG Xiangbo

(SchoolofFrontierCrossoverStudies,HunanUniversityofTechnologyandBusiness,Changsha,Hunan410205)

AbstractCurriculum teach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activity of a university, and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s the lifeline ofthe school. Microeconomics is oneofthecore courses of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majors in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stipulat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achievement of teaching goals and teaching effects is very important. Based on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of the course, the article summarizes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pedagogy thinking of Microeconomics from four aspects: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teaching content, meticulous design of teaching process,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pedagogies and teaching resources, and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assessment mode. This article proposes these experiences for everybody reference.

KeywordsMicroeconomics; curriculum teaching; teaching experience

1基于教学目标,从顶层设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基于教学目标和课程性质,如何从顶层设计,合理和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是课程教学的“核心”。“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较多,理论过于抽象、图形多且复杂、涉及方法较多。我们将该门课程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优化整合,并通过专题的形式展示出来。课程内容由八个专题构成,每个专题有相应的子专题(见图1)。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课程教学设计是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为基础,通过优化教学过程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微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如果老师只是不停地讲理论、画图表、推公式,不去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则导致学习效率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学习金字塔”的研究成果,[1]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以语言学习为例,“听讲”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记住5%;通过“阅读”方式能记住10%;用“看音像、图片”方式能记住20%;“示范”或“案例”教学方式能记住30%;“小组讨论”方式能记住50%;“实际演练”方式能记住75%;“给别人讲”或者“亲身体验”方式能记住90%的内容。鉴于此,我们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融入思政元素”“注重案例教学”和“加强实践教学”,以期获得良好教学效果。

2.1融入思政元素,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结合

在讲解微观经济学理论时要注重融入思政元素,[2]既要培养学生经济分析的基本能力,又要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精神,有目的、有计划、有技巧地引领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结合与统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三观思想。在讲授“消费者行为理论”过程中,针对消费者如何在有限約束下获得最大的满意程度这一问题,结合目前我国消费现状和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帮助学生有意识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勿要盲目攀比,坚持理性消费,适度消费。

2.2注重案例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

在案例教学中,首先要把握好案例的选择,其次精心设计问题,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和升华。如在讲到税收的转嫁与归宿问题时,引入1990年美国国会对游艇、私人飞机、珠宝、豪华轿车这类奢侈品征收新的奢侈品税的案例,询问学生“奢侈品的税收应该如何征收?向谁征收?”大部分学生认为因只有少数富人才能消费得起奢侈品,故而应该“谁消费,谁承担”,向富人征税还可用于补贴穷人,平等又合理。接着老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我国的奢侈品消费大多发生在国外还是国内?或者国内外的免税店?富人总能想到办法逃避税收的负担,而奢侈品的生产企业不仅要承受税收,还要面临需求减少引起的迫不得已的减产或降价,甚至解雇工人。因此,实施该项税收之后反对者并不是富人,而是生产这些奢侈品的企业与工人。同学们从该项实际案例中掌握了消费税改革的新知识,案例教学有助于将抽象理论知识更加具体和生动化,转变为有利于学生消化和吸收的知识。在讨论和互动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厘清观点,迸发思想火花,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同时,在价格理论讲授过程中,多以社会热点事件为议题,分析社会现象背后的经济学原理,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如在讲授限制价格时,引入2016年引起广泛热议的“天价挂号费”事件,讲解限制价格可能造成的黑市问题,并请同学们讨论如何解决。同学们纷纷讨论出“发放购物券,实行配给制”“增加供给”等解决的办法,锻炼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分析能力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2.3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微观经济学”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同时也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3]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只是局限于教师课堂知识的传授和经济理论的讲解,还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进行经济观察,比如做一些市场和社会调查,充分发挥学生对微观经济学问题的探究欲望,在加深对相关理论问题理解的同时,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教学中,老师要整体把控、全程指导,帮助学生对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用理论来解释相关的经济现象,找到问题的答案。考虑到学生大多没有实践经验,我们安排学生去工厂进行实际调研,与企业领导和相关人士面对面交流,了解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和解决政策和方法,使学生较好地融入社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另外,我们还会邀请政府或金融领域的领导给学生做专题讲座。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微观经济学”的过程中轻松掌握理论知识,培养解决经济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

3有效利用教学手段与资源,提高课程教学效率

丰富的教学资源和高效的教学手段是上好一门课的保障。现代化教学手段越来越多样化,但是如何处理好传统教学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关系,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之一。针对“微观经济学”课程内容多而学时有限,还要增加实践环节的情况,我们运用网络平台,增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课堂上主要讲授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课后则可借助网络平台,把一些有关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放置在平台上,指导学生就课程的其他相关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将微观经济学课程的一些重点和难点内容以短视频形式放在课程网络平台上,如关于机会成本、消费者偏好、长期边际成本曲线效应等,教师提前准备课程资料库,录制教学短视频,导入移动终端学习平台(学习通、MOOC等)。学生在平台完成教学视频观看、针对性课前练习或课前讨论,对疑惑处进行标记。然后,教师在课堂上对学习内容进行系统组织和梳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逻辑网络,对学生在课前练习中所出现的误区进行解释,加深对重点和难点知识内容的讲解与分析。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教学方式和手段的结合,大大提高课程教学效率。

4不断探索教学考核模式,优化课程学习成绩评价

课程学习成绩评价是课程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也可以起到检验教学效果、诊断教学问题等作用。要优化“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学习成绩评价,就必须探索一套贯穿教学全过程的课程考核模式,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其中平时成绩是对课程学习的全程动态跟踪,包括考勤、课堂发言和小组讨论情况、提交小论文情况、随堂作业和课后作业情况,以及网络交流情况等;同时逐步加大平时成绩的占比,我们在考核优化前,总评成绩(100%)=平时成绩(20%)+期末成绩(80%);考核优化后,总评成绩(100%)=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50%)。平时成绩评定方法如表1所示。

5结尾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教师,无论从事哪个专业、哪门课程的教学,都必须精心研究,并力求精益求精。高明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才能有效调動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考的主动性、参与的自发性,使知识得以掌握和升华、能力得以提高和拓展。当然,教师在掌握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的同时,最重要的还是要熟悉所教课程的教材,正确把握教学内容。因此,我们对“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之路还任重道远,如课程教学内容如何进一步更新、完善;教学改革如何尝试“翻转课堂”;社会实践如何进一步推进;案例教学如何更加严谨、科学。这些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研究与探索,不断总结和深化。

基金项目:2018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绿色发展下我国雾霾治理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18YBQ 076)

参考文献

[1]韩玮,程琦.“学习金字塔理论”在高校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中的可行性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5(7):110-111.

[2]陈进.《微观经济学》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探索和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5):167-168.

[3]石娟.“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的中美差异与启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2):31-32.

猜你喜欢
微观经济学教学体会课程教学
关于职业教育的一点教学体会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改革体会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民办高校《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探讨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关于民办高校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高职“生物药物检测技术”课程教学体会
微观经济学中的包络定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