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STEM科学区材料投放的策略研究

2021-01-13 00:40李冰洁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1年12期
关键词:理念科学探究

李冰洁

提升幼儿综合素质,推动幼儿综合发展以及加强实践能力,是现阶段幼儿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很多幼儿园引进了教学新方式,进而让我国传统教育方式出现了较大的变化。STEM教育重视对孩子实践能力的培养,夯实今后学习的基础。基于此,我园将对在STEM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科学区活动时如何有效投放材料进行探究,分析STEM教育理念下活动材料投放要点和支持策略活动,以供参考。

就STEM教育理念而言,是依托丰富多样的材料开展的,并非对相关科学知识予以简单的结合,而是对各学科知识进行全面的融合,并立足于此对幼儿开展综合培养。STEM教育理念更加强调幼儿教育中综合知识的发展,由传统的单一学科实现融会贯通,以提升幼儿对教育内涵的感觉和认知能力。因此,在进行活动材料投放时,幼教工作者就要提高对材料投放的重视程度,确保材料投放能满足STEM教育要求。

一、STEM教育理念下活动材料投放要点

(一)材料投放要紧扣目标

幼儿处在一个理解能力、观察能力较低的阶段。在参与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大部分时候幼儿通常只会关注自己身边的事物,直觉式思维较为具体,所观察到的只是一些表面现象。因此,教师根据这一点在投放材料的时候,要与幼儿生活接近,这样更容易被他们所接受,也更容易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一定要紧扣目标进行选用,不宜采用多余的材料。

(二)材料投放要保证数量充足

STEM教育注重幼儿创造力的开发,要留给幼儿足够的空间进行思考,才能够提高幼儿的创造力。为此,教师需要提供充足的材料作为支撑,帮助幼儿开拓足够的探索空间。幼儿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需要操作大量的材料,材料的丰富能够使他们拥有更多的选择。操作能促进幼儿进行实验探索,发现更多科学的奥秘。教师应提供足够的材料供幼儿发掘和使用,避免因为材料过少而令幼儿产生“占有”的观念,导致幼儿注意力集中到材料的争抢上,令科学活动无法展开。

(三)材料投放要操作性强

幼儿正处在直观思维阶段,当他们展开实际操作的时候,思维和注意力都能够比较集中。对此,幼教工作者在开展STEM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积极运用幼儿身边的事物,立足于幼儿兴趣,落实好STEM教育的各个环节,以便于发挥出最佳的学习效果。教师要立足于STEM教育的模式,主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幼儿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上。在开展科学实验的时候,幼儿选择的材料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能够帮助幼儿在亲身操作的过程中,产生更多思考。

二、STEM教育理念下幼儿对材料选择的支持策略

(一)基于幼儿需求选择合适材料

让幼儿今后能够成为跨学科创新型人才是幼儿园开展STEM教育的主要目标。由于幼儿年龄偏小,他们关注的方面十分有限,因此,在选择材料时要建立在尊重幼儿需求的基础上,并注意幼儿的兴趣方向。综合而言,教师在投放区域材料时应该尊重每一位孩子的兴趣。这样在活动开展期间,幼儿更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活动中去,他们在游戏活动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学会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培养幼儿独立、自信、创新等良好品质,对幼儿现在与将来的学习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根据材料分类实行自由选择

因STEM教育理念是注重解决真实情景中的真实问题,教师需给孩子们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能够自主操作,让他们自主去尝试、操作,从区域活动中获得发展。当幼儿在项目中对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时,教师可以根据下一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材料的预设并做好记录,真正做到幼儿自主并有计划的选择材料,即使一开始选材料时有些不合适,也能在项目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材料,促进问题的解决。

(三)加强益智教育开拓幼儿思维

在科学区的材料投放中,应当以开拓幼儿思维为中心,有侧重和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科探素材,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游戏。教师在活动的组织中,要积极地发挥好支撑和引导作用,为幼儿的活动提供原生态的素材,以保障科探活动的顺畅进行。如为了让幼儿接触和认识到自然科学和科技新兴产物的关联性,教师可以放置简单易操作的拍立得相机,方便幼儿记录自然中有趣的新事物,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科探素材,让幼儿通过趣味素材的欣赏,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游戏,从而产生兴趣。

三、STEM科学材料与传统科学区材料的区别价值

(一)主体性不同

传统科学区材料的投放大多是以教师为主体,根据开展的主题活动开展科学区的实验探究,材料多为教师准备。而幼儿只是结合科学探究主题,根据已有材料进行实验操作,从而得到经验的提升。

STEM科学区材料的投放主要是以幼儿为主体,项目来源于生活。幼儿在实施项目前会进行计划,根据完成的项目也会有计划地进行材料的选择。STEM科学区的材料选择是更自主的,而且是随着项目的进展不断更新调整的,而不是像传统科学区投放的材料,根据某一科学探究活动一成不变的。

(二)投放背景不同

传统科学区根据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让幼儿通过材料有目的地探究科學活动中所实验对象的基本特性、物理属性等。教师投放的材料主题性较强,将主题目标隐于投放的材料中。为满足幼儿顺利地得出实验结果,丰富科学实验经验,投放材料的目的性非常强。

STEM理念下的科学区源于生活中发现的真实问题,幼儿乐于用生活中的实际物品在真实、自然的环境中进行探究。在收集的过程中,幼儿也会与同伴一起合作,将材料进行分类、清洁处理,把它们变成安全卫生可利用的材料,增加彼此之间的认同感和亲切感。这样更能激发幼儿对活动探究的兴趣。

(三)各类材料投放比例不同

STEM强调跨学科的整合学习,从科学、技术、数学、工程四大学科的本质出发,每项内容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在材料上也是紧扣这四大学科,忽略任何一种材料或工具都无法提升幼儿的科学素养。

而传统科学区的材料则是教师根据科学实验探究内容进行投放,有的时候只是观察记录一种现象。传统科学区对各学科的整合学习并没有要求,所以这也导致投放的材料比较单一,这也是有别于STEM理念下科学区材料投放的地方。

(四)环境创设不同

STEM科学区因涉及科学、技术、数学、工程,并且问题来源于生活。在探索过程中孩子们需要专注、耐心、动脑筋思考。在活动中跨学科的研究所用到的工具或材料也可能需要跨区域使用。

而传统科学区环境的创设并没有严格的标准,一般只要在安全的活动区域进行可简可繁的设置,供幼儿进行科学探究即可。

立足于STEM教育开展科学区活动材料投放,和传统活动材料投放之间存在着诸多的差别。基于此,教师在选择活动材料和投放活动材料的过程中,需要实现多元化,避免过于单一。这主要是因为STEM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全方位以及实践型人才。幼儿教师在开展STEM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对幼儿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深入了解和掌握STEM理念,对其中蕴藏的精髓内容进行全面的感知,立足于对幼儿材料使用和开发过程的关注,及时给予幼儿指导,让幼儿能够享受玩耍材料的乐趣,并经常性地引导和鼓励幼儿,使他们认识到科学和生活之间的关系,进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科学区游戏活动中,实现幼儿综合发展的教育目的。

猜你喜欢
理念科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科学拔牙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