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开发区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路径实践

2021-01-13 00:40李红刘朝阳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1年12期
关键词:普惠性公办普惠

李红 刘朝阳

2010年以来,我国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鼓励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文件颁发,更是明确指出了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同时提出了几种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方式:一是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向普惠性幼儿园发展;二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三是政府统筹区域公共资源,将配套小区幼儿园建成公办幼儿园或者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四是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帮助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特殊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这一文件的颁布,为严重落后的新站高新区挥来了“定海神针”,为经济开发区打破区域内以民办幼儿园为主、看护点为辅的学前教育格局指明了方向:紧跟国家政策导向,明确政府职能,坚定着学前教育改革的步伐。

一、新站区学前教育发展路径

新站区学前教育发展起步晚,底子薄,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严重匮乏。截至2013年,全区仅有民办幼儿园23所,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为零。在此基础上,新站高新区社会事业局明确职能,开始谋划、保障适龄幼儿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决定扩大学前教育投入,进行政府供给侧改革,建立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支持公办园建设以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两条腿走路的大格局。至今,新站区在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道路上已经历了完整的两个阶段,交叉进行着第三个阶段。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第一阶段(大力兴建公办幼儿园)

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兴建公办幼儿园,铺设普惠硬件资源

2013年,新站区面对民办幼儿园为主、看护点为辅的新站区学前教育,决定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实施学前教育三个三年行动计划,统筹国家、省、市、区学前教育奖补资金,采取政府筹措、引进开发商捐赠等方式支持全区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全部建成公办幼儿园。截止2020年底,全区已开办幼儿园共59所,其中公办幼儿园21所,截止2021年年底,公办幼儿园将达30所,基本实现新建城镇小区、回迁小区的公办园配套。

2.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进幼教集团,开展多元办学,拓展普惠软资源

2015年,首次探索政校合作办园,通过与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作创办新站区第一所公建普惠性幼儿园,即政府出场地、出资金,购买合肥幼专专业人员进行园所管理与教学,政府进行监管的模式,社会影响力较高,坚定了新站区新建小区园所走公办托管的道路。与此同时,结合国家中长期发展目标,在2020年完成公办园占比50%的目标,直接推动新站区与合肥幼专深度合作。其次快速引进创和、安大等企业办学以及康桥国际学校力量,实现公办园多元化办学,也打破民办园为主的大格局,为新站区学前教育发展从管理团队到师资团队的快速建立创生了新动力,在合作的过程中积累的办学经验,为新站区直办幼教集团积累有益经验。

3.精准帮扶,保证家庭特殊幼儿正常入园

提升学前教育资助力度,健全资助体系,细化工作程序,建立比对机制,进行精准助学,实现融合教育。以2019年、2020年为例,2019年共资助幼儿502人次,资助金额106.036万元。2020年资助幼儿616人次,资助金额131.038万元;其中建档立卡人员369人次,资助金额74.043万元,免除18名特殊幼儿保教费5.37万元,进行特殊幼儿生活补助6.3万元。

(二)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第二阶段(公民共进组合型发展)

新站区在大力引进政校、政企合作办公办园的同时,考虑一条腿走路,始终无法快速支撑国家、人民对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的需求,结合2017年修订的《合肥市市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和管理办法》(合教〔2017〕143号)文件要求,快速调整目标,每年认定一批普惠性幼儿园,确保学前教育资源面向大众,方便可及,收费较低,质量逐年提升(见表1)。

表1 新站区普惠性资源一览表

(三)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第三阶段(复合型发展)

经过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尝试,从引进多元办学、普惠性幼儿园的认定、园所品质提升到进行辅导网调整中吸取了大量的办学经验,构建了新站区学前教育管理模式,即教育部门主管、办学主体自管、督学监管、辅导网组长园协管的4级管理网络结构,提升区整体办学品质,也为新站区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注入了“强心剂”。两个阶段的有益探索,为新站区成立合肥幼儿新鑫幼儿教育有限公司,组建区直属公办幼教集团指明了方向,而新站区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方向从组合型发展迈进了复合型发展目标,逐步明确公办主导,引导民办园普惠型发展道路。

二、目前新站区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路径存在问题

(一)普惠性资源欠缺仍然影响着新站区学前教育的发展

作为研究者,从网络或者学前工作总结中获取的数据绝大多数存在一定的误差。以表1为例,在统计普惠性资源数据时,只考虑了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对于未达标的幼儿园(有的地方称看护点)并未计入统计范畴,这就导致实际的普惠性资源远远未达到现有比例。因此,加大财政投入,进行普惠性资源布点,是新站区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继续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教师队伍发展滞后,也极大影响着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

纵观近几年区学前教育发展中,各地政府购买服务、集團化办园对民办幼儿园的冲击较大,导致多数民办幼儿园不敢、不能培养人。其次,民办幼儿园在争取向普惠性幼儿园靠近,不能保证专任教师、保教人员的配备,导致普惠性等级评定也较为靠后甚至不能申报等级。

(三)学前教育专业管理人员欠缺,跟不上普惠性发展的步伐

新站区学前教育发展在近几年的摸索中,形成了教育部门主管、办学主体自管、督学监管、辅导网组长园协管的4级网络管理模式,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依靠办学主体按照要求自管。在解决专业人员短缺的问题上,2021年开始通过社招进行专业人员的招聘,但应聘人数较少,即将组建的新站直属公办幼教集团以及普惠性发展的管理存在较大的人员缺口。

综上所述,新站区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的相交、组合与融合,已经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区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道路,并在不同的阶段进行适当的调整,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但也存在着财政投入仍然不足、教师队伍发展不平衡、业务人才欠缺等多种制约区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因素。希望更多的研究者、学前教育工作者参与、关注、研究普惠性学前教育问题,真正推动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有质量的发展。

猜你喜欢
普惠性公办普惠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亚运城再添一所公办学校! 广铁一中天峰中学落成启用
把普惠性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
普惠性减税政策落实处 小微企业发展添活力
让科技成果更具普惠性
关于公办养老机构深化改革的思考
长沙严禁公办中小学接收择校生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