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经济学视角下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发展机制研究

2021-01-14 00:08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1年2期
关键词: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国家国家

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愈发紧密,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方向,然而经济全球化的道路并非一蹴而就,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地域、经济、文化和政治差异,以及国家之间利益分配不均严重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此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应运而生,它将地理临近、发展水平相似、双方合作密切的国家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自由贸易区,既扩大了市场范围,又强化了供给能力,促进双方甚至多方的经济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也是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优秀示范,其积累的经验将被广泛应用到“一带一路”倡议中去,为中国和东盟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一、语言经济学、自由贸易区与经济发展机制

语言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跨经济学、语言学以及相关学科的经济学分支科学,采用经济学理论、方法及工具,研究语言形成和演变及其对人们行为的影响,丰富了经济学家的研究视角,强化了语言学家的理论实践,因此,语言经济学在文化传承和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是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国,对内彻底取消商品贸易中的关税和数量限制,使产品和要素在各成员国之间可以自由流动,对外保持限制政策。自由贸易区通常建立在临近地区或国家之间,能够充分发挥国际合作的地缘优势。

经济机制是指特定国家或地区内部劳动、资本、技术、人力等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和功能,存在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全过程。经济发展机制是指经济机制的形成既取决于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又取决于生产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当生产者的主观能动性超越经济规律的要求时,经济机制步入发展阶段,本文主要探究经济发展机制。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与经济发展机制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的自由贸易区。其对话始于1991 年,至1996 年,中国成为东盟的全面对话伙伴国。2010 年1 月1 日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建立了一个涵盖11 个国家、19 亿人口、GDP 达6 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也是发展中国家建立的最大的自贸区。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发展机制

1.降低关税,打破壁垒,开放贸易合作

自由贸易区的一大便利就是降低贸易国家之间的关税,打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自“早期收获计划”开始,中国与泰国先一步就500 多种农产品实行降税,后期逐步实现全部东盟国家、所有货物产品的零关税,极大地降低了双方的货物贸易成本。随着双边贸易的进一步深入,双边的服务贸易逐渐开放,极大地扩大了双边和合作领域。东盟国家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在食品和能源产品方面具备先天性的优势条件,其电子产品的发展也快于我国。因此,双边的贸易合作集中在在石油、棕榈油和天然橡胶的资源型产品,带动相关产品的贸易。中国—东盟自贸区自成立以来,双边贸易额从2010 年的2928 亿美元增长至2019 年的6415 亿美元,增长了1.19 倍。中国在东盟设立了25 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东盟不仅在2019 年一跃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更是在2020 年逆势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目前,中国—东盟自贸区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自由贸易区之一。

分国别来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规模差异较大,贸易规模最大的是越南和新加坡,贸易规模最小的是柬埔寨和老挝,两者之间相差近10 倍。从进出口来看,中国和东盟国家的贸易处于顺差阶段,出口规模约是进口规模的1.5 倍,双方的贸易结构和贸易方向有待进一步提高。

2.要素流动,产业合作,促进经济发展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带来的便利不仅仅体现在双边贸易合作上,产品贸易引申来的投资合作、技术合作、人力资源合作和产业合作,不仅促进了双边经济规模的扩大,还有利于国内消化过剩产能和东盟国家产业转型和经济结构升级。中国最初从东盟国家进口农产品、初级工业品等原材料,到如今在东盟国家投资设厂和技术交流,将双边的经济优势互补,形成新的增长点,促进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国际地位提升。

据商务部统计,东盟对话投资协议额截止2010 年底高达550 亿元,截止到2014 年底,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双向投资额达到150 亿美元,至2019 年底,双向投资额达到了2230 亿美元,总体结构趋于平稳。

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技术合作集中在农业技术、信息及通讯技术和知识产权等领域,加强了双方的技术交流和进步。双方的贸易产品不再停留在原材料和初级农产品中,双边的加工贸易和加工产业也在蓬勃发展。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产业合作开始于农业领域,逐步转向工业和服务业,双方从农产品贸易,到工业品合作生产,到旅游业、金融业等开放,促进了双方的经济发展。

随着双方经济合作的进一步深入,人力资源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愈发重要,语言作为人力沟通的桥梁,成为国际合作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人力资源合作主要集中于从事承包工程人员、来华和出国留学生和语言教学。其中从事工程承包的人员主要集中于新加坡,人数占比近80%,与其余九国的劳务合作相对薄弱。目前,中国在东盟国家的留学生已超十万人,东盟国家在华留学生已超6 万人。中方重视与东盟各国的汉语言教学,通过在在东盟国家设立孔子学院、孔子学堂以及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等方式,加强语言交流和文化交流。同时,国内聚焦东盟国家区域研究和国别研究,北大、厦大、贵大和云大等多所高校开设了东盟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中国几十所高校开设了东盟各国的语言教学专业,学习东盟国家语言的中国学生日益增多,与东盟高校间的学术交流日益频繁,提供人才支持。

三、语言经济学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发展机制的应用

东盟国家内部的矛盾主要体现在语言的差异和宗教信仰不同。首先,东盟国家的官方语言众多,每个国家的官方语言都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如新加坡有4 种官方语言,分别是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泰国的官方预言是泰语;越南、文莱和老挝的官方语言分别是越南语、马来语和老挝语。在时代发展的长河中,10 国的官方语言受到了外来语言的影响,同一种官方语言,经历本土化和外来影响后,词汇变得相当丰富,给国家之间的交流增添障碍。其次,东盟国家之间宗教信仰不同,文化差异较大,马来西亚、印尼和文莱是传统的回教国家,泰国和柬埔寨则遵从佛教,菲律宾大部分国民信奉天主教,而越南和老挝则是“社会主义”体制。近年来,随着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势力的抬头及回教徒与欧美等西方国家的矛盾不断激化,不同宗教信仰间冲突时有发生,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信仰严重制约合作双方的交流,影响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

语言经济学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语言文化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以文化交流应对文化冲突,是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化冲突的重要路径,只有当双方的文化互相认可、互不干涉,双方的经济合作才得以进行。因此,语言政策的制定和语言人才的培养将为自由贸易区建设提供文化软实力。

四、语言经济学视角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发展机制的结论与建议

从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研究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经济发展机制,将经济发展机制中的人力要素具化,探讨语言演进对个人行为的影响,进而影响人力要素在经济发展机制中的作用,对拥有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的国际自贸区来说,这一视角意义重大,为中国—东盟自贸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举措,具体如下:

(一)制定差异化的语言交流政策,覆盖所有东盟国家

东盟国家与中国交流合作的基础大不相同,其官方语言有使用华语的国家和不使用华语的国家,针对这两类国家,制定不同的语言政策,更好的服务于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合作。首先,使用华语的国家对中国文化存在一定的认知和认同,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以共同的文化渊源为切入点,重视双方的文化差异,注意合作中的禁忌事项和法律差异。其次,未使用华语的国家对中国文化可能存在陌生和距离,易受到国际舆论的影响,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认真学习该国的语言和文化,充分表达我们的诚意,以最好的姿态应对国际合作,重塑我国在东盟国家中的印象,为后续企业走上国际舞台打好基础。

(二)培养语言人才,提高语言服务水平

21 世纪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及知识一体化的时代,单单母语不足以满足国际合作的需要,国际商务中,能否流利的交流直接关系到谈判的质量的速度。合同翻译的过程中,能否符合双方的文化习俗和法律法规,直接影响双方的合同认可度和执行度。孤立地学习一门甚至多门外语,不足以满足国际商务合作的需要,将外语与文化背景、专业术语、法律知识和合同条款结合起来,培养全方位的语言人才,提高语言服务水平,为国际合作提供软实力。

首先,鼓励专业人才学习第二语言,尤其是经济学、法学、国际贸易学等专业的学生学习一到两种专业外语,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该国家的文化习俗和法律条文;其次,鼓励职业人才学习第二语言,建立专门的语言培训班,鼓励在职人员学习与工作密切相关的语言,学以致用,以应对职场的需求;最后,鼓励校企合作,企业定期邀请优秀学子参与翻译工作,企业定期邀请学校老师传授语言文化,两者结合,既能帮助学子尽快融入职场,又能满足企业业务发展的需要,实现双赢或多赢。

(三)加快发展语言产业

随着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入,一门英语已不足以满足所有东盟国家的交流合作,马来语、泰米尔语、印度尼西亚语、菲律宾语等语言的应用也必不可少。将语言学习产业化,有助于降低学习成本,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更多的语言人才。通过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等多种渠道,发挥语言产业的经济拉动作用。

针对不同的国家,制定不同的产业发展策略,有华语基础的国家加大文化交流力度,掌握文化差异,针对性的建立两国语言差异、文化差异和法律差异的学习交流平台,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经济合作中去,形成良好的示范作用,进而提高其他东盟国家的合作意愿;以英语或其他语种为官方语言的国家,针对性的培养专业人才,发展语言产业,从听说读写译出发,发展上下游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促进文化交流和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国家国家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保护古沉船——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古沉船为例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
俄将加强同东盟国家军事合作
TPP对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影响
中国
东盟两次危机全靠中国伸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