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乡土资源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呼伦贝尔学院为例

2021-01-14 00:21白苏雅拉图胡雪艳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企事业乡土应用型

梁 云 白苏雅拉图 胡雪艳

(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如今,由于同质化教育的普遍存在,大学生毕业后,其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所需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学校与企事业之间脱节现象十分明显。在高等教育过程当中,大学生大多依旧是应试教育的延伸学习,实践操作的机会较少,大学生在其毕业之后,经常会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与社会生产之间有一定的差异。这一现状,难以实现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因此,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要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做出相应的改变,诸如:通过设计人才培养计划、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立足乡土资源、面向地方经济发展、创建新的考核制度等,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彻底落到实处。

一、立足乡土资源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2015年以来,呼伦贝尔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开展了乡土史教学的尝试,在历史教学中,利用乡土资源途径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并取得初步成就:利用乡土资源与历史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加深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巩固了专业知识,为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获得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1]

立足乡土资源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即通过加强与本地的企事业单位相联合,深入落实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生产实践之间深度结合,开展以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主的教学工作。在实际培养过程中,针对地方经济发展现状和社会需求,针对实用技术等进行教学内容转化,让学生拥有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切合生产实际的实践能力。呼伦贝尔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呼伦贝尔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立足乡土资源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是依托呼伦贝尔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针对呼伦贝尔经济发展现状和社会需求,以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主,让学生拥有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切合地方生产实际的专业实践能力。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秉承为社会输送人才的理念,进一步立足呼伦贝尔社会发展现状,立足于乡土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学生管理考核机制,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快速融入一线教学和学校管理当中,为基础教育用人单位输出合格的人才,为教育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做出贡献。

想要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目标,需要针对性地加强专业课程建设,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建设为导向,构建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满足中学对历史学专业师范人才的需求。通过改变课程体系,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加强与当地中学之间的联合,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最终目标。

二、立足乡土资源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决定学生的培养方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秉承充分与乡土资源相融合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为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落实,需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要迎合创新实践教学的新形势,将学生的实践教学工作落到实处。为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要针对性地改变原有的评价体系,通过将实践教学的结果与学生的学业评价相融合,让学生对实践学习环节重视起来。[2]

(一)设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大多数高校不可避免的会受到这一惯性的影响,在开展教学中,其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实践操作相对较弱。不仅如此,教材内容更新较慢,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虽然有些高校也会涉及实验操作课程,但学生在进行实验学习中,实验设备老旧,早已在社会中被淘汰,教师对实验教学工作重视程度低,这正是如今大多数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学习内容落后于社会实践,导致学生所学的内容难以应用到实践操作当中,这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后难以快速适应社会岗位的根本原因。

此外,如今社会企业对于人才培养的耐心也在减少,企业越来越不愿意培养人才,这也是造成学生就业压力升高的原因之一。目前,在学生刚毕业进入社会之后,大部分小微企业都会选择通过试岗等方式来进行快速筛选。如果试岗期间不能胜任,就快速辞退,换下一批。这正是如今企业单位抱怨招工难,同时也是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针对实际现状,设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开拓本地企事业市场资源,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够累积一定的工作经验,在毕业之后能快速的适应工作岗位,这是解决这种现象的有效措施之一。

(二)优化课程体系,提升实践能力

精通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学校的人才培养亦是如此。目前学生学习的课程体系大多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科学,尤其是学生的实践课程,与社会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脱节。想要解决如今的就业矛盾问题,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设计出新的能培养出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在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时,要秉承以“学生为本”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原则,建设课程体系标准,落实实践课程,并将实践结果与学生的学业评价相结合,提高学生对此类学习内容的重视程度。

在实践课程设计环节中,学校可以通过积极挖掘乡土资源,加强与本地企事业单位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以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的方式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经验累积,避免学生在毕业之后存在工作经验为零的现状,导致学生就业时找工作难的现象发生。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技能竞赛等方式,来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将竞赛结果纳入学生学分体系当中,引起学生的重视。在与一些当地的大型企业进行合作的时候,学校可以针对性的开展相应的实验,通过实验比赛等方式,加强校企联合,企业可以根据比赛结果进行人才选拔,这种方式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能为学生开拓一条新的就业渠道。[3]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最终的收获都与教师的教学能力有紧密的关系。师资队伍建设结构单一也是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受到限制的主要原因。为加强学生应用能力,教师不仅需要拥有足够丰富的理论知识,也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如今高校中的教师很多都没有参与到社会实践生产当中的经历,都是从高校到高校的过渡,在学习阶段停留在理论的环节,在教学中依旧如此。这种现象的存在也导致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缺少实践的经验大多都停留在理论阶段。学生学习更是如此,在这种理论性质为主的教学中,讲授的内容都是原则性的,少有实际操作的内容,这是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理论知识教授方面,甚至存在一些完全被淘汰的课程依旧罗列在学生的课程表当中。这不仅造成了学校资源的浪费,还为学生带来了不必要的课程压力。

为此,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不仅要对教师队伍的理论知识能力进行考核,也要加强教师队伍实践能力的考核。在实践能力考核中,不能仅以证书为标准,还要结合教师实际的社会工作经验,从综合层面上进行考核,以此加强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在学生课程设计环节当中,要加强学生学习内容的时代性建设,将已经被社会淘汰掉的学科内容,从学生课表当中移除,降低学生的课程压力。

(四)创新实践教学形式

目前在实践教学落实当中,个别学校只是停留在表面上,亦或设定相应的方案之后,落实力度不够,这是造成实践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相对于社会发展、专业知识,尤其是实践教学内容,存在着明显的滞后现象,这不仅是实验器材等硬件设备的落伍、教学计划难以落实下去,教学经费不足等方面的影响,均是造成实践教学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在整体的教学资源配置以及拨款中,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充足的教学经费。受到政策以及经济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学校的教学经费得不到保障,导致学生没有固定的实验室以及实验基地等,制约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提升。在课外实践当中,教师并不愿意为此花费大量的精力来培养、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学校和企事业之间的距离较远,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难以接轨。即使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针对实际进行分析,也无法避免工作内容与教学内容疏远的现状。针对这一系列表现形式,改变原有的教学形式,加强学校与当地企事业之间的联合,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实践之间深度结合,这才是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根本措施。

在课堂教学当中,以现有社会经典案例为中心,开展项目教学,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带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替代原有的灌输教学方式。如此,则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有教学体系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针对学校经费难以支撑实验室以及教学基地的建设,学校可以通过与地方企事业单位深度合作的方式,以地方企事业实际生产作业的环境为基础,创建学生生产实习基地,以此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企事业单位可以针对学生的实习现状,优先开展招聘活动,以此实现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学生三方共赢的局面。在开展竞赛类的校内活动中,以企事业单位实践生产的案例为课题展开研究,将最后的结果与企事业单位处理方案进行对比,加设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评委席位,对学生作品进行打分,让竞赛与社会生产实践深度结合,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4]

(五)探索开放办学模式

开放与透明是如今信息化时代中为高校提出的办学要求。在实践应用环节当中,高校也应以此为内在逻辑,面向社会生产实践开展办学活动。在人才培养环节中,秉承开放性的理念,深度的融入社会实践,以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客观问题为抓手,分析如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对人才缺口进行分析。在教学中,通过调整专业课程内容,针对社会人才缺口,展开人才培养工作,以此实现校园与人才市场之间良好的对接,发挥校园为社会输送人才的作用。

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改变原有的“刚性”要求,多元化建设教师队伍,以此实现教学队伍实践水平的提升。在教学中,探索“产学研用”深度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相互之间共同促进,实现合作共赢。在教学方式改革中,同时建立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以此保证教学方案的落实。

综上所述,在如今快速发展的时代中,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着变化,高校在人才培养建设当中,也要相应的对人才培养模式做出调整,改变自身传统的观念,加快实现转型发展,立足于乡土资源,面向地方需求,积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解决企事业单位招聘难,毕业学生就业难的社会现状。

猜你喜欢
企事业乡土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责任要素及功能分析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改进探析
乡土中国
吉林省偏远地区企事业单位人才开发困境问题研究
浅谈企事业单位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经济管理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