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SC和AHP的高校科研资金绩效评价研究

2021-01-14 11:42曹举南京体育学院曹春乾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环球市场 2020年33期
关键词:计分卡愿景绩效评价

曹举 南京体育学院 曹春乾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我国的科研资金投入逐渐增加,高校作为我国科研创新的主阵地,所获得的科研资金也越来越多,在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背景下,科研人员在资金使用方面得到了松绑,但是如何全面准确的评价科研资金的绩效水平成为高校面临的突出问题。目前采用的传统的绩效评价方法是从项目决策、管理和成(果三方面进行,其中涉及资金问题权重较大,给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工作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另外,对论文、报告的数量、等级等定量指标要求明确,但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以及提高科研人员团队素质等定性指标要求不明确。郭华桥认为:教育支出的评价主要从产出的经济方面进行分析,对不易量化分析部分,采取定性分析[1]。

二、科研资金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从资金来源上分,我国高校的科研资金绝大多数来源于各级财政部门的纵向资金,都属于公共财政资金,具有公共财政属性,注重公共财政支出的支出效益是公共财政理论的重要内容;而且,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国家投入科学研究的资金也水涨船高,尤其是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科研资金呈现出资金规模大、增长速度快的发展趋势。2018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9518.2亿元,比上年增加1134.6亿元,增长13.5%;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与当年国家财政支出之比为4.31%,比上年提高0.18个百分点[2]。从国家、社会层面看,大量的科研资金支出是否得到了预期的目标、科研资金的使用效果如何;从学校层面看,科研资金投入是否有利于实现培养学生、加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大学职能?这些都依赖于科研资金的绩效评价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3],这要求在预算资金的分配、使用、监督等各个方面都应该注重绩效管理。因此对科研资金的绩效进行客观准确全面的评价,并将此评价结果作为后续科研资金投入的参考依据是十分必要的。

三、平衡计分卡应用于科研资金绩效评价的可行性

BSC理论最初是卡普兰和诺顿针对企业组织传统绩效评价的不足提出的新型的绩效考核和管理体系,发展至今,已经从最初的绩效管理工具演变为企业战略执行管理系统[4],它从企业组织的战略愿景出发,将影响企业运营的内、外部条件环境等各种因素划分为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设计出相应的评价指标,以便系统、客观的、全面的反映企业的整体运营状况,它克服了传统的只注重财务指标的绩效评价的缺陷,四个维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具体体现为企业组织通过资本投入、加强内部运营以及自身的学习与成长,向客户提供产品或服务,赢得利润,促进自身的发展,发展成果最终体现在财务指标上。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维度都是提高财务维度指标的因,财务维度则既是因,又是果,四个维度的合力最终通过财务指标体现出来。因此应用BSC评价绩效,具有多维度,多层次、全面评价的优点。

(一)平衡计分卡四个维度的目标满足科研资金全面绩效评价需求

BSC是一种注重平衡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短期和长期利益、经济和社会效益、企业内部和社会和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绩效管理方法,和我国科研资金无偿性、直接科研产出的非经济性、关注社会效益和长远利益高度契合,因此,BSC非常符合科研资金的绩效评价目标。但是,科研资金的绩效评价不应把财务指标放在首位,特别是在放管服背景下,国家政策放松了资金使用、结余等方面的规定,目的是科研人员脱离日常的经费报销和管理工作,更加专注于科研工作本身,完成相应的科研任务,因此绩效评价时更应该关注客户、学习与成长、内部运营等维度的评价。因此在确立科研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应该以战略愿景目标为出发点,以BSC四个维度为方向构建全面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二)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管理适用于科研项目的操作模式

目前,我国高校的科研资金来源绝大部分是高校或政府部门出资、学校财务部门管理经费、科研人员使用的操作模式,科研管理部门管理科研项目大多采用课题制管理。出资人、管理人、使用人相互分离,形成了多层次委托代办的代理模式,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理性经济人的客观存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并不能保证教育支出的高效性[1],这也是我国贪污科研资金案件频发的症结所在。利用BSC对科研资金进行绩效评价,从四个维度进行综合考评,能够缩小信息不对称和限制各方的失范行为,提高资金的使用透明度,不断提高和改进科研资金的使用绩效。

(三)平衡计分卡循环管理模型有利于对科研资金进行闭环式管理,提高科研资金的绩效水平

BSC的核心思想是平衡,依据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及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的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把组织的战略愿景目标实现路径展现出来,是实现战略实施、绩效评价、绩效改进、战略修正的战略目标动态实现过程。通过战略地图设计了由战略制定与实施、协同与运营、监控与学习、分析与调整组成的闭环式业绩管理系统[5],将全过程链条嵌入循环评价系统中,形成绩效评价循环系统[3]。这正契合了科研管理的全过程,包括制定科研目标,科研立项、划拨科研资金、进行科研攻关、申报结题、绩效评价等。在这个过程中,科研目标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后绩效评价的结果,但是运用BSC的思想,可以把科研目标细化为四个维度的具体指标,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具体实际及时对具体指标进行修正,然后根据修正的具体指标进行新一轮的科研攻关,直至达到立项时的科研目标。有关研究得出:业绩评价的交互式应用对组织管理绩效具有一定程度的直接促进作用,有利于管理者自主性、自我效能感和影响力的增强[5],也就是有利于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科研资金的绩效水平。

四、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科研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BSC作为一套绩效管理、战略管理、组织管理的工具,首先确定企业的战略愿景,然后将战略愿景分解成若干战略目标,最后分别从四个维度将抽象的战略愿景目标变成具体的、可操作、可考核绩效评价指标,在绩效评价时,对照事先确定好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并不断改进。美国学者保罗在《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平衡计分卡》中,根据非营利社会组织的特点,将企业组织的平衡计分卡做了两点调整,一是在四个维度之外增加“使命”并将其置于平衡计分卡的顶端,使命是指组织的核心宗旨。二是将顾客维度提升到财务维度的前面,调整后的平衡计分卡更加契合非营利组织追求的社会效益而非单纯的财务层面的收益,这是平衡计分卡在非营利组织中取得广泛应用并取得成功的关键之所在,文章将此作为构建高校科研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

根据BSC的原理,建立绩效评价指标的原理和流程为:第一,以组织的战略愿景为出发点,以指标间的适度平衡为原则,依据组织管理架构,将公司的战略愿景目标细化为下属部门四个维度的系列可执行目标;第二,依据下属部门四个维度的目标,设置相应的详细的评价指标,确保指标与公司战略愿景目标高度相关,同时平衡公司长期和短期目标、内部与外部利益,综合利用企业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这一过程必须遵守指标间的因果关系、成果量度与绩效驱动因素、与财务指标相关联的原则;第三,各指标的具体评分规则必须由主管部门、下属部门协商确定。通用作法是比较各指标的预期值与实际值,划定不同范围的差异率,设定不同的评分值。根据综合评分,定期考核下属部门在四个方面的详细目标执行情况,然后进行反馈,适时调整出现的偏差,修订战略目标和各项评价指标,确保公司战略愿景目标能够顺利实现。

(一)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科研资金绩效评价指标建立过程

参照BSC循环管理的过程模型,系统化和条理化地构建科研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有助于提高其成功实施绩效评价的可能性,再通过不断的评价和改进,从而不断提高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完成科研资金既定战略,实现这一政策的愿景。见图1。

图1 平衡计分卡循环管理过程模型

图1中的各步骤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必须综合考虑。只有综合科研资金的战略使命、战略目标等因素,并且对科研资金既定战略与使命进行正确分解,才能构建与科研资金绩效评价相匹配的BSC指标体系。BSC作为战略管理、组织管理和绩效评价的方法,最大的优势在于四个维度间建立起既明确又可衡量且合乎逻辑的因果关系链。不同于企业组织是,在非营利组织中的因果关系如下:通过财务维度的资金投入,促进学习与成长维度发挥作用,通过组织内部运营维度的运行,产生了客户维度的结果或作用,实现非营利组织的使命。因此,分析因果关系是基于BSC的科研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

(二)科研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基于BSC的科研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战略使命、战略目标、四个维度等方面的内容。马海泉认为:科学研究支撑和引领的高等教育,是现代大学的本质[6]。这从本质上说明了我国高校的科研工作的战略使命。陈中文提出高校科研工作为学校教学工作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以及发展应用型研究三大战略目标[7]。上述科研工作的使命和战略目标也是我国科研资金投入的使命和战略目标。结合BSC原理,将四个维度作为构建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然后根据一级指标分解二级指标。财务层根据高校科研资金的无偿性,调整为主要反映科研资金的投入、使用情况;客户层主要反映科研工作所面对的服务对象,包括学生、高校、国家、社会等方面,主要反映科研工作的直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内部运营层主要反应科研资金和科研项目管理方面的流程;学习和成长层主要反应科研参与者自我提升和科研条件的改善提升等。

(三)基于平衡计分卡科研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的确定

基于科研资金的使命为导向,设计出科研资金初步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具有明显的层次关系和因果驱动关系,共同支撑和助力科研的战略目标的实现,具体指标体系见表1,然后根据层次分析法(AHP)确立各指标的权重。系统工程理论中的AHP是把影响结果的相关因素归纳为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然后根据各层次的重要性进行排序的决策方法,具有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两者优点的方法。AHP确定权重的步骤如下:

(1)构造判断矩阵。以A 表示目标,ui、uj(i,j=1,2,...,n)表示因素。uij表示ui对uj的相对重要性数值。并由uij组成A-U 判断矩阵P。

(2)计算重要性排序。根据判断矩阵,求出其最大特征根λmax所对应的特征向量w。方程如下:

所求特征向量w经归一化处理,即为各评价因素的重要性排序,就是各因素的权重分配。

(3)一致性检验。上述权重分配是否合理,还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检验公式为:

CR为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I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它由下式给出:

RI为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1~9阶的判断矩阵的RI值参见表1。

当判断矩阵P的CR<0.1时或λmax=n,CI=0时,认为P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反之则需要调整P中的元素以达到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为止。

本文邀请多名财务管理人员、科研管理方面专家和直接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在对1-9标度法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对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一级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打分,综合各方面专家多轮意见交换后,依据迈实软件的层次分析法(AHP)功能,建立的一级指标判断矩阵及权重结果计算如表2:

修正后计算权重矩阵:

λmax=4.1176;CR=0.044;CI=0.0392,由于CR=0.044<0.1,表明上述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专家关于各维度的重要性判断具有可行性。同理确立了各指标的同级权重和全局权重。详细权重系数见表3。

表1

表2

表3 高校科研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四)相关分析

根据表3,我们发现在一级指标中,权重系数最大的是客户层,然后是学习与成长层,体现了专家们认为的科研资金绩效评价的主要方向应该是为国家、社会、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尤其是三级指标中的学生素质占总指标的权重为17.19%,充分说明了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中心发展理念,努力提升学生素质能力水平,在高校已取得广泛共识,这也是科研资金绩效评价应关注的重点。三级指标中预算执行率占总指标的权重为0.49%,一方面说明科研人员对预算执行的不够重视,同时,也从侧面体现了科研经费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这也是国家对科研经费实行“放管服”改革的目的所在。

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权重的作用十分重要,在专家访谈法的应用过程中,专家能否站在客观的立场,做出科学、专业的评判非常关键,比如,针对财务层面的指标,科研专家侧重于使用的便利性,而财务专家则侧重于预算的严肃性和使用的合规性合法性等方面。在权衡权重较大与权重较小的指标时,权重较大指标的作用容易扩大化,而权重较小指标的影响容易受到忽略;二是有些指标不能够固化,还需要根据形势不断完善,尤其是一些定性指标的评分。

猜你喜欢
计分卡愿景绩效评价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PPP项目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探究
内部计分卡和外部计分卡
共绘中国与东盟合作愿景
平衡计分卡在紫鑫初元药业有限公司的应用
基于因子分析的传媒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绩效评价在委托管理酒店中的应用
平衡计分卡对绩效管理的启示——以某国际航空快递公司为例
平衡计分卡研究文献综述
基于《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的医药全行业绩效评价及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