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系统化培育研究

2021-01-16 23:48孟兆娟刘彦军
关键词: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导师

孟兆娟,刘彦军

(广东海洋大学 经济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

一、问题的提出

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未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方向。教育部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中指出,到2025年,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将达到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三分之二,要大量增加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招生门类和规模。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大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已超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然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高,培养模式仍不完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行各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使其不断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已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内容。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内涵

作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提高实践创新能力。现有研究大多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等同于实践能力,或者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混为一谈。为此,本文首先阐释实践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区别,在此基础上,界定实践创新能力的内涵。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具有创新属性

专业学位研究生是面向某一职业领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能够胜任复杂的专业技术工作或者高级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或者管理协调才能。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但与本专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不同,专业学位研究生属于研究生教育层次,其实践能力指的不是生产技能的简单重复,而是对所学知识在行业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1]。只有具备创新特性的实践能力才能彰显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规格和培育层次。故而,“实践创新能力”比“实践能力”更能准确概括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个性特征

创新能力是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共同追求。很多学者分析了创新能力的内涵。例如,董泽芳认为创新能力就是一个人创造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新技术、新理论、新工艺或者新产品的能力[2]。雷怀英和贾文军等将创新能力界定为: 一个人拥有较强的创新性思维,并且勇于进行创新性实践的能力[3]。罗泽意和宁芳艳等从生产角度界定创新能力,认为创新能力就是将各种生产要素用新的方式组合,以促进社会发展的能力[4]。邹艳和石华梅等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就是利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经验,创造性提出新思想、新技术,或者将所学知识和经验在实践中进行创造性应用的能力[5]。这些定义偏重创新能力的共性特征,并未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有何特性。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定位不同,二者应具备的创新能力也应有所区别。学术型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指的是其提出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的能力,其创新能力侧重于理论层面;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更偏重于实践层面和应用层次,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创新性成果的能力。故而,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界定为“实践创新能力”,能够彰显其创新能力的实践属性。

(三)实践创新能力的内涵

实践创新能力包括实践、创新和能力三个关键词。“创新”是一种首创性的、有进步价值的活动,是对现有事物的改造和更新[6];“能力”是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本领;“实践”界定了发生创新行为的层面或者场所。实践创新能力的内涵需要涵盖这三个关键词的含义。本文将实践创新能力界定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在生产实践中提出具有首创性的新技术、新方法或者将理论成果创新性地应用于实践,实现其应用价值的一种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的内涵包括三个关键点。(1)实践创新能力是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是其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不仅契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规格,还能凸显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特色定位。(2)实践创新能力要以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理论知识为前提。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实践中创新,首先就要拥有在实践中发现科学问题的能力,并能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技术或新方法,这就需要理解实践问题产生的机制和原理。没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很难拥有在实践中“创新”的能力。(3)实践创新能力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在实践中提出新技术、新方法,使现有产品、工艺或者管理实现质性改变,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二是将已有理论成果创新性应用于实践,实现理论成果的应用价值。

三、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育过程存在的问题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不强是不争的事实。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不及学术型研究生,其实践创新能力与后者相比也没有明显优势。故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一度不高。这与高校尚未建立实践创新能力系统化培育机制,尚未形成健康的外部培育环境有关。

(一)我国高校尚未建立完善的实践创新能力系统化培育机制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高校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制度和培养流程,但因其脱胎于传统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致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育模式存在先天缺陷和后天不足。

1.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我国高校一般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笼统地描述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但这一表述显然没有触及“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本质特征和核心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也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不同于本专科毕业生和学术型研究生的显性特征。培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致力于培养其实践创新能力。缺乏实践创新能力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会在未来的职业领域失去竞争优势。我国高校在培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时,经常用“职业能力”或者“实践能力”描述其培养目标,较少提及实践创新能力,这不能彰显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育层次和职业细分特征。同时,这种状况表明我国高校尚未完全明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培养目标模糊,就会造成培养主体无所适从,也就谈不上实现培养目标。

2.培养对象遴选机制和淘汰机制不合理

我国高校选拔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的往往是和学术型研究生同样的方法和机制。初试和复试两道程序考察的内容侧重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很少考察学生的创新潜质、读研动机和实践认知度。实际录取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门槛往往低于学术型研究生。入学后,专业学位研究生比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考核标准和毕业要求更低,再加上高校一般没有为专业学位研究生设置必要的淘汰分流机制,致使很多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后不愿意全身心投入学业,一些人抱着“混学位”的想法度日。上述现象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队伍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因为无法从源头确保培养对象“优质”,高校培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成本和难度大大增加,也很难保证实现既定培养目标。

3.培养主体缺位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行的是“双导师制”,一个校内导师,一个校外导师,其目的是充分利用校内导师的学术特长和校外导师的实践经验,取长补短,以夯实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理论基础,提高其实践创新能力。但校内导师一般同时担任学术型研究生导师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其根深蒂固的学术思维模式和高校科研考核机制往往使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学术化”指导方式,不愿“浪费”时间精力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差异化指导。校外导师不是高校雇员,其经济利益和职位升迁不由高校决定,故而其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动力不足,成就感和归属感不强,绝大部分沦为“挂名导师”,很多专业学位研究生甚至没和校外导师见过面。“双导师制”名存实亡,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理论基础薄弱,实践创新能力不强。

4.培养内容缺乏“实践”特色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理论教学环节与实践的结合度不够。高校为专业学位研究生设置的理论课程一般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更有甚者,当课程名称与学术型研究生所学课程相同时,高校为节省成本,往往让两种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同时上课,上课内容不加区分,授课模式也相同。高校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规定了专业实践环节以及实践环节必须修满的学分和时长,但现实中高校提供的实践环节往往很难落到实处。高校各个院系一般依赖校友资源或者私人的社会关系才能完成实践教学,为了不浪费和过度消费“人情资源”,实践环节一般只注重形式,沦为“走过场”甚至“作秀”。因为高校实践平台不足,实践资源匮乏,也缺乏整合高校外部实践资源的能力,导致学生在实践环节很难真正深入产业生产一线,不能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也很难在实践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实践”特色不足,导致在学位论文环节,专业学位研究生无法提出有价值的实践性选题,其学位论文亦无法体现“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目标。

5.培养评价指标不完善

为保证培养质量,教育部一般会定期组织专家评估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点,也会定期抽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对不合格的学位点和不合格学位论文的撰写者与指导教师作出相应处理。目前的培养评价体系看似严格,但仍存在较多问题。培养评价指标往往过于注重形式审核,忽视考评“实践创新能力”,评价过程的“人情因素”无法完全规避。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没有建立检验实践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无法定性和定量评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宽进严出的评价体系并未真正建立,导师和评审专家为了学生能够获得学位正常毕业,往往对学位论文质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应付了事。

(二)我国尚未形成有利于培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外部环境

1.政府政策不灵活

政府政策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管得过多过细,不利于发挥高校的主观能动性。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规章制度,规定了高校培育系统的行动边界,高校只能在制度框架内制定符合本校特色的具体制度,并要接受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教育主管部门规定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定位和培养规格,对各类课程的学分、必修哪些课程,往往都有非常详尽的规定,高校没有多少发挥空间。产学研协同培育专业学位研究生,能最大限度地整合高校理论教学优势、企业和科研院所强大的实践资源。但高校如何才能更好地整合各方资源?这需要政府为高校制定更为灵活的政策框架。教育主管部门须着眼于不同部门的利益互补,着眼于完善管理制度和管理实践,致力于制定能够整合产学研各方利益的制度框架。

2.尚未建立社会需求方的反馈机制

社会需求是雇佣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各个单位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需求情况,它们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评价是最切合实际的,也最能反映高校培育系统培育出来的人才存在何种问题。高校如果能构建面向社会需求方的人才反馈机制,就能大大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培育系统的培育效率和培育质量。但现实中绝大多数的高校都未能建立这种反馈机制,致使高校培育出来的人才可能是社会不需要的,或者社会急需的某种技能与能力在高校没有得到重视。另外,企事业单位如果能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实习或者实践机会,与高校结合成为人才培养的“利益共同体”,则能最大限度整合社会资源,大大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但因为机制尚未理顺,企事业单位往往缺乏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动机和热情。

3.创新文化过于浮躁

我国传统文化崇尚中庸之道,各行各业论资排辈现象还很常见。专业技术领域的量化考核改革使人产生急功近利和走捷径的思想。害怕失败、害怕被淘汰的想法禁锢了人们的创新脚步,使人们将精力集中于最容易出成果的领域。那些需要潜心研究、时间成本高、短期见不到成效但又关系到学科发展的重要技术或关键领域,往往沦为无人愿啃的“硬骨头”。浮躁的创新文化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很难静下心来,潜心提高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创新能力。

四、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系统化培育路径

(一)高校要打造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系统化培育机制

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首先要在高校内部形成培养目标、培养对象、培养主体、培养内容和培养评价“五位一体”的系统化培育机制。在招生——培养——质量监控三个阶段,时刻做到以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实现培育系统构成要素间的协同作用。

1.重塑培养目标的核心地位

高校要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定位,澄清认识误区。高校要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核心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作为培养目标,切实打造培养目标的核心作用,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各项培养制度和培养内容均围绕“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制定,在培育的每个环节,都要融入“提高实践创新能力”的理念。

2.严格选拔机制和分流淘汰机制,遴选优质培养对象

在招生阶段,高校要为专业学位研究生设置专门的考察科目和内容,还要侧重考察其有无实践创新潜质。入学后,高校要健全中期分流淘汰机制,使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及时退出,这种中期分流压力也会倒逼专业学位研究生提高努力度和专注度。遴选优质培养对象,使高校更容易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

3.打造合格的培养主体

高校和院系要更新教育理念,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适合发挥其实践创新潜能的学习资源、平台和规章制度。校内导师要增加对生产实践环节的了解度。高校可以选派实践经验不足的导师定期去对口单位挂职锻炼,同时调整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评聘政策,将校内导师对生产实践的了解度和实践性研究成果纳入导师评聘指标体系。另外,高校要在政府政策框架内,扩大政策效用空间,挖掘与校外实践部门的共同利益,诱导校外部门和校外导师投入更多实践资源和精力,共同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4.培养内容须以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作为出发点和终极归宿

无论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还是撰写学位论文,所有教学环节的最终目的都应是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理论教学不仅要讲述学科基础理论,更要提高与实践的结合度,教学模式要更多采用案例式、项目式和研讨式。高校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打破实践教学环节流于形式的弊病,使学生能够真正深入生产和管理实践一线。高校要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来源于实践,学位论文形式也不应拘泥于传统的学术论文,而应采取调查报告等更具实践色彩的写作方式。

5.构建科学评价实践创新能力的机制

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要改变以往只评估教学过程和学位论文质量的传统做法,要设计实践创新能力多维评价指标体系,定期评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实践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不仅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引入导师和用人单位的评价。构建多维评价指标,不仅使高校和导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也有利于及时发现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引导高校和导师及时调整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以更好地实现“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二)打造有利于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的外部环境

1.政府政策要整合产学研各方的利益取向,形成制度合力

提高实践创新能力,需要整合产学研各方资源,这一点已经形成共识。产学研三方是培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过程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政策需将培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任从“学”拓展为“产学研”。如何使“产”和“研”愿意主动参与高校培养过程,是一道难题,也是形成培育合力的主要障碍。高校培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具有正的外溢效应。政府要制定更为灵活的人事制度和培养政策,使培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外部性内部化,使“产”和“研”能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获益,弥补其培养成本缺口,这是形成政策创新的突破口。

2.建立社会需求方对实践创新能力的评价机制和反馈机制

评价机制和反馈机制就是将用人单位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需求和用人评价及时传达给高校,这就需要构建高校与人才需求方的对话平台,创新二者之间的交流沟通模式。高校在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各个环节,要积极征询采纳社会需求方的意见和建议。例如,高校可以允许用人单位参与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让用人单位的专家指导修订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环节,在毕业论文的各个环节参与指导和把关。高校要对用人单位进行定期回访,询问用人单位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满意度,调查实践创新能力与人才需求的匹配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培养方案。

3.塑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文化

激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热情,提高其实践创新能力,还须塑造鼓励创新的社会文化。打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文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各行各业要宽容失败,允许标新立异,最重要的是要打破论资排辈的用人理念,让创新型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担当重任,确保其获取创新收益。唯有如此,才能使身处象牙塔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摆脱浮躁心态,甘于忍受寂寞,提高实践创新绩效。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导师
“六有五化”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V eraW an g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医学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