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时代教师的第一素养

2021-01-16 07:41原绿色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1年1期
关键词:信任错误素养

编者按

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养,教师应该如何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做一位永不落伍的好教师?从本期开始,我们约请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附校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原绿色,开设专栏《绿色看点》,旨在透过他的视角,就上述问题做出进一步的探讨与解读。

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附校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先后荣获中国中小学教育领军人物、河南首届最具影响力校长等,出版有《学校管理那些事》《瞄准终点》等教育专著。

中国进入了新时代,中国教育也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教育不但使用信息技术改变课堂教学手段,而且更加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更加重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更加需要看见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出彩……

新时代的教师可能需要很多素养,比如师德素养、教育理念素养、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素养、人文综合素养和发展素养等。但在这一切素养里,首先需要爱的素养,需要有爱心,爱学生,爱教育!只要心中有了爱,就有了当老师的基本情怀,教师就可以在爱的驱动下拥有其他一切素养。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新时代教师的核心素养就是“爱”。

“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没有爱就沒有教育”抓住了教育的核心问题——爱。从教师层面讲,教师不爱教育就干不好教育这项工作,因为不爱岗就不会敬业,不敬业自然就不可能干好工作。教师不爱学生就根本教不好学生,因为教育是爱的事业,需要有人间“大爱”情怀。教师爱别人的孩子要像爱自己的孩子,甚至比爱自己的孩子付出得还要多。教师要热爱教育,热爱教学,热爱学生,成为“爱的天使”。从学生层面讲,学生不爱老师就不会热爱学习,因为“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所以,在教育管理中,要特别重视教师和学生的情商培养、情感教育。要倡导教师都做“魅力教师”,通过自己的学识水平和爱的情怀,让学生喜欢老师,热爱学习。

爱是一种情感,更是一门科学。爱,还要会爱,以爱育爱。老师一般都能做到爱学生,但怎么去爱学生,却是需要技巧的。老师爱学生,还要让学生知道老师是爱他的,还要让他感觉到老师是真爱他的。很多老师,因为爱的方式和方法不当,结果适得其反,不仅收不到好的教育效果,反而让学生认为老师是讨厌他,或者是“害”他,从而形成紧张的师生关系。

有多少父母和老师“恨铁不成钢”啊,但“恨铁不成钢”没有用,要想办法把“铁”炼成“钢”才行,这是需要技巧的。

爱他就给他自由,放手是高级的爱。自由是成长的良好生态,要把学生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考虑学生的感受,给学生成长的自由空间、身体的自由和精神的自由。教育就在于爱、兴趣和自由,不给自由就谈不上爱,没有自由就谈不上兴趣、创造和创新,何谈拔尖人才的培养,怎么回答“钱学森之问”。老师不要像一些家长那样总是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时刻想掌控孩子,替孩子安排一切,这样容易忽略学生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让学生有一种被动和压抑的感觉。学生有他自己的想法和判断,人生就是一场体验之旅,他总要学着自己长大。也许他的想法是幼稚的,还可能是错误的,但他需要一个独立成长和自我体验的过程。老师要尊重他成长的规律和过程,给他自由成长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自由的时间让他安排自己的爱好,哪怕是休闲和无所事事;给学生自己的空间让他安放自己的灵魂,哪怕是天马行空,漫无边际;给学生选择的自由让他表达自己的主见……如果老师总是把自己认为好的想法强加给学生,不仅可能收不到好的效果,还可能因学生想不通,产生逆反心理而使结果变得很糟。从学生整体成长的视角来看,给学生自由比掌控更符合成长规律,更能培养出积极向上、健康创新的人才。

爱他就信任他,信任是最深的爱,信任是教育作用的基础。老师要信任学生,并成为学生最相信的人。学生虽然小,但他们有一种天生的直觉,他们能分辨出老师是真心还是虚情假意,是真信任他还是不信任他。老师要处理好和学生的关系,信任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尊重你、信任你,愿意和你做朋友,愿意和你说心里话。权威是一种信任,而不是害怕,要让学生有困难时愿意和老师说,不要让学生因为害怕老师而说谎,不要让学生因为害怕而疏远老师,那样就和教育背道而驰了。

爱他就要读懂他,懂才是真爱。读懂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老师要真正理解学生,知道学生的需求。不能用成人的思维去和学生交流,要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交流,要用适合孩子的办法教育孩子。家长和老师很容易把学生当小孩,漠视他们的想法。老师要像《窗边的小豆豆》里的小林校长那样,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要让他们肯说出来,欣赏他们的表达,哪怕在你看来他们说得天马行空,那也是他们自己的天空,应该努力去理解和包容他们的奇思妙想。

爱他就包容他,包容是大气的爱。包容能呵护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特别是对一些内向的学生,即使是外向的学生也需要包容。老师要包容学生的缺点,善待学生的错误。我们都知道人无完人,爱学生就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包容学生的缺点。如果学生都没有缺点,老师的作用也就小多了。西方有句谚语:“孩子犯错,上帝也会原谅的。”孩子们就是在犯错和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如果没有错误,孩子们也不会有收获,没有错误的人生也不是完美的人生。要理性看待学生的错误,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去纠正学生的错误。静待花开是爱的最高境界,成长需要一个过程,“迟开的花”也可能更美。

爱他就要欣赏他,欣赏是爱的基础,是教育的催化剂。老师要发现学生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去鼓励学生。我们常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很容易让人失去自信心。从另一个视角看,成功更能带给人自信,“成功更是成功之母”。老师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从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

爱,有时候无关对错,就是一种立场。好老师都有人间大爱情怀!只要每一个老师都献出自己的爱,教育将达到更加美好的境界!

猜你喜欢
信任错误素养
在错误中成长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从生到死有多远
“怒”与“努”
“浮”字等
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