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域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现状及对策——以辽宁省大连市部分高校为例

2021-01-17 15:04于林林
衡水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理论思想工作

于林林

网络视域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现状及对策——以辽宁省大连市部分高校为例

于林林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大连广播电视大学) 团委,辽宁 大连 116035]

网络时代下,各种信息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巨大,国外意识形态裹挟其中,对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产生很大冲击。在对大连市多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调研中发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目前仍存在教育主体权威性低、教育方式手段落后、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队伍不健全和阵地管理不规范等特点。还需要从确立主流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打造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三大阵地、优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三支队伍、运用互联网思维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等多角度协同推进,才能促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良性发展。

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高校

1 网络视域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现实意义

首先,国家层面:网络时代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关乎党和国家的命运与安全。网络时代下,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安危。高校是意识形态产生和汇聚的主阵地,大学生是意识形态工作中必须争取的对象,青年强则国强,只有不断提高青年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和理论识别力,才能为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保驾护航。

其次,学校层面:网络时代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关乎校园的和谐稳定。高校是我国青年人才和前沿知识的主要聚集地,也是思想汇聚、交流、碰撞的重要场所,更是意识形态斗争激烈的地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如果应对不当,和谐稳定的校园氛围就会因此受到影响。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有助于应对各种新情况,缓解冲突,从而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再次,学生层面:网络时代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关乎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网络环境下,各类西方不良思想的渗透,使许多大学生的思想陷入冲突,甚至受到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享乐主义的影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如果能够真正入青年脑入青年心,就可以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剔除不良价值观,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2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现状调研

2.1 调研基本情况

2.1.1 对象和工具

课题组共面向大连3所高校的在校生,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1份。所有样本均是随机抽取。研究工具为课题组前期自编的《高校意识形态现状调查问卷》,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同时对部分高校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调查。

2.1.2 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掌握程度

调研表明:大学生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党的理论知识都曾学习过,但是在“掌握程度”的选项中,85.3%的人选择的是“一般”或“很差”,在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和熟练应用方面仍有很大的缺憾;在“掌握上述知识的热切程度”的选项中仅有62.3%的人选择非常迫切或迫切想要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可见主流意识形态理论对于青年吸引力和影响力正在下降。

2)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主题教育的途径

调研表明:有90.2%的人选择通过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80.2%的人选择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接受教育,12%的人选择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反映了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主题教育的观念上仍然以被动接受为主,学校为学生创造的学习平台数量太少。

3)大学生互联网的使用情况

调研表明:受访的人100%是网民,100%都通过手机接收各类媒体信息,90%以上的人手机24小时开机,互联网的使用频率极高,网络信息对学生的影响力不可忽视。

4)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落实情况

调研表明:虽然各高校都明确了校领导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责任,也出台了相关文件,但是在落实上并不到位,多以理论学习为主,个人评优、部门考核等要素环节都没有融入相关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形式化、程序化严重。

2.2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现实分析

1)高校教育主体权威性降低

网络时代下,信息的快速传播使各种意识形态的斗争日益激烈,青年学生信息化和时代感极强。青年的生活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出现巨大变化,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网络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海量信息真伪难辨,对主流教育思想产生巨大冲击,加之一些负面信息的有意诋毁,导致青年对学校的教育产生怀疑,对教育主体的权威性造成影响。

2)教育方式手段落后

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仍然以课堂教育为主,固化的内容、传统的方法让学生越来越远离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学生关注的热点和课堂教育的重点无法衔接,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效果达不到预期。

3)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高校仍然停留在以“就业”和“招生”为主的生存模式上,特别是职业院校面对招生压力,不得不想方设法提高就业率、找寻更多的合作企业,开辟更多的实践课堂,实践教学挤占了大量的理论教学,更忽视了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4)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不健全、阵地管理不规范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局限于学工队伍,没有有效落实“三全育人”的要求,忽视了专业教师、普通职工这一群体力量;传统媒体、新媒体宣传阵地的管理缺少专业人员,以教师兼职和学生兼职为主,存在极大的管理风险。

3 高校意识工作的行动策略

3.1 确立主流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

1)教育主管部门把好方向

教育部门要积极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会议精神,通过政策鼓励,引导高校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要为各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指明方向,旗帜鲜明地要求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教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教育。要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供有效的实施策略,并做好保障工作,让高校放开手脚开展意识形态工作。

2)高校党委定好调子

高校党委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切实担负起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勇于亮剑、敢于斗争,在校内树立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主体地位,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全校整体工作中,在各类考核评优中突出意识形态工作的比重,创造意识形态事件无小事、意识形态工作人人有责的工作氛围。

3)学校各部门负起责任

各部门要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精神和学校的要求,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将意识形态工作提升到部门工作的重要地位,特别是要结合本部门的工作职责,进一步细化意识形态工作任务,将其融入日常工作当中。还要管好本部门的员工,加强部门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部门员工的教育水平和科研能力,让他们能够切实担当起教育引导学生的责任。

3.2 打造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三大阵地

1)打造广泛牢固的课堂阵地

一是建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意识形态输出的主渠道,肩负着主流意识形态正面宣传的任务。一方面是负责思政课的部门要在教学内容上把握与时俱进的原则,要用有深度、有温度的内容,有趣味、有热度的题材去丰富教学内容,要旗帜鲜明地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整个课堂;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加强理论研究、要及时把最新的理论转化为教学内容,推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吸引力。二是用好专业课堂的隐性思政功能。突出专业课程教学的思政育人导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意识形态要素融入不同的专业课程,通过与专业课相关的信息资源、实践案例的收集,结合专业课程本身的特点,提炼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育教学载体。

2)营造理论育人的环境阵地

一是加强校园内部的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向一定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为主,要逐渐减少娱乐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多打造理论学习为主的校园文化精品活动,多培育理论学习型的学生团体,多创作理论宣传类的校园文化作品,为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宣传提供厚实的生存土壤和良好的环境保障。二是加强理论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在不断引导学生参与理论学习的同时,要注重研究成果的培育和应用,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参与相关课题研究,培育理论学习先锋,可以通过大学生宣讲团,鼓励学生将个人的理论成果进行广泛宣讲,可以通过落实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将理论成果以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途径面向社会进行推广与应用。

3)锻造有效的宣传阵地

一是发挥传统宣传媒介功能。当前虽然电视与纸媒等传统媒介的宣传效率明显落后于新媒体,但是它们具有宣传作品信息准确度高、易保存等特点,在怀旧风浓厚的高校校园,也有一定的影响力。要充分利用学生制作团队,将闭路电视、校报、团刊等媒介利用好,充分发挥其在主流意识形态宣传过程中的作用。二是加强新媒体的运用。新媒体具有信息量巨大、传播速度快、形式新颖的特点,深受青年喜爱,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抢占新媒体宣传阵地,通过青年采、青年编、青年发、青年评的方式,用好网言网语、青言青语,宣传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引导团员青年。同时利用新媒体的沟通方式,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互通协作,通过网络手段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开放式思想教育网络。

3.3 优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三支队伍

1)管好教职工队伍

“三全育人”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坚持主线又要把握细节、既要课堂发力又要多方影响,带动每一位教职工融入大思政工作中。一方面要不断提升教职工的个人素质,多开展教职工理论学习,净化思想、统一意识、坚定信念,要让每一位教职工的言行都有政治规矩和大局意识,为党代言和发声,让学生在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够受到正面影响。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教职工的师德师风监督,从新员工招募环节就要强调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的重要性,把好入口关,还要加强对教职工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的要求,坚决将师德师风低下的教师清除出教师队伍,保证清朗的校园意识形态工作阵地。

2)用好学生工作者队伍

高校要注重学生工作者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让学生工作者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行家里手,发挥其重要的育人作用。要形成选拔任用、考核培训、持续保障机制为一体的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培养体系,确保队伍的稳定性和专业性;要加强注重学生工作者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除了理论素养外,还要加强育人方法的创新,结合时代发展特色和青年现实特点,将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和新媒体使用融入教育过程,不断改进育人的方式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促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有序开展。

3)带好学生干部队伍

高校学生干部是党团组织的重要追随者,是党团组织和普通同学沟通联系的主要桥梁。他们离组织最近、受教育机会最多,同时他们又离普通学生最近,对他们的影响也最大。因此,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好学生干部队伍是非常重要的。要通过主题教育、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多种途径,提升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培养一批青年理论先锋,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并积极发挥他们的朋辈影响力,让他们在团支部、社团、寝室、网络社群等各种青年活跃的平台中,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3.4 运用互联网思维加强意识形态工作

1)巧用大数据掌握大学生意识形态情况

一是从学生入校就建立成长数据库,记录学生成长轨迹,包括学习进程、活动参与率、校规遵守情况等,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开展不同类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有计划地植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日常学习生活中。二是通过大数据捕捉学生关注的热点和行为的动向,明确校园热点流量的走向,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相关影响因素,便于及时发现舆情并有效应对。

2)活用互联网掌握新闻舆论主导权

要积极建立集教育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正能量网络宣传平台,不断加强平台的建设、管理与监督。一方面要建立专门的技术团队,保障技术水平及时更新、平台顺利运营以及互联网突发事件的专业应对等工作顺利进行,可以通过专业老师带学生团队的形式,培养一批专业能力强的青年学生先锋;二是要建立专门的发声团队,可以以学生干部为主体,培养一批真信真学真懂真心热爱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并积极引导大家在互联网上先发声、敢发声、发好声,不断推进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建设。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deolog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twork——A Case Study of Dalian City in Liaoning Province

YU Linlin

[Youth League Committee, Dali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Dalian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35, China]

in the network age, all kinds of information spread fast and have great influence. Foreign ideologies coerce them and have a great impact on our mainstream ideology.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ideological work in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Dalian,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still som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ideological work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ch as the reduction of the authority of the main body of education, the backward means of education, the lack of awareness of the importance, the unsound working team and the nonstandard posi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good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 need to establish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mainstream ideology, create three positions of ideolog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ptimize the three teams of ideolog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strengthen ideological work by using Internet thinking.

network; ideological work;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10.3969/j.issn.1673-2065.2021.01.012

于林林(1979-),女,辽宁大连人,副教授。

大连市社科联(社科院)课题(2017dlskyb181);辽宁省党建研究课题(2019GXDJ-YB1142020)

G641

A

1673-2065(2021)01-0059-04

2020-04-25

(责任编校:李建明 英文校对:李玉玲)

猜你喜欢
理论思想工作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思想与“剑”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