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在慢性乙肝的临床治疗中肝脂肪变对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情况

2021-01-18 10:09李勇基谢仁歧陈丽虹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4期
关键词:丙组乙肝患者甲组

李勇基,谢仁歧,陈丽虹

(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100)

慢性乙肝是肝胆系统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患者患病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硬化、肝脏病变甚至肝癌等情况,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患者治疗中主要的方式,其在临床治疗中能够通过药物作用避免患者肝脏系统病变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临床治疗表明,不同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效果有较大的差别,需要完善相关研究分析,调整治疗方案[2-3]。为此,我院抽取126例慢性乙肝疾病患者通过抗病毒治疗展开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共计126例慢性乙肝疾病患者,患者入院治疗时间为2013年1月~2018年3月,其中男性患者75例,女性患者51例,年龄跨度33~76岁,平均(50.41±6.53)岁,患病时长1~9年,平均(4.87±2.16)年。脂肪变性程度Ⅰ级、Ⅱ级以及Ⅲ级患者各42例,三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经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所用药物为聚乙二醇干扰素(生产厂家:F.Hoffmann-La Roche Ltd.;批准文号:注册证号BS20040007),用药方式为皮下注射,每周一次,连续治疗6个月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三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外周血试验检查结果中炎性因子水平;①患者治疗后ALT水平恢复至正常状态,乙肝病毒标志物以及HBV DNA均转为阴性为完全应答,治疗后ALT水平恢复至正常状态,乙肝病毒中的HBsAg仍然为阳性,而HBeAg以及HBV DNA均转为阴性为部分应答,治疗后ALT水平恢复至正常状态,乙肝病毒中的HBsAg、HBeAg以及HBV DNA仍未阳性为无应答,分组计算患者治疗后3个月应答情况;②分组统计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后外周血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2(IL-2)、白介素-8(IL-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a(TNF-α)水平,分组计算各项指标统计均值后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2.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用率(%)和(±s)描述,行x²和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三组患者治疗治疗效果

三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治疗效果来看,甲组应答率高于乙组和丙组,乙组高于丙组,(P<0.05)。

2.2 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

治疗前甲组患者IL-6、IL-8以及TNF-α水平与丙组相比有明显差异,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中IL-6、IL-2、IL-8以及TNF-α水平较本组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s)

表2 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s)

注:①与治疗前对比P<0.05,②与治疗3个月对比P<0.05,③与丙组对比P<0.05。

?

3 讨 论

慢性乙肝是感染疾病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治疗中常用的治疗方案主要为抗病毒治疗或者干扰素治疗,聚乙二醇干扰素α是优化的分子[4-6]。其在肝脏以及淋巴结中均有较大比例的分布,能够有效清除病变组织中的病毒,达到治疗效果,但是肝脂肪化变化的发展会影响到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三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治疗效果来看,甲组应答率高于乙组和丙组,乙组高于丙组,治疗前甲组患者IL-6、IL-8以及TNF-α水平与丙组相比有明显差异,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中IL-6、IL-2、IL-8以及TNF-α水平较本组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P<0.05)。可见,慢性乙肝患者肝脂肪变程度越高,对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越大,治疗效果越差,且患者脂肪变性程度Ⅰ级患者的IL-6水平与Ⅱ级以及Ⅲ级相比较高,IL-8以及TNF-α水平与Ⅱ级以及Ⅲ级相比较低。

综上所述,慢性乙肝患者的肝脂肪变程度可以作为其抗病毒治疗中的主要参照标准,且患者肝脂肪化发展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主要为其炎性因子水平升高,临床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肝脂肪变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丙组乙肝患者甲组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乙肝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意义探析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慢性乙肝患者HBV-DNA、HBeAg及肝功能的关系分析
乙肝患者HBV载量与IgA,IgG,IgM及C3,C4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