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疝气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2021-01-18 10:09赵旭芹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4期
关键词:疝气概率康复

赵旭芹

(牡丹江市先锋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由于患者咳嗽、过度用力或肥胖等,腹内肿块导致腹压的升高导致腹内脏器移位,在其腹股沟区可摸到明显肿块,因此疝气又称腹股沟疝[1]。通常发病男性多于女性,右腹部多于左侧,手术治疗的有效率较高,但术后患者易出现感染、阴囊血肿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术后的恢复,导致住院时间的延长。因此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康复护理对于患者疗效达成也必不可少。本文选取32例疝气手术治疗并护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其并发症发生概率及满意度,结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12月于我院接收的疝气手术治疗患者32例,通过完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研究两组,例数分布为对照组(n=16)与研究组(n=16)。对照组患者男12例,女4例,年龄范围为32~77周岁,平均年龄(53.25±8.75)周岁;研究组患者男13例,女3例,年龄范围为47~76周岁,平均年龄(52.28±9.72)周岁。患者年龄、性别等数据统计结果差别不显著(P>0.05),校准合格。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护理:指导患者用药治疗,配合医生治疗方案及时调整等。

研究组护理分为术前、术中及术后三个方面:(1)术前准备。①身体准备,指导患者进行手术前相关体征检查,掌握其既往病史、过敏史、实际病情。②心理准备,对治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告知,减少患者因不适感导致的恐惧等负面情绪的出现,讲述康复成功案例,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及依从度[2];(2)术中干预。对患者手术室的温度进行掌控,根据医生指挥适当增加抗生素等药物给药,辅助医生减少手术时间;(3)术后护理。保持环境卫生,减少院内感染。术后注意保暖,保持良好休息。引导其摄入纤维类及新鲜果蔬等,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于患者膝下及背部放置软垫,减轻腹壁等承重力,从而降低腹腔压力。避免患者用力咳嗽,保持创口的清洁干燥,及时更换药物,对积血、积液进行处理[3]。对手术治疗初期无法下床活动的患者,要及时给予肌肉按摩,引导患者家属辅助患者进行翻身练习等,促进血液流通,减少患者出现压疮等并发症,逐步鼓励患者下床活动。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及满意度。使用自制满意度问卷调查测评满意度,满意度=十分满意+比较满意。并发症发生概率越低,康复护理干预得到的成效越好,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根据SPSS 20.0统计学软件录入于我院行收疝气手术治疗的32例患者分别接受不同方案护理后的相关比对数值进行研究分析。t检验审校其计量数值,数值采取“±s”形式表达,x²检验审校其计数数值(满意度情况、并发症发生概率),数值采取“n%”形式表达。P<0.05有统计学价值,与此相异则无统计学价值。

2 结 果

2.1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比较[n(%)]

2.2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比较[n(%)]

3 讨 论

疝气并非危急疾病,但也不应掉以轻心,发现后需要及时进行治疗。手术治疗的疗效较高,但由于患者对治疗及疾病的不了解,多出现恐惧等情绪波动,降低了患者的治疗配合度,术后患者易出现疼痛等不适感,也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延长患者的治疗时间,因此需要较为系统的康复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仅通过遵医嘱配合治疗,没有有效的预防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产生。,优质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方式,可以准确针对患者的个人病症、过敏史等情况,以患者为中心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通过术前的身体、心理准备,术中的配合医生减少手术时间,术后的科学生活习惯养成、创口防感染处理及康复锻炼引导,达到提升治疗效果、加速患者康复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接受疝气手术的患者中,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有效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减少患者的院内感染,缩短其康复治疗时间,更快速地恢复身体机能,为患者的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更具有科学性,值得普及使用。

猜你喜欢
疝气概率康复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概率与统计(一)
概率与统计(二)
疝气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正确治疗
高频电刀对疝气手术切口愈合影响的效果观察
疝手术后注意事项
宝宝得了疝气怎么办?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