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研究

2021-01-18 10:09周明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4期
关键词:优良率偏头痛发作

周明明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宿迁 223800)

临床上偏头痛属于常见原发性头痛类型,临床表现为发作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等,头痛多为一侧,一般疼痛时间为4~72小时,且存在呕吐、恶心,一般发生在青年时期,青年人群中患病几率在5~10%,一般存在遗传背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睡眠质量[1]。依照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制定有效护理计划,明确患者的需求,对其予以心理、生理等护理服务,使睡眠状况得到改善,有助于患者尽早恢复[2]。现对偏头痛患者予以有效护理干预的价值作分析。

1 基本数据与方法

1.1 基本数据

2018年1月~2020年5月为选取研究对象的时间,纳入来我院就诊的偏头痛患者30例,计算机表法为分组方法,各15例。实验组:男性人数为9例,女性人数为6例,年龄最低为18岁,年龄最高为45岁,年龄平均值为(30.25±2.18)岁,病程选取区域为0.8~2年,病程平均值为(1.23±0.31)年;参照组:男性人数为8例,女性人数为7例,年龄最低为19岁,年龄最高为44岁,年龄平均值为(30.15±2.23)岁,病程选取区域为0.6~2年,病程平均值为(1.31±0.25)年。将以上数据全部录入至统计学软件中,组间差异性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对参照组落实一般护理,主要包含:让患者摄入营养均衡的饮食,保证患者处于绝对卧床状态,对患者的病情予以密切监控。对实验组落实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含:(1)健康指导:当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将健康宣教工作力度提升,将偏头痛的发病因素和治疗方法告知患者,并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偏头痛患者可因头痛反复发作、存在负性情绪,进而调整患者的情绪,对患者予以鼓励,使其负性情绪尽早改善,形成友好护患关系[3]。(2)心理干预:偏头痛患者多伴有孤僻、自卑等情绪,患者伴有心境不佳、消沉、爱发脾气、抑郁等情况,在患者发病后,医护人员需依照患者的实际状况,对患者整体情况予以关系,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为患者制定针对性心理疏导方法,将病情配合和发病因素情况进行讲解,并对患者主诉进行耐心倾听,对患者情绪不佳的因素予以了解,采取有效方法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将治疗成功的案例告知患者,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升,有利于改善负性情绪[4]。(3)生活干预:需对患者予以合理饮食干预,保证摄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重视营养均衡,告知患者不可摄入辛辣、刺激食物。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时,需保证动作轻柔,为患者形成良好的治疗和休息环境,防止光线刺激患者,保证患者早睡早起,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4)神经节阻滞:让患者保持仰卧位,在肩下放一软枕,面部朝上。在胸锁乳头肌前缘使用中指之间、食指对颈内动脉、颈总动脉向外进行侧压,进而减少组织受刺激损伤,导致被穿刺组织减少,保证患者横突和皮肤之间距离缩小,进而对颈内静脉、颈总动脉造成的损伤予以避免。(5)康复干预:当患者偏头痛症状改善后,需采取心理指导、音乐疗法,使患者心情放松,让患者在院内散步,进行简单活动,保证患者处于放松状态。

1.3 判定指标

对比2组偏头痛患者的疼痛评分、发作频率、SDS评分、SAS评分以及护理优良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以上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检验,(±s)形式为计量资料,(%)率形式为计数资料,两组涉及数据分别采取t检验、x2检验,结果有明显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2.1 对比2组偏头痛患者的疼痛评分、发作频率

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发作频率相比于参照组较低,组间差异性明显(p<0.05);见表1。

表1 对比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发作频率(±s)

表1 对比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发作频率(±s)

?

2.2 对比2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

护理前2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相比于参照组较低,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2。

表2 对比2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s,分)

表2 对比2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s,分)

?

2.3 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优良率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优良率为93.33%(14/15),参照组患者的护理优良率为53.33%(8/15),经比较x2值=6.1364,P值<0.05。

3 讨 论

偏头痛属于慢性神经性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影响,患者的睡眠受到影响,长时间情绪不佳,心理处于脆弱状态,进而失去信心。其预后质量不佳,常伴有脑血栓、脑出血、高血压等疾病,进而备受重视[5]。偏头痛疾病具有发病几率不规律,出现肢体麻木、事物模糊等情况。患者疼痛部位为眶后部区、额颞区、眶上区,其疼痛感会明显加重,逐渐扩散至半侧头部或者直至整个颈部。针对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使患者的疼痛情况减轻,使患者的睡眠质量提升,减少偏头痛发生率频率,改善临床症状[6]。

综上所述,对偏头痛患者予以有效护理干预,使患者的疼痛感得到缓解,将患者疼痛频率降低,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优良率偏头痛发作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偏头痛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活血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反复发作43例
以先兆型偏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CADASIL(附1例报告)
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