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医护合作在手术室护理干预中对护理质量的积极影响

2021-01-18 10:09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4期
关键词:手术器械医护手术室

郑 云

(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江苏 淮安 223000)

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大多数为危急重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操作失误会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引发不可逆的医疗事故[1]。为了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必须实施行之有效的护理。近些年来的研究显示,要想提升手术室服务质量,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及治疗效果,必须联合手术医师与护理人员的综合力量。为此,有相关文献提出了将医护合作模式应用在手术室护理当中。医护合作护理模式,通过医生和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推进手术进程,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本课题为了研究医护合作模式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对88例患者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 本 院2 0 1 8年11月~2 0 2 0年1月 收 治 的8 8例 手术治疗患者进行研究,以盲选法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各4 4例。观察组,男2 8例,女1 6例,年龄18~75岁,均值(42.77±4.11)岁。其中,妇产科12例、骨科12例,普外科20例。对比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18~76岁,均值(43.02±3.89)岁。其中,妇产科14例、骨科15例,普外科15例。纳入标准:患者均经术前进行完善检查,确定符合手术标准;生命体征保持相对稳定;患者或家属签订手术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全身性恶性病变者;有手术禁忌症者;无正常沟通能力者。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1.2.1 对比组

对比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遵照医院手术室护理规章制度,并遵医嘱进行手术配合,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及手术中的异常变化,及时参与急救。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实施医护合作手术室护理干预。(1)手术医师和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对患者情况进行了解,并向患者介绍手术情况,赢得患者信任,缓解其不良情绪,增加治疗配合度。(2)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对患者基本资料以及手术名称、使用药物等进行准确核对。对患者进行鼓励和安慰。协助患者摆放合适体位,并做好麻醉配合工作。清点手术器械,保证手术设备运转正常。术中持续进行消毒灭菌,勤洗手。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准确传递手术器械,对违规操作行为进行提醒和纠正。协助手术医师保护患者隐私,但不要影响手术进程。术中与手术医师保持持续的沟通,并采取正能量语言互相激励。术后,清点手术器械,协助手术医师清理创口,并关闭设备,将病理标本保存送检。(3)术后做好手术交接工作,保证预后。

1.3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医源性损伤、器械、物品清点错误、用药错误、标本遗失。

(2)评价两组护理质量。采用自制调查问卷,邀请患者对本次手术室护理进行评价。护理质量和手术满意度评分0~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2.2 7%)低于对比组(15.91%)(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2.2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和手术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比组(P<0.05)。见表2。

3 讨 论

手术治疗是抢救危急重症患者的重要医疗手段。手术属于有创性治疗,会对患者机体产生一定的损伤。手术操作过程中,还有可能产生失误,引发不良事件。为此,在手术室护理中,进行医护合作,做好密切配合工作,可以有效推进手术进程,保证手术效果和患者安全[2]。

表2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s,分)

表2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s,分)

?

本研究对手术室患者实施了医护合作模式护理。手术医师和护理人员在术前对患者进行访视,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可保证手术操作安全。向患者介绍手术情况,可缓解其不良情绪,防止出现不配合以及术中应激反应。手术开始前,将手术器械进行彻底清点以及消毒灭菌,可有效保证手术安全,防止感染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手术开始前,对患者资料、手术名称、使用药物等进行认真核对,可有效避免手术差错事件的发生,避免产生护患纠纷。手术过程中协助患者摆放体位,并做好麻醉时的配合,可保证麻醉效果,顺利进入手术。手术过程中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可防止术中感染的发生。做好手术器械传递工作,可缩短手术时间,防止患者肢体在空气中暴露过长时间。与手术医师进行持续的沟通,并采取正能量语言进行互相激励,可提高配合效果。手术后清点手术器械,协助手术医师进行创口清理、缝合,可防止护理意外事件发生,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将病理组织保存好及时送检,可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术后做好手术交接工作,可保证预后。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2.27%)低于对比组(15.91%)(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和手术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比组(P<0.05)。说明通过医护合作的密切配合,手术得以顺利进行,避免了很多医疗事故的发生。同时,患者获得了高质量的服务,大部分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是患者入院治疗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手术过程中操作不当,可引发不同程度的医疗事故,影响患者安全及治疗效果。将医护合作模式应用在手术室护理当中,可有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保证患者安全,并提升医院服务质量。

猜你喜欢
手术器械医护手术室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风险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处理流程中的应用探讨
持续质量改进对手术器械供应及时性与准确性的影响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