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脑外伤昏迷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分析

2021-01-18 10:09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4期
关键词:脑外伤白蛋白血浆

李 杰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重庆 400042)

脑外伤是指由于外物造成的脑部可见的伤,脑外伤常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永久性损伤,严重甚至会造成昏迷的情况,是脑外伤中比较严重的症状[1]。脑外伤患者昏迷后因无法进食会降低体内的营养状态,免疫功能下降,同时并发症的发生也会增多,因此,提前对脑外伤昏迷患者进行营养支持对患者生命至关重要。肠内营养支持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以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营养素可以直接经肠道吸收,较符合生理,有助于维持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的完整性,可帮助人体的肠胃道功能尽快的恢复,在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需求外,配合相关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分解代谢激素分泌,改善代谢障碍[2]。通过本次研究,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脑外伤昏迷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护理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40例脑外伤昏迷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中,男12例,女8例。其中摔伤5例,车祸8例,击打伤7例,患者年龄为25岁~45岁,平均年龄为(35.15±2.35)岁;观察组患者中,男11例,女9例。其中摔伤6例,车祸9例,击打伤5例,患者年龄为26岁~44岁,平均年龄为(34.65±2.45)岁。两组患者资料无明显差别,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脑外伤昏迷护理干预,通过静脉注射一定的葡萄糖、氨基酸等为患者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

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通过鼻饲的方法,为患者插上鼻肠管,通过鼻肠管为患者注入葡萄糖或由鸡蛋、牛奶、红枣等食物制作而成的流质营养液,早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少量、低浓度的营养液输注,随着病情好转每日递增营养液的浓度和分量;在输注过程中要注意鼻肠管是否通畅,以防堵塞,输注前后用温水冲管,将鼻肠管轻柔、准确的进行固定还要注意观察是否有脱落的情况;定期检测患者的血压、血糖、电解质等情况。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营养状态的各项指标,包括血浆前白蛋白、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血浆前白蛋白正常值为208~360 mg/L,血浆白蛋白的正常值为35~55 g/L,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10~165 g/L。

1.4 统计学意义

采用S P S S 1 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来表示,用t检验的方法来进行比较,若P<0.05,则两组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营养状态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营养状态指标对比(±s)

注: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营养状态指标,观察组各项指标都在正常值内,皆高于对照组的数据,且P<0.05,说明两组数据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

3 结 论

脑外伤是因车祸、遭受击打或摔伤等情况造成脑部肉眼可见的伤,因脑组织牵连的区域比较广,且不同的区域会造成不同的损伤,但脑外伤一般会引起比较严重的后果,比较严重的症状有记忆丧失、意识模糊、昏迷等[3]。脑外伤昏迷患者因无法自主进食,且脑部损伤导致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会导致患者能量消耗增大、营养状态下降,易出现高血糖、脱水、炎症感染等并发症[4],对患者的治疗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需要通过为脑外伤昏迷患者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帮助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降低并发症和危及患者生命等情况的发生。

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护理方法有肠外营养支持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两种,肠外营养支持的应用比较广泛,但其仅限于胃肠道功能完全丧失功能或功能有限,需要补充时,而且还不能满足脑外伤昏迷患者所需的营养需求,甚至还存在导致肠胃功能衰退的情况。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目前应用比较少,肠内营养支持,能模拟正常的饮食摄入方式,能满足患者所需的营养需求,还能促进胃肠道激素分泌,有利于维护肠道屏障功能,减轻应急状态导致的肠道黏膜萎缩、肠道通透性降低,可改善肠粘膜的免疫功能,还可调节肠内菌群,防止出现肠源性感染,促进免疫功能的恢复[5]。早期选择使用合理有效的肠道营养有助于保护脑外伤昏迷患者,抑制分解代谢激素的分泌[6]。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能更好地补充脑外伤昏迷患者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和营养物质,有助于改善营养状态进行,而且肠内营养能直接对脑外伤昏迷患者的胃肠道供给营养,有效保护患者的胃黏膜,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7]。另外,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刺激胃酸的分泌和胃蛋白酶的分泌,保护黏膜的化学屏障功能,食物中的葡萄糖能促进巨噬细胞、单核细胞、T淋巴细胞的增生、分化,有助于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力。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应用还有助于节省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8]。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后,患者的营养状态要优于对照组患者,血浆前白蛋白、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等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且皆比对照组高,说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营养状态,有助于补充脑外伤昏迷患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增强患者的身体免疫力,促进了患者病情的恢复。

综上所述,说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脑外伤昏迷患者的营养状态有重要的影响,可补充患者所需的营养物质和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对提高脑外伤昏迷患者的营养状态有显著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脑外伤白蛋白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脑外伤病人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血浆B型利钠肽在慢性心衰诊断中的应用
早期介入认知训练改善脑外伤后抑郁的观察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