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MRI诊断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准确情况及误诊情况研究

2021-01-18 10:09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4期
关键词:异位症敏感度盆腔

随 晶

(河南省省立医院,河南 郑州 450019)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研究时间为2017年9月~2019年9月;受研究对象为90例疑似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患者同意本次检查,签订相关协议;排除精神障碍不能很好配合检查患者以及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患者。90例患者年龄为25~46岁,平均(37.2±2.7)岁。

1.2 方法

患者均接受CT以及MRI检查。CT检查:仪器型号为Aqccilion 64排螺旋CT,对盆腔进行平扫,层厚为8 mm,螺距为1.5,平扫结束后通过肘静脉注入80~100 mL碘海醇对比剂,注射速度为3 mL/s,注射后60s对患者进行扫描,层厚以及重建层厚分别为3、8 mm,扫描结束后对患者的影像进行多平面的重组,方便病灶显示。MRI扫描:采用GE提供的1.5TMR机,选择腹部相控阵线圈,对患者的盆腔实施冠状面HASTE T2WI扫描,其中TR和TE分别为1000 ms和71 ms,矩阵为512X512,视野为35 cmx35 cm,然后对患者的盆腔实施轴面HASTE T1WI扫描,其中TR和TE分别为185 ms和4.8 ms,HASTE T2WI扫描的TR和TE分别为1200 ms和59 ms,矩阵为384X512,视野为26 cmx35 cm,扫描期间患者屏气,平扫结束后对患者实施增强扫描,在肘静脉注入0.1 mmol/kg对比剂钆喷替酸葡甲胺,注射速度为1 mL/s。注射后使用生理盐水冲管,然后进行轴面、冠状面以及矢状面的扫描,总成像时间为40 s。

1.3 观察项目

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CT、MRI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诊断标准参考2005年中华医学会制定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标准》。对比分析两组的诊断准确率、特异度,敏感度。

1.4 数据分析

一致性评价采取Kappa,其中Kappa值>0.7为良好,0.4~0.7为中等,<0.4为差。统计软件为SPSS 20.0,采取相应的计算方式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时出现P<0.05。

2 结 果

2.1 诊断结果分析

90例疑似患者中,经过手术病理诊断显示85例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经CT诊断显示90例疑似患者中,80例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误诊5例,漏诊5例,经一致性检查后Kappa值为0.695;MRI诊断中90例疑似患者85例诊断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漏诊1例,误诊4例,经一致性检查后Kappa值为0.889。见表1。

表1 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症(n)

2.2 两组敏感度以及特异度等对比

MRI的敏感度、特异性均显著高于CT,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敏感度、特异性对比[n(%)]

2.3 两组征像表现情况

CT检查中,88例定位于附件区,2例因病灶过大定位于盆腔内,5例误诊患者中,3例为误诊为囊腺瘤,2例被误诊为功能性囊肿;MRI均全部定位于双侧附件,4例误诊中2例被诊断为双侧附件炎,2例被误诊为功能性囊肿。

3 讨 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良性的妇科疾病,以月经不规律以及经期剧烈疼痛为主要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和影响生育情况[2]。子宫内膜异位症与肿瘤种植以及侵蚀有些类似的特点,可种植与患者机体各个部位,以卵巢和盆腔为主,经期来潮会伴随出血症状,并且可能流入患者的腹腔,被腹腔内的纤维组织所包裹,从而产生囊性病变[3]。

对于子宫内异位患者获得临床准确的诊断后方可获得精准的治疗,临床疗效与诊出率密切相关。CT(Computed Tomography)为一种计算机检验方式,该种检测方法经过超声波等获得断层图像,并将结果发至工作站,是一种精密度高、诊断率准确的检查方式,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的深入研究该种技术在较多疾病的诊断中获得广泛的应用。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核磁成像,由经人体获得信号并实现人体信息的重建。1946年Flelix Bloch和Edward分别发现了核磁成像。扫描方式包括了增强和平扫,不同的扫描方式获得图像不一样,但均具有准确的效果,具体广阔的使用价值。

临床采用MRI和CT对该类型疾病患者进行诊断。血液以及包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肿块主要的成分,采取CT检查后可将囊内部的血液流动情况进行分析,并且可获得囊内的性质,根据肿块的密度均匀情况以及与周围组织分界线,判断其病变情况[4]。囊变的不同情况下会出现不同的CT值,如果其与周围组织相连则在30~50 Hu之间,如果具有中强度的情况,病灶区域中有高密度的病灶出现,则表示凝血块即病灶区域出现高密度灶,则表示为凝块液化性不强。本次检查中采取CT检查时阳性患者80例,误诊和漏诊10例。采用MRI诊断可获得比较直观的图像,该种情况不需要进行增强扫描,根据病灶情况进行分类,第一类为囊肿以红细胞为主,此时T2WI与T1WI出现高信号,并且反复出血;而T2WI与T1WI低信号或者信号比较弱则表示囊内主要为血块。囊内的性质不同所表现出来的信号具有明显的差异型,因此可以根据MRI的信号强度对患者的病灶进行诊断和区分,并且具有较高的可信度[5]。

综上所述,对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MRI诊断其敏感性以及准确性等均显著高于CT,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优先选择。

猜你喜欢
异位症敏感度盆腔
一种基于属性的两级敏感度计算模型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电视台记者新闻敏感度培养策略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新时代下提高电视记者新闻敏感度的策略途径分析
下尿路感染患者菌群分布及对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敏感度分析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