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管理在急诊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2021-01-18 10:09鲍文静周稚馨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4期
关键词:急诊室急诊科实验组

鲍文静,周稚馨

(睢宁县中医院,江苏 徐州 221200)

急诊科在医院机构中不可或缺,在需入院进行急救的患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近年来,随医疗体系改革和居民生活条件改善,希望获得更好的医疗和护理服务,也对我院急诊科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够更好的提高安全性,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效率。6S管理是一种具有使用价值和科学性的组织管理方式。经过临床实验证实具有较高的管理效果。6S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医院在社会中的形象,从而推动各级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使医院能够结合实际情况提高整体护理效果。我院拟采用6S管理措施在急诊科进行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100例急诊科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的年龄在21~59岁之间,平均年龄(43.3±3.1)岁,其中有男患者26例,女患者2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区间为22~57岁,平均年龄(43.8±3.2)岁,男25例,女25例。两组患者上述资料经统计学数据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无差异(P>0.05),不具有对比意义。本次调查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签署知情通知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6S管理措施[2-3],具体步骤如下:(1)整理,在医院工作场所对医院所需要的必需品和非必需品进行分区。对抢救必备社品和抢救必备药品进行单独放置。同时医务人员要将急诊科需要的除颤仪,洗胃机,吸引器等必备仪器放置在方便取放的位置。急诊科是所需要的设备。均放置在无菌物品柜内,对室内所需要的配备消毒装置进行存放,定期开展室内消毒。医务人员在进入急诊室前要佩戴相关的服饰,同时要注意服饰的整洁和个人的卫生。要求非急诊科室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急诊室内。如果家属在特殊需要陪护的情况下进入到急诊室内需要对家属人数进行严格的控制。(2)整顿,急诊室内所需要用的全部物品要按照规定进行摆放和放置,要保持急诊室内的整洁和清洁度。(3)清洁,对于半污染区,污染区,清洁区要进行区分,对医疗设备要进行定期清洁。清洁工作由值班人员进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清洁工作列为绩效考核的一部分,以提高医护人员清洁工作的积极性和重视程度。提高员工的工作态度,重视员工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培养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强调在院内转运途中要注意交通安全,在上下电梯时禁止使用手机。定期开展消防演练。

1.3 疗效观察和评价

(1)护理后对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人数进行记录和统计。

(2)护理后用自制满分为100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急诊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评分为60分以下为不满意,60分~75分为一般满意,76分~89分为满意,90分及以上为非常满意。

(3)对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进行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救治有效率,救治效果包括显效:患者经救治后,脱离生命危险,各项体征达到正常状态;有效:患者症状有明显好转,需进一步进行观察救治;无效:患者在经救治后无明显改善,甚至病情恶化、死亡。救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处理相关数据,计数资料用n(%)描述,组间经x²检验,P<0.05时,具有可比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

对两组急诊科患者护理前后分析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2.00%(1/50)和14.00%(7/50),差异显著(x²=4.8913,P=0.0270)。

2.2 患者满意度情况

结果表明,采用6S管理措施的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见表1。

2.3 救治效果对比

经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方式后,对患者救治效果进行对比后发现,进行护理配合优化的实验组患者救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对比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在临床上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满意率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救治有效率对比[n(%)]

3 讨 论

急诊属于医院比较重要的一个科室,急诊科室收治的患者均为急症患者,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急诊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整体救治效果。相关专家认为,采用6S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急诊科安全管理效果。6S管理主要是通过对患者进行科学,实用的组织管理方式。通过成立6S管理小组为患者展开护理。 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综合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4]。通过6S管理措施建立标准化护理工作程序可有效降低护理过程中存在的盲目行为,有助于改善医疗场所杂乱状况,能够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6S管理措施通过对物品布置、摆放以及环境消毒等提出明确的说明,能够避免因药物混放而导致的时间浪费,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安全性。6S管理措施还能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和责任感,为患者提供更亲切地指导和人文关怀,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5-6]。结果表明,实行6S管理措施的实验组对本次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更低,差异明显(P<0.05)。对急诊科患者在护理过程中使用6S管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对于患者满意度提升和避免医患纠纷具有积极意义。再一次验证了在对急诊科患者进行护理时使用6S管理措施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对急诊科患者使用6S管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效率,患者满意度更高,能有效降低医患纠纷概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急诊室急诊科实验组
病人来啦,快抢救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对在急诊室接受治疗的急性胸痛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打的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